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极客造出独角兽,年入40亿货销100国

长江商学院
2022-08-09 14:07 浏览量: 2533

宅经济的爆发,捧红了不少让生活更简单、更美好的智能家电。许多新锐品牌涌入这个赛道,很多产品不但在销量上迅速攀升,也刷新了大众对国货的认知,而“追觅”就是其中之一。

追觅是一家有着极客基因的智能清洁家电企业,自对外销售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销售额从2019年的5亿,到2020年的20亿,再到2021年的40亿,追觅在这个广阔的蓝海市场中一路高歌猛进。

追觅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从0到1的进阶?在这个科技与消费交织的千亿蓝海中,追觅是如何建立自身品牌心智和产品壁垒突围致胜的?

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长江创创社区百度学堂三期校友俞浩近期在采访中分享了追觅团队历经5年的创业心得,在他看来,企业必须要具备连续创业的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 |赵东山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俞 浩

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

长江创创社区百度学堂三期校友

追觅创始人俞浩从小练就了一个神奇的技能:根据飞机在天上飞过时的一小点画面和声音,就大概能辨别出是哪个型号的飞机。

后来,因为物理竞赛获奖,俞浩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航空航天专业,并成为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以及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

大学期间,俞浩还创建了一个科技组织“天空工场”,在那里,一众清华的极客发烧友们探讨未来的飞行器、汽车、各种机器人以及30年后的世界会发生什么。

对飞机和科技天然的痴迷,甚至成为他排解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案。大学期间,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俞浩就自己打车去首都机场,然后在航站楼的窗边坐一会,看着外面的飞机,瞬间心情舒畅。

“天空工场”后来成了追觅的雏形。

2017年,俞浩带领团队研发出第一款10万转速的高速数字马达。

2017年底,追觅科技正式加入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产品。

2018年12月,追觅首款产品无线吸尘器V9通过众筹首发,6天售罄,成交18888台,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以高速数字马达、流体力学以及机器人控制为核心技术,过去几年追觅将产品线拓展到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销往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

2021年10月,追觅获得36亿元C轮融资,创下了智能清洁行业的融资金额新高,华兴新经济基金、CPE源峰领投,碧桂园创投战略投资,云锋基金、磐泽资产、北京泰康投资、天行者资本、嘉实投资、达晨财智等跟投,老股东小米集团、顺为资本、IDG资本追加投资。

从清华实验室走向真正残酷的商业市场,俞浩带领团队历经了5年的创业探索。他们将核心技术不断延展和拓宽,在此基础上,产品得以推陈出新,从国内走向海外。

01

创业缘起

回头来看,一切时机都似乎“恰巧”。

2015年,俞浩从清华硕士毕业后,赶上了无人机最火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以为热爱航天的俞浩会选择无人机行业时,他却选择了智能家电这一赛道。

当时他给自己的创业方向定了两个标准:

第一,做的产品要千家万户能用,像自来水一样普及。无人机虽然很酷,但它并不是一个千家万户都会使用的产品;

第二,要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而且这个技术壁垒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变成又长又宽的雪道,让公司在其他领域也可以进行技术的延展和拓宽。

恰巧那时戴森刚刚进入中国,而它所有的产品都是以高速马达为核心的。

经过研究,俞浩发现,当马达的转速从2万转提高到10万转时,它的吸力提升是转速提升倍数的平方,即可以提升25倍。而数十倍的效果提升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这是绝佳的创业机会。

所以当时俞浩就选择把高速马达作为技术突破口。不过这并非易事,它涉及到电磁的重新设计,需要加入算法控制,还涉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技术,即便研发出来,生产制造也是难题,因为吸力在提升的同时,震动和噪音也在提升,必须将加工精度做到以往的几十分之一,否则用户体验不佳。

然而,在俞浩看来,高速马达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有一定的共通性。

他在苏州搭建了一支复合团队,来自清华的核心团队负责几个技术点的核心攻关,一部分来自行业的人员负责技术的实际落地。

2017年,团队攻坚成功,高速马达突破10W转,追觅科技正式成立。

俞浩原本想着自己研发出来找个代工厂生产就好了,但在问询一圈后发现没有工厂愿意接单,因此,追觅只能被迫走向自己生产。

俞浩还记得当时建立第一条电机生产线,刚好赶上南方大雨,积水漫过小腿,他们从办公室走到工厂车间,把一个个产品调试出来。

恰巧当时智能家居在国内非常火,而很多产品都会用到高速马达,很快追觅就获得顺为资本以及小米等机构的投资,并加入小米生态链。

其实,在2018年12月追觅推出首款产品无线吸尘器V9之前,小米生态链另一家企业也推出过吸尘器产品,但最终追觅依然取得6天售罄18888台、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的成绩。

在俞浩看来,这归功于两个方面:

第一,追觅深度掌握核心技术。当行业最高参数在12.5万转时,追觅研发出15万转高速的数字马达,曾刷新量产高速数字马达转速纪录;

