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钱军教授新作《中国金融的力量》出版,聚焦金融科技高速发展背后的潜在风险 | 资讯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1-01-19 17:59 浏览量: 3115

《中国金融的力量》金融科技篇

近年来,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尤为迅猛,但任何形式的金融创新都会伴随着风险。P2P平台频繁暴雷,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P2P行业从遍地开花,到雷声滚滚,如今清零落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如何看待金融科技与金融的关系?金融科技迅猛发展背后的风险又该如何防范?

日前(2020年12月2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在其新作《中国金融的力量》一书中,对近年来P2P平台暴雷不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对于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中国金融的力量》

曾经火爆一时,随后风险集中爆发的P2P投融资平台,充分展现了风控在金融科技中的重要意义。钱军教授指出,互联网金融平台集中暴雷,的确与金融体系的大环境,尤其是去杠杆过程中的资金紧缺有关。但是平台自身的问题,以及这一业态刚刚开始时对新产品服务的定义和风险属性的描述,以及“野蛮生长”时期相关的监管制度也是我们需要认清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看待金融科技与金融的关系?钱军教授认为,当金融科技能够在符合金融学原理和市场规律的条件下,帮助解决金融的核心问题——比如信息获取和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的科技就是提升金融体系发展的好的创新。反之,如果有人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参与新的业务(比如P2P投融资平台),却并没有从事金融核心业务,则其不但不会提升行业和业态的效率,反而会产生和集聚风险。如果监管部门没有及时规划和定义新产品和业务(包括风险属性),以及制定个人和机构的准入门槛,这些有着“逆向选择”的新业态就可能引发局部乃至系统性风险。

钱军教授

在《中国金融的力量》第六章中,钱军教授以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为主线,就近年来发展迅猛,对市场带来日新月异变革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包括当前最为火热的数字经济概念、高频程序化交易、智能投顾等等,并着重讨论了数字货币的兴起及其对传统货币和监管体系的冲击和影响。钱军教授特别强调,任何以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为核心的产品,光有去中心化的技术(区块链),而没有相匹配的完善、公平、透明的治理机制,是不可能有持续的市场价值的。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慢慢打开《中国金融的力量》,去看、去判、共析、求解,希望她能在未来绽放更绚丽的风采。

《中国金融的力量》一书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金融的壮丽画卷,剖析了其独有的特色,并将之与其他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进行了横向比较,深入探讨金融体系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先生和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先生为新书作序。

编辑:霍旭东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