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进教授论文被《华尔街日报》引用,深度解析性别失衡对中国房价与经济的影响 | 资讯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2022-01-17 18:00 浏览量: 1908

2022年1月14日,世界老牌著名财经付费报纸《华尔街日报》发表的“How Too Many Boys Skew China’s Economy”一文中,重点引用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于2017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杂志

2011年,魏尚进教授重要论文“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合作者:张晓波)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一样,都是新闻媒体对魏尚进教授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该研究成果向全社会传播的又一阶段。

《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着亟需维持房价稳定、刺激国内消费、减少对外依赖等问题,中国年轻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微妙而有力地对房价、消费、就业产生作用,是影响中国经济趋势的因素之一。文章引用了魏尚进教授论文中,关于性别比例失衡导致房价上涨的观点;同时,引入了论文中2003年至2009年间中国主要城市实际房价涨幅与性别比的相关数据作为有力支撑。2011年,魏尚进教授与合作者首先观察到中国性别失衡与储蓄率的关系,从而首次引进了“竞争性储蓄”的概念。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在上升,到了几乎是世界最高水平。由高储蓄、低消费所导致的国内经济失衡,已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解释中国的储蓄之谜,魏尚进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性储蓄理论。和以前的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个理论考虑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传宗接代是人类存在的重要动机之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地位高的男人找到配偶的概率要大于地位低的男人,所以人们会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财富是显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随着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有男孩的家庭在婚姻市场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男孩的家庭不得不依靠更多的储蓄来增加他在婚恋市场中的议价能力。这样就导致全社会的竞争性储蓄,推高储蓄率。魏尚进教授与合作者用中国家庭层面的证据验证了上述理论,发现竞争性储蓄动机可解释1990年至2007年中国家庭储蓄率实际增长的一半。

“竞争性储蓄”概念提出之后,魏尚进教授在此后的一系列论文里将此概念用于分析房价、汇率、经常账户、企业创新、生产安全等多个问题。

2021年,“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与实证研究发表十周年之际,又一富有创新与洞察力的进阶研究成果聚焦性别失衡问题。魏尚进教授与谭之博博士、张晓波教授合著的“Deadly Discrimination: Implications of ‘Missing Girls’ for Workplace Safety”论文中,表明降低性别歧视可以增加生产的安全,降低许多不必要的伤亡,该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魏尚进教授的竞争性储蓄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研究不但从微观层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人行为基础,而且研究了其对宏观经济中若干问题的重要影响,例如储蓄率、房地产、汇率、企业家精神等。除了学术方面的贡献,该研究也兼具重要的社会和政策意义,其主要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等权威机关引用。随着国内外更多主流媒体的关注,竞争性储蓄理论将获得更广泛地传播。Home ownership as status competition:Some theory and evidence

点击查看论文全文

关于FISF项目:EMFEEFMBAFEMBA推荐阅读: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