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国际金融论坛隆重举行 畅论世界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机遇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0-01-16 09:58 浏览量: 2948

MBA中国网讯】2020年1月12日,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金融论坛——世界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机遇”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多位全球重量级顶尖学者、政府政要、业界领袖齐聚登场,共同探讨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展望中国与世界经济金融未来的新局面。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伦敦帝国理工商学院讲席教授、BrevanHoward金融研究中心主任Franklin Allen,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讲席教授Randall Kroszner,春华资本集团主席、高盛集团原合伙人及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绿庭集团创始人俞乃奋等。同时,出席论坛的学院领导有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党组织书记、经济学教授陈诗一,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张纯信,科研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等。钱军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持。

钱军:国际金融领域五大关键词

钱军教授首先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当前国际金融领域五大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合作还是继续摩擦,亦或全面竞争,关系到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第二个关键词是政治经济学,资本市场的决定因素里,政治因素的影响非常大,2020年会有多个重要选举,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第三个关键词是调整结构,不仅局限于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也有调整结构的任务;第四个是金融开放,经济开放的核心是金融开放,开放对上海和中国的资本市场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最后是实体经济里面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一个板块,即房地产,除了大家关心的房价,房地产在整个实地经济中的地位,房地产能否作为可持续可投资的资产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陈志敏:复旦泛海国金有力回应国家金融发展需求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如何发挥金融在上海新时代发展中的内核作用,构筑引领发展的战略优势,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带动整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我们认清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市场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抓住变革机遇,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这正是本届论坛主题的由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建设正是学校对上海乃至国家当前金融发展需求的主动有力回应。”陈志敏教授期待学院能持续将“上海国际金融论坛”这个平台办好、办实,在开放、创新、共赢的原则下,打响论坛品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魏尚进:以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挑战、新问题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上海国际金融论坛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探讨中国金融改革路径,以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挑战、新问题。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作为论坛的主办方,始终紧扣国家经济脉搏,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力争实现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一流、教学项目和高端人才培养一流、智库研究和社会影响力一流的“三个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自办学以来,学院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7篇,助力复旦经济与商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1人荣获国内经济学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人荣获当代经济学奖,18人次获得各类人才项目,充分彰显了学院理论创新的实力和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Randall Kroszner:Economic Outlook2020: Managing Macro Volatility in aDisruptive World

Randall Kroszner教授发表了题为《Economic Outlook2020: Managing Macro Volatility in aDisruptive World》的主旨演讲。“中国经济仍将持续保持增长,但是在金融稳定和贸易上将面临更多挑战。” Randall Kroszner表示,中国能否在经济不大幅放缓的情况下减少高负债并打击“影子银行”,以及如何维持流动性、降杠杆、减少负债率,是中国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中美经贸摩擦从短期来看,将影响中国的经济活力;长期而言,全球供应链会面临风险,影响亚洲及全球经济。“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但各国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下降。”RandallKroszner教授表示,“没有无辜的旁观者,全球的风险会影响到各方,需要考虑投资者、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社交媒体、网络安全、政策变化等多个市场因素。”

梁建章:Predicting Technology Race: China vs. U.S.From a human resource perspective

“未来10-20年,中国将会继续赶超美国。长远来看,中国需要更多的新生儿,美国则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梁建章博士的演讲开宗明义提出以上结论。他主要从人力资源角度分享了对中美科技竞争的看法。梁建章博士指出中国具备较大创新潜力,但在人口方面面临挑战:年轻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老年比例迅速攀升。中国需要通过鼓励生育来提高当下低迷的生育率,否则一代人之后处于创新活跃期的人口优势就会大打折扣。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通过移民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将其人才库规模扩大一倍。尤其是吸引高精人才方面,让人才放大效应有效显现。这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汪涛:中国经济展望(2020-2021)

汪涛博士对2020-2021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展望。对于即将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汪涛博士预测2020年不会额外增加新的关税,也不会取消已有关税,基本维持现状。长期来看,持续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投资和技术的限制,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继续削弱对中国的投资并导致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关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汪涛博士预测,经济结构会进一步转向消费和服务业;消费升级仍会继续;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出口限制可能会促使中国进一步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从而带动产业价值链升级;改革开放有助于促进竞争,增长效率,接下来中国将持续扩大开放,包括汽车行业、金融行业以及交通与物流业;此外,在环保方面,中国会设立更严格的标准。

Franklin Allen:Dissect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Franklin Allen教授重点剖析了中国股市的长期表现。“对于大规模投资,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产业,银行是很好的融资渠道。但对于高科技行业而言,股市是更好的技术融资渠道。未来,股市在中国将会变得非常重要。”Franklin Allen教授指出,中国股市表现并不理想。首先在于上市流程,例如很多科技创新企业无法满足A股要求上市企业达到三年盈利的标准,同时其两极股权结构也不符合中国的上市要求。此外,A股上市的企业资本性很高,但是投资效率相对较低。“中国的股市必须要进行改革。上交所的科创板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迈出脚步,我认为这对于中国经济是最大的助力因素。”

胡祖六: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

胡祖六博士主要从宏观角度展望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机遇。他指出,未来资本市场继续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IPO,一定要保持IPO市场的活跃,并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并购市场有待发展,是限制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应当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胡祖六博士表示,中央、国务院在过去一年持续发布多项文件,加速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更多的外资机构参与市场,中国的股市未来在规模和数量上会有大的飞跃。他指出,未来中国的并购市场会更加活跃,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有很大的空间,机构资产管理会有成倍增长,国际化将为中国境内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黄金机遇。

俞乃奋:不动产之资本市场机遇

关于不动产资本市场的未来机遇,俞乃奋女士认为房地产的下一个机会在城市群,“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公共交通和信息化强化了都市的竞争力,人均投入成本更低,人均产出更高,人均资源占用量更低。新一代更加愿意在都市居住,城市生活更适宜现代生活方式。超级都市群将成为全球化的节点,是经济体竞争的主战场。”“房产科技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俞乃奋女士指出这是一块被忽视的领域,“任何一部科幻片都会带来未来人类居住空间激动人心的想象,但现实中房地产行业的科技含量还很低,我认为这一领域可发展的机会非常大,接下来很多技术公司会在这方面投入重金。”

与此同时,魏尚进教授和钱军教授分别主持两场圆桌讨论,并与各位嘉宾就中美贸易关系及中国资本市场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

上海国际金融论坛是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着力打造的学院最高规格的年度品牌论坛,每年邀请来自政府、学术、金融各界精英人士与会发表见解,旨在打造极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思想交流盛会和极具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顶级金融智库平台,并成为复旦泛海国金切实回答并解决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国家、地方、企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献计献力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为更好服务2020MBA考生调剂,MBAChina特开启各地区预调剂系统

编辑:张珊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