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师说】吴一帆:一“罩”难求?论发展智能化供应链是必然选择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20-03-26 18:21 浏览量: 2043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从去年末延续至今的疫情对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带来巨大冲击,口罩等医疗物资一度极为稀缺,真正是“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N95”。公众不禁纳闷我国不是号称基建狂魔么?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界级工程都不在话下,火神山医院10天竣工,一片小小口罩何以这么难产?这篇短文就带大家一起讨论两个问题,首先,口罩为何难产?其次,为何我国该集中力量发展智能化供应链了?</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为啥缺口罩</span></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要理解口罩为何难产,我们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口罩的生产原料和生产流程,以一般医用口罩为例,基本原料为聚丙烯(PP)颗粒、聚丙烯纤维、熔喷无纺布以及环氧乙烷。工艺步骤是:1. 三层无纺布叠合;2. 卷边;3. 折叠;4. 压片;5. 裁断和缝边;6. 补边;7. 再次裁断补边;8. 固定挂耳绳;9. 驻极处理。看着好像还挺复杂是吗?但是现在的常规自动化口罩机生产一个口罩的时间大约是0.6秒。也就是说一台设备24小时工作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14.4万只,这样一台设备的成本大约是18.5万元。所以湖北省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几次改口,最后说湖北年口罩产量是108万只,确实是很尴尬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img src="https://static3.doxue.com/uploads/2020/03/26/15305bdff552fe550c0c3ef755b50d12.png"></p> <p></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一台设备产量就如此高,为啥还缺呢?理由也很简单,刚才的9道工艺中还缺少最后一道,也就是用环氧乙烷进行杀菌消毒。问题就在这道工艺,虽然杀菌处理也挺快,但是由于环氧乙烷本身对人体有毒,口罩杀菌后需要静置7天到半个月用于解析残留的环氧乙烷。所以,口罩的产能可以很高,但是生产的流程时间并不比火神山医院短多少。这也是市面上口罩一旦短缺难以及时供给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这里也巩固几个流程管理的核心概念,生产周期可以很短,对于口罩就是0.6秒,但是生产流程时间是可以很长的,至少是7天。</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的主角,供应链。设想口罩在生产企业的工厂完成生产,下一步得让口罩抵达抗疫第*,也就是各家医院。中间环节可能需要很多社会主体参与,比如物流企业,政府部分等等,这些主体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举个例子,湖北省红十字会在疫情中可能是全网被骂最惨的部门。之所以挨骂主要就是物资发放出了很多问题,全社会捐赠了大量物资,但协和这样的全省重点医院依然极度缺乏关键物资,而红会的仓库里却又堆了大批物资。其他问题我们先忽略,单说运营能力,红会在编人员仅20几人,出入库依然手工记账,关键时刻就只能掉链子了。因此,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羸弱都会导致全盘皆输。</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strong>智能化供应链</strong></span></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以往,国家经济政策注重健全我国的工业产业链,这当然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已建立了值得骄傲的基础工业体系,也就是产业链。除了少数尖端的卡脖子领域,其他我们都能独立制造。但是有这个能力不等于临场发挥能使出100%的实力,是因为紧张吗?当然不是,核心在于缺乏供应链的协同调度。就好比一人力大无穷,但未必无坚不摧,因为任督二脉没有打通。建设供应链就是要打通国家的“任督二脉”,让我们这些年修炼来的力气能够运行周身,该发力时能喷薄而出。</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static3.doxue.com/uploads/2020/03/26/efea8314f3e8e08a3ad15681bcde175e.png"></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建设智能化供应链,这里先谈两个核心抓手。首先,是需求预测。虽然预测的铁律是“预测永远是错的”,但预测依然是供应链计划必不可少的输入,而输入的质量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质量。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预测的方法也在进化,比如大数据驱动的需求学习(demand learning)是目前运营管理领域非常前沿的研究问题,它呈现的特点是我们不再受限于综合需求预测(aggregate demand forecasting),以往的预测手段认为这样会更为准确。个体需求预测(individual demand forecasting)随着技术突破正在行业中得到更多应用,比如在网络渠道进行购物时,线上零售企业会全面记录消费者的浏览、点击、收藏、购买等一系列行为,并对消费者的个体需求进行更准确的预测。疫情催生的网络购物、居家办公以及慕课教学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大数据应用更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虽然技术进步会提高需求预测的能力,但我认为“预测永远是错的”这句话还将继续成立。更不用说,类似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要想提前做出准确预测是几乎无法办到的。这种情况下就要依靠供应链管理的另一套绝学,即供应链对于需求的响应性。所谓响应性,就是供应链能对预测失误的终端需求结构性变化做出最敏捷的反应,从而把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根据之前讲的口罩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供应链的能力受限于各个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因此,要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性,就势必要做到全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从而提高协同反应能力。经过上一轮电商、新零售等业态的发展,离消费者最近的零售终端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供应链往上游走,整体的发展水平就明显滞后。这也是智能制造国家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strong>国家供应链战略</strong></span></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我国有没有布局供应链战略呢?实际是有的,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关于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指导意见,也是第一次将供应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变革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同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次年,商务部联合8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遴选确定了北京等55个试点城市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6家试点企业。</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2019年11月,“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成果展示会”在厦门举行,展会上试点城市和企业展示了亮点成果,代表了我国目前在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虽然可喜成果不少,但其中能算得上打通整条供应链的并不多,特别是多数项目的发展方向是降本增效,这固然重要,但这实质是面向一般功能性产品的高效型供应链。如果还以口罩为例,我国生产大量普通医用口罩,一只这种口罩的利润大概不足1分钱。所以,不降本增效,企业没法活。</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static3.doxue.com/uploads/2020/03/26/c1930890e04f07fb0bd8f96e6e891b0b.png"></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但反观3M、霍尼韦尔、尤妮佳这样同样生产口罩的企业,产品利润率就要高出很多,因为从工业、医疗防护角度或是时尚性角度看,这些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高使用价值。而这类产品的供应链必须是智能化的响应型供应链。因此,要想更上一层楼,服务于我国占领产业高地的目标,发展精准提取市场需求并快速响应的智能化供应链势在必行。</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产业链可见,工厂、设备、产能摆在那,这就有抓手。而供应链不可见,是软实力,是内功,不出招时是感觉不出的。因此,要真正做强供应链并不容易,但新生的智能供应链必为经济提供持久动力。</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吴一帆博士:华东理工大学<a href="http://www.mbachina.com/colleges" target="_self">商学院</a>副教授</p>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