马云、马化腾、刘永好、李东生,这些改革先锋的管理哲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18-12-21 17:00 浏览量: 4608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本文精选了其中4位受表彰者(马云、马化腾、刘永好、李东生)在《管理视野》中的访谈,与大家一同回顾改革先锋们的管理哲学。

来源| “复旦商业知识”公众号

马云、马化腾、刘永好、李东生,

这些改革先锋的管理哲学

01

马云:数字经济的创新者

文化信仰是文化的根源,是管理背后的理念和思想,这是这几年我花很多时间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假设阿里巴巴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套管理思想,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种强大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作为源泉,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管理思想,那样麻烦就很大。你今天学美国、明天学日本,你学的都是术,不是道。

我也试图改造职业经理人,但发现越成功的人越难改造。什么是leader(领导)?一个优秀的leader(领导)必须具有职业经理人的素质,但是他还更要有一种担当,他必须承担责任,不仅是今天的责任,更是明天和未来的责任。这样的人才是leader(领导)。

我们今天的很多习惯性思考就是昨天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必须做什么事才能让明天更少问题。用道家的观点,就是要道法自然,你根据对未来的理解这样走下去,而不是只解决过去和眼前的问题。

金庸小说是对儒释道最通俗的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讲究义气、江湖、勇气、情感、良心,我这几年在公司里讲得最多的就是,阿里巴巴要变成一个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我最怕的是阿里巴巴变成只会赚钱的机器,而缺了人的味道。我不愿意做这样的公司。我希望组织是个人,他有感觉、有良心、有自己的行为。

在你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撞到墙上了还要再撞过去,另一种就是回头。不行,事情已经发生变化。我就是在不断撞墙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访谈原文请点击:

02

马化腾:“互联网+”行动的探索者

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几个创办人就非常看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那个时候大家没日没夜地为用户着想,无论是听到用户的一点抱怨也好,还是网络的反响也好,我们二话不说,完全不用发号施令,大家会自发地去做调整和改进。我觉得,这种完全从用户价值出发的理念,感觉非常好。虽然创业阶段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直到今天我们公司的产品里,整体上仍然保留着这种强用户导向的品质,用户的任何不满或者时间拖延,我们都会觉得很难受。我想,这是腾讯能够走得这么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很喜欢“半条命”这个说法。“半条命”意味着需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且我们基本不去主导和控股,而是尽量成为帮助者,让他们自主地成长为独立的公司和平台。这种“去中心化”的开放战略,让“一棵大树”变成了“一片森林”,现在看来这也是腾讯能够长那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要创业,最好不要单枪匹马。要发挥自己所长,同时要找伙伴一起来做,这样能够弥补自己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彼此不同的声音,寻找互补和共识。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更是如此。要保持开放协作的心态,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发展,孤木难成林,只有集中力量在自己的优势上,把其他交给合作伙伴,这样才能真正把生意做成生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想进入一个成熟产业里挑战原来的企业是很难的,因为这个产业重兵把守,完全是一片红海,但是两片红海的交接处和跨界部分,往往可能是一片蓝海。

内部一些良性的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往往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不会丢失一些大的战略机会。因为你如果不做,这个行业里总有人站出来,做一个抓住机会的产品。

在公司内部往往需要一些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和试错。创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创新,有时候为创新而创新,反而会让创新动作变形。

很多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总是在不经意的边缘地方出现。

访谈原文请点击:

  • 马化腾:你无法用同样的产品战胜对手,创新从解决用户痛点开始

03

刘永好: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

我们提出变革创新互联网化,其中非常核心的就是人才的年轻化。

“福达计划”的核心,是用互联网技术把我们现有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运营服务与养殖生产体系全贯通,提高效率。不仅服务我们自己的企业,还要服务数以百万计的养鸡户和养鸭户,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在此格局下我们的企业要起到引领作用。

在中国,对高端动物蛋白的需求正在急速发展,我们自己没有比较优势,全球还没有领导者或者是垄断者。这是我们希望通过草根集团来完成的工作,意味着庞大的人才需求,以及国际化、金融的和市场的跨国平台搭建,来有效地整合国内外资源。

以前的公司运作模式是什么呢?首先是找钱,找到钱后投资建工厂,再招人生产产品,然后推销到市场,最终实现赚钱回笼资金。现在完全反过来,首先定战略,比如我们要做“全球高端动物蛋白的领导者”,根据这一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招揽最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在某一个领域做得最好,我们找到他,他带着一些人和我们形成一个新的合伙制的团队。这个新的团队在全球去寻找工厂,而不是新建一家工厂。把国外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后,拿回中国市场乃至全球最好的市场进行销售,搭建全新的、与互联网结合的销售体系。

访谈原文请点击:

  • 还以为农业很传统?中国前首富刘永好又一次刷新你的想象

04

李东生: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独门绝技是很难的。就拿实业这个例子,大家都在做工业、做实业,但做到什么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在“3053”的规划当中,就提出要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来提升竞争力。关于核心能力的定义我们有四项,工业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做产品大家都会做,但怎么做出好的产品、创新的产品,这个能力需要培育。所以,企业如果还停留在原来跟随的阶段,就是人家有一个产品,我也把它做出来,但做得和它一样好,卖得比它更便宜,这种战略已经过时了。你必须要在这个产品当中,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别人更好。或者再极致一点,你能够创新一个产品,创造一个新的市场需求,这样你就能够活得比较舒服。

首先在战略上要看清楚,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走品牌经营的大型中国企业。在中国加入WTO时,我觉得WTO意味着中国要把自己的产业和市场完全地开放,这样的话,海外竞争对手将会无障碍地进入中国来和我们竞争,同时也意味着国外的大部分市场也会对我们完全开放,因为它是相互的。

中国企业一定要到国外去寻找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如果只守在国内市场,就会越守越辛苦。外面的天地很大。

企业文化,简单来说,第一,它是企业的价值观,是大家的一个共同目标和追求。第二,企业文化是一种工作习惯。如果企业文化真的成功,是会深入到员工的心里,成为一种习惯。遇到事情的时候,员工做出的很自然的一种反应,那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你贴在墙上的那些很表面的东西。

访谈原文请点击:

  • TCL的二次“重生”

  作为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复旦大学EMBA以培养“将帅之才”为己任,以“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为目标,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激发学员构建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校友搭建高端的商业交互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入学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