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军:科创板“解禁潮”将至,市场可分阶段消化 | 灼见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2020-07-22 19:09 浏览量: 1714
科创板开市一周年,“解禁潮”如期而至,科创50指数也是呼之欲出,那么,科技牛能否继续?2020年7月21日,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教授做客《第一财经·财经头条》节目,就上述热点话题做了深度解读。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一周年,迎来大量IPO前股东的解禁,其中上市前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占比过半。那么,这批解禁对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钱军教授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从整个大盘看,单日解禁规模很小,不会对大盘造成影响。经初步测算,这批解禁规模1800亿元左右,但是符合减持规定在90个交易日内以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减持的上限仅有750亿元-800亿元左右,每天成交不会超过10亿元。第二,对科创板而言,现在(7月22日)已有140只股票在交易,近期每天的交易量500-700亿元,这批解禁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很大。”钱军教授进一步指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科创板日均成交180亿元,今年7月以来,科创板的日均成交高达530亿元。“第三,解禁中大部分是私募股权投资者,占比过半,去年科创板开市首日共有25只股票上市交易,对这25只股票来说,这个解禁规模和每天可以成交的资金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对这25家公司而言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从科创板的制度设计看,解禁可以分阶段性消化,比如,原始大股东是3年锁定期,私募股权投资者基本上是1年。”在钱军教授看来,过去一段时间,A股经历了一波牛市,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有基本面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也是资金比较充裕。目前,科创板公司的平均估值不低,尤其是信息科技和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不少股票估值都在市盈率100倍以上,从全球范围看,这样的估值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不算低了,但是,按照中国的供需结构,高质量的科创企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因此,能够支撑的关键行业的估值还有上升空间。对于投资者而言,肯定会有一部分投资者在这批解禁中兑现,但也会有人继续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解禁潮将至,监管层祭出四层“缓冲垫”,包括上交所7月3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推出适合中长期投资者的激励机制,推出科创50指数,及计划推出科创板ETF产品等。

对此,钱军教授认为,上交所公布的减持细则,其实是将解禁股票多渠道包括场外转让方式,释放到市场上;至于推出科创50指数和即将推出的科创板ETF产品,并不是完全为了缓冲“解禁潮”。事实上,作为比较有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当科创板的公司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行业丰富程度足够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出现一个指数,而ETF产品的出现也有助于分散风险。这样的制度和产品对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很大吸引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衍生品出现,比如,指数期权,更好地帮助机构投资者对冲科创板板块风险。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无论是科创板还是A股,机构投资者在持仓方面上升很快,占比已经过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交易方面,市场上80%以上仍由个人投资者完成,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机构化转型空间。”钱军教授强调,“这就使科创板推出的线下IPO询价过程与二级市场价格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如果有更多机构投资者第一时间参与上市后的交易,应该会让价格对接过程更加顺畅。”

关于FISF项目:EMFEEFMBAFEMBA推荐阅读: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