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2周年(一)】《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重磅发布,积极探索中国潜力科创企业上市之路 | 重磅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1-07-23 19:49 浏览量: 2837

今天(2021年7月22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迎来了2周岁生日。两年间,科创板锐意改革、成果满满,注册制活力四射、梅开二度,一张张创新活力的成绩单展现出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的决心与成效。为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改革,2021年7月18日,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主办的“2021中国科创企业上市之路”主题论坛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构、高校智库、科创企业、产业园区、新闻媒体的嘉宾聚集一堂,深度探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两年来取得的成果经验,积极探索中国潜力科创企业的上市之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领衔的《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首次重磅发布。方案基于公司金融、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等相关领域的分析框架,同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以及注册制改革的特点,通过严谨的统计和计量分析,筛选和发掘具有潜力的科创企业,并全面评估这些潜力科创企业相比科创板已上市科创企业的差距,进而为这些潜力企业的后续发展和实力提升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估结果和改进方向。

论坛上,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金融学特聘教授,原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先生;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军先生;原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现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教授级工程师朱正红先生等嘉宾分别围绕“科创板与资本市场制度供给”“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成长科创企业的栖息地,科创企业培育体系建设”三大主题发表精彩演讲,通过观点分享展示与思维传播,指导和促进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重磅发布《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并解读科创企业案例。华泰联合证券上海部联席负责人李永伟先生,上海能链众合科技有限公司(能链科技)创始人兼CEO林乐先生,资深互联网营销专家、原中华网CEO、原百合网COO徐元杰先生等嘉宾在圆桌对话环节,以“科创板助力中国科技发展——注册制改革下的资本市场新生态”为议题开展激烈讨论。学院科研副院长高华声教授担任圆桌对话主持人。

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锡通园区、湖州南太湖新区、湖州市南浔区政府驻上海工作部、南通市海门区驻昆山招商局相关领导。

屠光绍先生首先为大家带来题为“科创板与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的重磅演讲。屠光绍先生从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的重大意义、资本市场制度供给需与时俱进、资本市场制度供给要系统推进三个方面逐个剖析、层层推进、全面展示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的创新进程。他重点强调,科创板是资本市场制度供给的具体产物,科创板重点突出我国亟须发展的硬科技行业,对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带动性与指向性。论坛现场,屠光绍先生对《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科创板要发展得好,需要一系列具体的准备工作,对于拟上市企业的评估评价体系将促进科创企业更清晰地对标,从而更好地帮助这些企业为科创板上市做好准备,进一步提升科创板上市企业质量,对科创板市场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军先生在题为“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科创板落地两年来,围绕科创板六大领域,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加强企业孵化培育,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四个方面的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第一,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多层次的工作机制初步已经建立;第二,科创企业和政策工具两个库已经基本成型,分层次、分类别的浦江之光科技企业库已经初具雏形;第三,针对企业成长三个关键环节、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第四,包括司法保障在内的相关的配套环境正在不断完善。李军先生指出,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发布的《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是高校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的一项切实的举措,希望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能够紧紧地抓住科创版注册制的机制机遇,深入地研究科创企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构建起为广大科技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

朱正红先生在主题为“构建高成长科创企业的栖息地,科创企业培育体系建设”的演讲中,重点阐述了上海构筑高科技企业高成长栖息地的重要方法,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创企业培育体系建设提供创新思路。据研究数据,截至2020年,上海创业载体数量已达到191家孵化器,182家众创空间,108家创业苗圃,13家创业加速器,13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孵化企业21250家,毕业企业已达4076家。大家众所周知企业高成长的内在因素是核心团队、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这三样必不可少。那么,企业高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什么呢?朱正红先生表示,资源、政策、服务与文化是企业高成长的最核心的四项外部环境因素。他通过最新数据与鲜活实例,具体分析了上海为构建高成长科创企业的栖息地所制定的扬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投联动等一系列政策,三级辅导梯队、创新创业大赛、“投资+孵化”等专业特色服务。最后,朱正红先生总结出上海科创企业的培育体系具有高度契合、实现联动、政府推动三大特色。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钱军教授重磅发布《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并进行深度解读。为进一步丰富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制板块的储备上市企业资源,筛选和发掘具有潜力的优质科创企业,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与相关合作单位联合发起《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的深度研究和全面分析。方案首先对照科创板上市的六大领域和五套标准,筛选出已经满足或短期内能够成长为满足基本上市条件的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已上市科创板的企业,结合企业的财务表现、公司治理、研发与创新能力、特质风险等不同维度信息,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为每一个待评估企业筛选出综合表现最为接近的已上市企业。最后,评估方案是基于两个部分:一是,针对上市五套标准做的定量分析;二是,根据待评估企业和最接近的已上市企业的评分差距两个方面,汇总得出A-D级,这个评级是基于标准化数据做的评估体系。除此之外,课题团队也可以根据个别企业和特殊行业提供的个性化数据(包括企业高管、创业团队的访谈等),生成更全面深入的评级报告。

钱军教授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已走过30余年风雨历程,进一步发展中国股市是中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研究数据出发,钱军教授对比了中外多地区29年间主要股指的长期业绩。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20年底,29年间上证综指的累积收益率(剔除通胀)是1.46,年净收益率(剔除通胀)约1.3%,该数据与剔除通胀的日经指数表现相当,低于其他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股指表现。

而在2000年至2018年的19年间,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以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企业为主)的累积收益率(剔除通胀)达到了3.5,此业绩在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绝大多数股市同期收益率。中国A股上市公司长期业绩不尽如人意,而众多中国科创和新兴行业国际巨头纷纷赴外上市。

中国股市上市机制和退市机制存在结构性问题,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中国股市发展非常重要。钱军教授强调,《以科创板为标: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方案》提供了评估非上市科创企业实力的一种方法体系,提供了值得市场关注的潜力科创企业的储备情况,提供了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种新思路。近期学院将联合相关合作单位正式发布首份中国潜力科创企业评级报告。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新华社、经济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凤凰卫视、上海观察、东方网、新闻晨报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