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缘化的乡镇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08-06 23:02 浏览量: 7016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丰厚成果。乡镇教育作为振兴的基石,其发展对于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乡镇教育似乎并未实现同步飞跃、得到应有重视,在振兴过程中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公共管理学院赴常德市澧县乡村振兴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以管中窥豹,了解我国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镇教育现状。

1

乡村教师眼中的乡镇教育 几大问题凸显

1

•初来乍到,由我们队的本地人王粤佳带领我们先走访了县城的一些主要街道和地点,以对全县的经济人文面貌有了初步了解,获取调查背景。

•晚上我们先找到了一位在津市二完小小学任教的老师,通过非结构式访谈了解乡村老师眼里乡镇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老师结合教学经验,主要指出十个大致的问题方向。一是乡镇中学中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隔代教育问题急需关注。二是师资问题,例如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断层老龄化。三是教学设备的差异,乡镇学校的办学水平不高。

•在老师提出的这三个方面中,我们决定抓住师资与留守儿童两个方面作为调查重点,进行下一步的半结构式访谈。

2

•上午我们进行了前一天的资料整理和下一步的问卷设计工作,下午访谈了两位当地乡镇老师。

•在与两位老师的访谈中,一位老师谈到为了方便照顾家庭还有考虑到城市竞争压力大而选择留在乡镇,平常教学任务重但薪资待遇较低,不过学校为了留住老师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教师住宿环境等等。

•另一位老师在乡镇中学任教六年后通过资格考试转到城市中学,她选择转职的原因主要有乡镇交通不便以及城市生活环境更好。

•经过半个小时的访谈我们了解了身处乡镇教育核心的老师的真实想法,也看到师资力量的不足是乡镇教育的一大短板。

2

连锁反应?学生老师学校,往城里去了!

3

•我们幸运的约到了火连镇楠木村小学的肖校长,于当天上午辗转来到了这所坐落在山区的学校。

•学校很小,周围植被环绕,人烟稀少,学校后面就是水库,河流蜿蜒而过。学校只设有幼儿园和一二三年级,从校长那了解到这所小学现在共有54名学生,四名老师,而四五六年级被合并到了火连镇中心小学。

•作为领导层的校长与老师有些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生源流失是乡镇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他们小学就是因这几年学生不断减少,分配老师的数量也不断减少,以至要减少办学年级。城里的学校过度扩张,优质资源基本集中在城里学校。尽管乡镇小学办学质量并不差,政府的财政支持也非常充分,但家长们普遍对乡村学校抱有一定偏见,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城里入学。由于教育局规定学校老师与学生比例为1:21,所以随着学生减少老师也被调离,学校的办学规模就减小了,而这就是当下乡镇学校的一个普遍发展趋势。生源作为这条传导链的源头,似乎发挥着巨大影响。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关注点——生源。

3

合并还是维持原样?乡村学校该何去何从

4

•第四天,小分队成员采访了澧县教育局副局长。由于时间原因,小分队未能与教育局副局长进行当面访谈,而是由分队队长王粤佳主持进行了电话访谈。

•在之前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学校的合并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学校因生源不够而被合并。前一天晚上的小组会议中,小组成员也就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乡村学校最终会被城镇学校“吞并”,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

•因此,在本次电话访谈中,我们着重询问了教育局副局长对于乡村学校未来发展的看法。他指出目前乡镇有60%的学生都进城了,教育局初步规划是在合并以后的乡镇建一所寄宿制的中学(初中),在原来的老乡镇如复兴和双龙合并以后的复兴镇,各建一所中心小学,小学都要初步建成寄宿制,以解决留守儿童读书问题。

•而访谈中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许多乡村小学没有完全合并的原因是家长的需求而非教育局的规划。许多家长考虑到孩子的就近读书问题,上访教育局,要求教育局不得合并学校。

•在之前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学校的合并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学校因生源不够而被合并。前一天晚上的小组会议中,小组成员也就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乡村学校最终会被城镇学校“吞并”,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

•在之前采访乡村小学校长时,校长指出乡村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源的流失,对此,教育局副局长却有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乡村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数量日益减少都可能成为压垮乡村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

•采访人物的不断丰富使我们得到的回答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这次采访教育局副局长,从政策设计者的角度看待乡村教育振兴也给予我们的调查研究十分有价值的素材。

4

留任乡村还是前往城市?乡村教师该作何抉择

•第五天,分队成员王粤佳、王妍、张静薇前往一位张公庙镇中学老师家中,对老师进行了当面采访。

•到达实地后,我们发现张公庙镇被高山环绕,主街道上也人烟稀少。还未开始访谈,但我们已对乡村学校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猜想。

•张公庙镇中学是澧县的一所乡村学校,教师会在留任乡村与前往城市任教中做什么样的选择?做出选择的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好奇的。而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也得知,资深乡村教师就像是乡村教育的主心骨和掌舵人,单从收入来看,乡村教师还比城区教师多了-项农村补贴,而且对于评职称更有优势(农村任教经验已成为高级职称评定的硬件)。也会有老师通过城区教师选聘(遴选)到县城学校,但这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且各有利弊。

•在之前的访谈中,有老师认为,选择去城镇教书而非留任乡村学校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这位在乡村学校执教多年的老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而我们也认为,从政策层面,要想留住优秀的教师资源,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崇高道德追求,而是应给予乡村教师一定的补贴,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留任乡村也成为理所当然。

5

我们要去选择做虽然困难但是正确的事

在整个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许多的困难:由于开展实践时已经暑假,老师学生们都已放假回家,我们的采访对象十分难找,实地调查学校也变得困难;在第一天的调差后,我们发现调查得出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反,调查主题差点被全面推翻;被采访者多使用方言回答使得最后访谈记录整理较为困难……

我们遇到过很多很多困难,我们也说过很多很多次不要放弃。采访对象难找就扩大范围,只要找得够多,能够答应采访的人也就越多;调查结果和预期不符,那就扩大样本容量,找到最符合实际的调查方向,所幸,最后的主题也与我们设想一致;方言难以理解,就反复听、一段录音听数十次总能理解讲话内容。我们采用很笨的方法,但我们在一步一步让我们的实践更完美。我们不怕做难的事,我们只怕我们做不正确的事。每天晚上小组会议的整体复盘,越来越长的会议时间,大家的头脑风暴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知道,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有彼此,我们就能继续。

供稿:王妍

来源:新闻中心

图片来源:澧县社实队

编辑:杜吉月

责编:吴烨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华中大公管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