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滨:建设知识型创新驱动式经济 |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
2020-06-16 17:10 浏览量: 3569

当前香港经济可说是内外交困,雪上加霜,面临无比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自然是保民生,稳就业,支持在困境中求存的中小企业。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协助经济摆脱困局走出泥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清香港经济隧道尽头的曙光所在;远虑不清,近忧难解。只有明确的经济前路,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回到复苏的轨道。

蔡洪滨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经济学讲座教授

认清新路向

首先必须明了的是,老路回不去了。香港经济过去所依靠的低技能服务业(如旅游、零售和餐饮),以及中介产业(如贸易、物流和地产),不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正如笔者曾在本栏为文【注1】指出,本地这些传统产业,面临逆全球化趋势以及去中介化科技革命的双重冲击,增长乏力,已经无法拉动香港经济。近月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不仅加重了短期内的经济困难,更加剧了逆全球化和去中介化的趋势。因此,传统产业更加难以为继,经济结构转型刻不容缓。除了加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以外,香港还应着眼于经济前景所系的高端专业服务,努力打造医疗、教育、文创等产业,从而发挥和扩大在其中的优势,并且带动旅游和餐饮等其他行业,深化香港的独特竞争力。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先改变经济模式。香港的传统产业以低技能高劳动投入为主,就业虽充分,但单位劳动生产效率不高,长期以来,工薪阶层收入上升有限。要转型到以高端专业服务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就需要建设知识型创新驱动式经济(knowledge-based,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借鉴以色列

以色列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香港借鉴,因为该国和香港人口规模相若,人均GDP也相当,本地市场规模都非常之小。虽然以色列面积比香港大得多,但其天然资源极其有限;尽管如此,他们仍能独树一帜,成为全球透过知识型创新驱动经济的国家。

由Dan Senor和Saul Singer合著在2009年出版的Start-up Nation一书中,揭示了以色列在创新驱动经济方面的独到策略和成功因素,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把以色列作为标杆,香港或可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基于长期以来在教育上投入不足和滞后,本地总体教育水准落后于以色列、日本和韩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统计数据,25岁以上年龄组别的人均教育年数,以色列是12.8年,日本和韩国分别是12.5年和12.2年,香港则只有11.6年。大学毕业生在成年人口所占的比例,香港与以色列的差距更大。

教研质变方针

要缩小上述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必须在教育上增加投入,急起直追,才有希望拉近标杆水准。可惜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更有呈逐渐扩大的危险趋势。2016年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以色列的公共教育支出在GDP中占比为5.8%,OECD国家的平均占比是5.1%,而香港则只占3.3%【注2】。由于其特殊的周边环境,以色列必须维持足够的国防开支,年轻人都要在军队服役两年或更长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出香港几乎1倍,足见以色列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值得特区政府深度反思。

香港显然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个人和家庭的重视和相关投入,应属世界领先之列。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原因之一也许是仍把高等教育看成是少数精英的特权。教育资助委员会首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长期维持在1万5千,政府资助的副学士学位更少。政府不愿增加资助所持的理由,一是本港出生率长期处于低水平,适龄中学毕业生会愈来愈少【注3】;二是符合大学入学要求的中学毕业生也因此相对愈来愈少。但第一个理由解释牵强,因为需要解决的是当下青年人教育机会的问题。假使未来人口下降导致学额过剩,相信有关当局到时自能把学额适度调低,而不需现在杞人忧天,预早减少学额。第二个理由则源于仍视大学教育为少数精英特权的心态,因而设置过高的入学门槛。

随着科技与时俱进,自动化机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大大降低对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不断提升对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顺应这样的时代变化,有些国家如韩国,适龄青年中接近95%都能接受高等教育【注4】。

国际上大量有关大学毕业生收入溢价(college earnings premium)的研究,均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明显高于中学毕业生,不同国家的溢价虽然有所不同,但差距比例都在两位数以上。以终身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个人收益非常可观,加上为社会创造的其他价值,大学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及对于社会的整体意义,无疑是高收益、「稳赚不赔」的。

和教育相关的是研究及发展支出,本港在这方面的开支(包括产业部门、政府和大学)只占GDP的0.8%,实在微不足道。相比之下,以色列的研发支出在GDP中占比则高达4.6%【注5】。充分的研发投入,加上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奠定了以色列创新国度的基础。除了美国和中国以外,该国有全球最多在美国纳斯特上市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和高科技人员的比重,以及人均专利数等指标,同样位列世界前沿;在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互联网、晶片等发展领域,也具竞争优势。

经济转型核心

4要建立知识型创新驱动式经济,香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有巨大的差距要弥补,也有众多的困难要克服。然而要振兴香港经济,再创辉煌,除此以外,已别无他途。为了推动转型,笔者谨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以供有关当局参考。第一,5年之内加大公共教育支出至占GDP的5%。在高等教育一环,把首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至少提升到2万个,增加副学士学位的资助学额;如有必要,应适当降低入学门槛。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的困境,尽快实施扩大大学教育机会,这是世界各地的普遍做法,也是特区政府应有的举措。现在社会上对支持高等教育和大学生众说纷纭,但不管聚焦目前还是长远,考虑效率或公平,从社会整体的理性角度出发,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都是理所当然的。第二,5年之内加大政府和大学研发支出至占GDP的1.5%,并且通过资金配对形式及其他鼓励政策,将产业部门的研发支出提升到GDP的1%左右,以达致本港的总研发支出占GDP的2.5%水平。虽然与标杆水平仍有显著差距,但毕竟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

编辑:赵培灼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