第二,追觅拥有自己的供应链。

截至目前,追觅已经储备20万转的技术,量产推出16万转的产品。

吸尘器之后,小米开始越来越多地与追觅展开合作,如清洁领域的除螨仪、扫地机、吸尘器等等,随后追觅又将品类拓展到吹风机。

2021年7月,追觅智能无线洗地机H11 Max正式发布。

至此,追觅科技正式切入湿清洁领域新赛道,也完成了以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洗地机、高速吹风机为核心的四大品类布局。

02

走向全渠道

在与小米生态链合作的同时,俞浩也一直保留追觅的自主品牌,并开始在海外展开探索。

因为小米生态链成员企业的身份,追觅在全行业更容易被信任,从研发到销售再到团队招聘,都对追觅提供了很多无形的帮助。这让追觅团队可以更好地将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而海外用户恰恰更关注性能参数。

最早,追觅的产品主要是通过部分城市的相关贸易商销往海外。因为吸尘器在海外属于成熟市场,市场教育成本比较低。此外,加上追觅在高速马达上的技术突破,在海外很快打开市场。

2020年6月,追觅首款扫地机器人F9上市,获法国Fnac和Darty扫地机类目销量榜双第一;

2021年6月,追觅吸尘器登顶欧洲速卖通300欧以上吸尘器品类销量第一。

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亚马逊,追觅扫地机器人D9成为200~300欧元价位段扫地机畅销榜冠军。

在初期野蛮生长之外,追觅团队开始关注海外产品的本地化营销。

追觅的海外业务已实现每年好几倍的增长,2021年上半年,其无线吸尘器在德国市场出货量是2020年全年出货量的3倍。目前,追觅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达70%左右。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追觅以自主品牌的身份又开始拓展国内市场。之所以选择这样曲折的方式,俞浩坦言,“在中国做自主品牌是要花钱的。”同年年底,追觅获得36亿元C轮融资。

线下渠道的扩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21年9月30日,追觅在杭州七堡花园城的首家线下门店正式落成,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布局了超10家门店。

疫情以来,线下生意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动辄数月无法开门经营,追觅选择在这样的时间点逆势扩张,多少让人觉得有点诧异。

事实上,在俞浩的计划中,线下扩张本来要更迅速,只是因为疫情而不得已推迟一部分门店开张。

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线上品牌,而是一个全渠道品牌。想要在中国区做到市场前列,没有线下渠道基本是不可能的。

此外,线下渠道也是提高消费者认知不可或缺的途径,毕竟产品能看得见摸得着,对线上人群是一个有利的补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又称赛迪研究院) 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线上渠道贡献了52.9%的零售额,其中下沉市场快速增长、消费升级激活高端市场成为拉动我国家电市场迅速走出低谷的两大引擎,尤其是吸尘、洗地、拖地三功能合一的洗地机零售额同比增长348%。

03

从智能产品到广义机器人

追觅品类拓展的背后,其核心底层技术积累也从高速马达拓展到覆盖空气动力学、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在追觅内部,研发分上下两层:

下层瞄准10年不变的技术持续积累,比如高速马达、室内场景的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等;

上层则设置各种创新研究院,他们负责基于核心技术、供应链的创新技术,做成创新性的产品。

俞浩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一条规矩,研发要达到同行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投到现有领域的产品迭代,三分之一投到现有领域的产品创新,三分之一投到新领域的创新。

当下,追觅的产品研发正在从客厅走向厨房,乃至更多的户外场景。

因为从小就对物理感兴趣,学生期间一直参加物理竞赛,俞浩常常觉得一些物理的思维还在影响自己的思考方式。每当关于公司的业务战略有困惑的时候,他常常习惯性地求助于物理思维并从中受益。

在他看来,物理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对真实世界抽象建模的能力,而这跟公司定战略很像:“你想物理定律是怎么发生的?它是在一个理想真空的环境里,把100种力的要素都简化了,只剩下两种力去做功,但在真实世界里这是不会发生的。

战略也是,因为信息有很多,有很多事情要考虑,那你就需要把绝大多数要素排除在外,抓住两个最主要的矛盾去搞定它。”

“追觅未来会是一家广义机器人公司,当然机器人不见得要长得像人,而是具备传感、处理、执行等功能,我们要持续做好机器人的心脏和大脑。

心脏是高速马达,提供动源,大脑是基于图像的感知、识别、规划和控制,有了心脏和大脑就可以去拓展一个又一个的领域。”

2021年8月,追觅发布了仿生四足机器狗Eame,已经开始在仿生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展开探索。

2020年,俞浩给追觅制定了三个销售额目标:3年实现100亿元,5年实现400亿元,10年实现2000亿元。

在他看来,企业必须要具备连续创业的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他希望让这些目标能牵引自己不断前进。

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管是开线下店还是制定巨大的销售额,当别人还在强调“活下去”的时候,追觅却选择了逆势扩张。

面对组织的扩大、疫情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俞浩偶尔也会感到压力压身。有段时间,他专门找了家离公司稍远点的酒店住了一阵子。

“其实我在公司内部花了非常多时间,但有时效果未必会好很多,我觉得需要远离公司,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待这家公司应该怎么做。”

在100多个国家打开市场后,俞浩希望把追觅做成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他常想起小时候从江苏第一次来到上海,很多人都喜欢去动物园,他却喜欢在最高的楼下面看。他想,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一定会写上去。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