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求真】北地经管陪你学党史第344期——敬读碑文篇·中朝友谊塔碑文敬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2022-03-02 22:37 浏览量: 2183

百年求真

北地经管陪你学党史

中朝友谊塔坐落于朝鲜平壤市区中心的牡丹峰北麓,是朝鲜人民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由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委员长亲自选址审核建立,于1959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参战9周年之际建成。1983年至1984年,该塔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中朝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塔身高30米,全部由花岗岩和大理石砌成,其裸露面共计1025块,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参战。友谊塔由塔顶、塔身和两层基座构成。其中,塔顶是一颗象征着胜利和光荣并以月桂枝环绕着的金色五角星。塔身高20米,呈锥形体,正面上方镶嵌着“友谊塔”三个朝文鎏金大字。塔座呈外封内空、外方内圆式结构。正面是用朝文写成的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分别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和体现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场景。塔座后面有门,可进入塔内的纪念厅。纪念厅中央设有大理石贴面的石函,展陈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石室内壁悬挂史诗壁画,分别展现了志愿军横跨鸭绿江赴朝参战、中朝军民共同抗击敌人重建家园的场景。其中生动展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志愿军英烈的形象和英雄事迹,巨幅绘画与塔座东西两侧的花岗岩浮雕隔空呼应,构成了一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进入新时代,这座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功勋、见证中朝世代友谊的中朝友谊塔在这一刻再一次引起中朝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那几行用鲜血浇筑的碑文又一次映入我们的眼帘,吸引我们用心去敬读。碑文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和我们并肩战斗在这块土地上,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你们留下的不朽业绩和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

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新中国经济刚刚开始恢复,财政状况甚为困难,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尚未进行,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基本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海军空军尚在初创阶段。在此情况下,敢不敢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成为对新生政权最严峻的考验。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场为和平和正义而战的战争,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打出了军威、国威,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事实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彰显了中朝两国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的进步事业。

抗美援朝是一场关系和平与战争、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完全是正义之举。在幅员狭小的朝鲜半岛上,美国以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作为侵朝战争的主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几乎所有新式武器,先后投入大批飞机和舰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施行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投掷和发射各种弹药69万余吨,其轰炸密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用鲜血染红了盛开在朝鲜大地的金达莱花,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形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同时,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关于“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的指示,铸就了同朝鲜人民的深厚友谊。停战以后,志愿军积极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直到1958年全部凯旋回国。

友谊塔是两国老一辈革命家并肩战斗的真实写照,是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生动诠释,是中朝友谊 “历久弥坚金不换”最好见证。长期以来,在中朝两党坚强领导下,不论是在共同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还是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事业中,两国人民都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友情,这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传承发扬中朝传统友谊,不仅完全符合两个国家的各自利益,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东北亚局势具有积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中朝传统友谊不断传承下去,发展得更好,是双方基于历史和现实,立足于国际地区格局和中朝关系大局,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唯一正确选择,不应也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化。”

策划/李彦昌

资料来源/学习时报

排版/谭淇

审核/胡宏伟、王艺涵

责编/李彦昌

报送/经济管理学院办公室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