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之旅·领导者的意识进化:数字化时代下的组织形态将何去何从? | FEMBA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2-12-23 18:00 浏览量: 4785

组织是战略落地的重要资源保障,而未来组织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则必然转向互相成就、互相激发。

2022年12月15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EMBA 项目“蜕变之旅JOT”课程特别邀请到了前字节跳动飞书业务副总裁、傲菁管理咨询创始人CEO袁凌梓,以“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为主题,结合其自身在数字化原生组织中的丰富管理实践经验和观察总结,助力大家重新认识未来数字化时代下组织形态的进化思路。

主讲人

袁凌梓

好的企业组织结构

很难被人为预先设计

在这个快速迭代、充满不确定性的VUCA时代,各种组织的消亡速度非常快。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个世纪以前,标准普尔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为67年,而现在则已经下降到了15年;如今财富500强公司之中,有40%也都是在10年之内成立的企业。

为了让自己的组织尽可能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效实现上传下达和员工激励,达成长期发展目标,许多企业都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深入探索,阿米巴组织、平台型组织、青色组织等越来越多的新概念和新形态也随即不断涌现。

对此,袁凌梓表示,任何组织形态其实都无所谓高下之分,最重要的还是得真正契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事实上,一个组织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客观环境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被人为的事先设计出来。”

她分析道,所谓“阿米巴”即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组建最小的经营单元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进而实现企业责任和经营利益的共担与分享;“平台型组织”多见于互联网企业等大型机构,主要通过搭建大中台,来实现数据拉通与能力复用;“青色组织”则更倾向于建立一个非常松散的敏捷组织,基于平等的伙伴关系,在自主管理、身心完整、使命驱动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产出的高效完成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彰显。

欣赏“混乱”局面的存在

促成个体与组织共同成长

结合二十多年的丰富管理咨询经验和在字节跳动两年多的亲身实践观察,袁凌梓紧接着为大家全面分享了自己对于数字化原生组织的深刻洞察和经验之谈。

她表示,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数字化原生组织能够在短短十年之内实现爆发式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以及业务创新,离不开以使命愿景为驱动、多模式布局、用户导向的数字化原生组织等重要支撑。

在具体的业务产品打造之外,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数字化原生组织还尤为注重对“公司”的整体建设:在有意识地包容并欣赏不同板块“混乱”局面存在的同时,大力推崇“保持伸展,避免僵化”的经营哲学。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层面:

-用制度建立基础底线,欣赏“混乱”;

- 让优秀的人做判断,解决上限问题;

-重视文化建设,理念对齐,增加共识;

-用好的工具保障落地。

袁凌梓主张,组织是战略落地的重要资源保障,应当紧密围绕业务和战略进行资源配置和不断演化,而未来的组织与人才的关系则必然转向互相成就、互相激发。她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架构将通过“信息平权”极大降低个体的资源获取成本,从而裂变出更多创新红利,让超级个体与组织之间一起实现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收益。

在谈及人才管理问题时,袁凌梓特别引入了“鱼缸换水”理论,提醒大家以投资的视角看人才,更加注重人才本身的增长潜力,而非仅仅是当下的经验与背景。通过不断引入外部优秀人才,然后在一定标准和压力之下形成自然淘汰机制,整个组织的人才密度就会实现持续升级。

打造组织元能力

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学习与知识管理

- 持续创新管理

-信息流敏捷管理

其中,袁凌梓着重强调了信息流敏捷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醒大家:在信息输入方面,要学会倾听客户声音和市场动态,上到CEO,下到一线员工,都要高保真地传递外部信息;在信息流转方面,要学会以目标驱动协作,从“π型沟通”转向“分布式网络反馈”,逐步形成打破部门边界的协作体系和OKR目标传导体系;在信息决策方面,则需要学会通过业务内部的分布式自主探索创新,持续驱动业务和管理实现高效发展。

袁凌梓相信,如果当一家企业的内部分工能够逐步走向模糊和宽泛,跨部门协同能够努力做到以事为中心,尽可能缩短决策链条,激发个体创新动力,那么这个企业的组织形态自然而然便会愈发接近真正意义上的“敏捷”“柔软”。

第一小组以“心智结构与领导力”为主题,由顾成大同学分享了组员们对于心智结构转化不同阶段的深刻认识。大家通过对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三种商业场景进行反复交流与讨论,完成了从过去比较注重职业化、个人能力、上下级控制的管理状态,向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彼此学习、互相信任的领导能力的成长蜕变。

第二小组以“领导者的意识进化”为主题,由邵贝妮同学作为主讲人全面总结了大家对于卓越领导力的深入探索。她总结,一切经济活动的背后都存在着人心与情绪,而一个好领导者则应当具备情绪调节、趋势洞察、善用沟通等三项核心能力,通过共启愿景、以身作则、激励人心、使众人行等方式,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第三小组代表陶勤华则聚焦“蜕变的本质与觉醒的旅程”,全面介绍了组员们针对该主题的激烈讨论与反复探讨。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逐步认识到蜕变的本质是敢于直视自己的不足,透视事情的本质,确定目标和认定方法后坚定不移地奔着目标而去;而很多人的成就和幸福感之所以会有很大差异,关键便在于自我蜕变和觉醒的程度不同。这也启发大家未来需要有意识地时常进行反思总结,才能更好地促进自我觉醒与蜕变。

同学们和老师就汇报主题在课堂中也进行了互动与探讨,激荡思想,智慧火花不断。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EMBA的“蜕变之旅JOT”课程,应运并紧扣“领导者在高度复杂的世界中有效应对变化和挑战”的发展需求而生,也是国内商学院中首个在必修环节中开设的高管心智发展课程。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