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王华秋: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摆渡人”

重庆理工大学MBA
2021-02-01 22:01 浏览量: 3585

从本科生到硕士再到硕士生导师,从杨家坪到花溪再到两江,变的是校区与身份,不变的是一颗教书育人、奉献科研的心。

从教17年以来,王华秋始终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兢兢业业地耕耘在教学科研的第*,同时保持对科研事业的热爱。目前,王华秋正致力于研究动力设备故障诊断和数字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他以饱满的热情从事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希望能带领着有共同志向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成长成才,也希望学术团队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永远闪耀。

力求科研与教学结合,学有所获回报祖国

20世纪90年代,本科毕业后,王华秋便找到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新产品的检测工作。工厂的产品在王华秋的检测下一批又一批地被运输出去,望向周围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同事,王华秋内心顿感失望,作为一名力求上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王华秋渴望亲手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于是他毅然选择了攻读硕士研究生。彼时,互联网发展萌芽,王华秋预感互联网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便报考了重庆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

由硬件到软件,热爱科研的心从未改变。在同系师兄王越的鼓励下,王华秋来到了重理工,初识重理工,便与教学结缘。从未登过讲台的王华秋,在讲台上如鱼得水、意气风发,当下便就选择了在重理工任教。“王越院长是我的引路人,也让我与重理工结缘。”来到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华秋开始了漫漫科研与教学之路。术业专攻,学者专注于科研,老师专注于教学,同为学者与老师的王华秋寻求在科研与教学中找到平衡,既做“学者型”教师,也做“教师型”学者。

为了能将科研成果与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让科研“接地气”、课堂“活起来”,王华秋在博士后出站后,主动申请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国外消费水平高,高昂的房租给王华秋带来了困扰,在中国驻德国领事馆的帮助下,王华秋入住了性价比更高的房子。回忆起这段经历,他激动地说道:“十分感谢领事馆和国家对我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不断努力。”在国外学到了先进科研方法和教学理念的王华秋,掌握了该如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为以实业报国、教书育人的梦想找到了拼搏的方向。

教书育人,更是育人教书

“我还是更喜欢教书,学生学得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所以一定要好好教。”一个人怎么走科研之路可以看出未来怎么走人生之路,他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教导学生们在科研上作不得一分假,偷不了一次懒,做科研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态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无论是科研漫漫长路亦或人生遥遥旅途,都能独自扎根立足于社会。课堂里,他喜欢与学生互动,坚持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多个实践案例中,运用理论知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疫情期间,虽然和同学们只是在网上见面,但王华秋仍与同学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常常因为一个课题讨论好几个小时。“老师的成果是学生的垫脚石,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在老师的基础上创新成果甚至颠覆老师,有来有往,老师也能在学生身上收获许多。”王华秋在谈到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时说道。

课堂外,王华秋注重实践,坚信科研需要通过脚印一步一步“踏”出来。在假期,他常常会带着学生“跑”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他认为企业的项目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深入企业不仅为了科研项目,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市场行情并培养学生成为符合市场需要和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才。正是因为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攻读博士期间的多个项目研究经历,不仅让他对智能软件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都有深入了解,还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趋势有着正确的预判。自工作以来,王华秋指导本科生参加竞赛十余次,所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了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立项2项。

追逐科研梦,非坐一日“冷板凳”

2018年,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在两江新区成立,王华秋深感这是大局所趋,主动选择到两江开创新事业。“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框架经常在变,这就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作为老师的他也常常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在科研项目上硕果累累。据了解,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仪器仪表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信息与控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发表论文42篇,发表论文共被他人引用280次;授权软件著作权4件;主持编写教材3部。

2015年,王华秋和国家图书馆共同申报了一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他花费了五年时间撰写专著,期间,此本专著共修改40多遍,甚至推翻重写过。在听取了专家意见和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增强了专著的理论性。2020年,正值重庆理工大学八十周年华诞,王华秋心系重理工,为抒发爱校之情,他在2020年11月份出版的专著前言上写下“献给重庆理工大学80周年校庆”。

与学生打交道,王华秋常常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语言幽默风趣,和学生们十分亲近。课余时间,王华秋常常通过游泳来锻炼身体。背着沉沉的书包,整个人精神奕奕,“你看,我头发还有很多!”

王华秋表示,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平台资源,学校给了我们很多好的环境。现在两江人工智能学院的研究方向十分集中,教师团队之间的配合也默契十足。期望学生们脚踏实地,合理安排好时间,尽管在两江,也要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多交流。

编辑:霍旭东

(本文转载自重庆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