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姐说 | 读MBA,实现自我的重塑

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多人考虑“回炉重造”,通过读MBA实现自我成长与职业进阶。
长江MBA2021级黄曦同学有金融学、历史学和国际政治的跨学科教育背景,以及在外资银行、国际组织和国有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组织的职业经历。他对选择读MBA时的内心动机做了深刻剖析,对如何实现自我重塑有清晰可行的行动指引,来长江后与自我、与他人建立了广泛深层的联系,并总结出了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五个关键词。
希望他的思考与经验能给想读MBA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黄曦
知名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部项目经理
长江MBA2021级同学
遵从内心,选择长江
是否选择读MBA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方面是思考MBA项目本身的价值,比如MBA可以为你带来商业思维的提升、领导力的培养、职业机会的拓展等;
另一方面则是内心深层的动机(motivation),这一点更为重要,我们要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我自己选择来长江读MBA的深层动机有三点:
第一,不甘平庸。到了30出头的年纪,生活和工作逐渐平稳,进入到一种“感觉还不错”的状态,但身体里另外一个我,却不甘心,一直问自己“就只能这样吗?”希望能做出一些改变。
第二,渴望成功。来长江读书的人一定是渴望成功的,这种渴望表现在多个层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可以是影响力方面的,还可是价值创造或者观念引领方面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渴望是持续的,是对自己不断进步的持久的、强烈的渴望。
第三,落后焦虑。害怕自己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同龄人,尤其一路以来比较优秀的同学,常常会有这种焦虑。适度的焦虑感可以鞭策我们不断努力,但过度的焦虑会伤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自己有一套缓解焦虑的方法,比如书法、绘画,使我可以进入“心流”状态,从日常琐事中短暂抽离,同时通过坚持这些爱好,收获了一些参展机会和奖项。但是,想要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焦虑,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让自己具备领先于人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对未知减少畏惧,于是读MBA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基于以上三点深层动机,我决定要在30出头的年纪给自己更好的提升机会、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我对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了评估:
金融学和历史学的本科以及国际政治的研究生学习背景,加上在外资银行、国际组织和国有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组织的职业经历——它们会给我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基础?要实现我的长期职业目标,还有哪些短板要补?哪些资源要积累?
将这些过往经历的“点”连成“线”,就大致找到了未来发展机会的“面”——去一所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经验的商学院修读金融MBA,提升自己。于是,我进入了长江的金融MBA项目。
读MBA,实现自我的重塑
MBA学员往往具备了至少3年的工作经验,然后重新回到学校,所以我们常常把读MBA叫做“回炉重造”,这样的说法意味着完成MBA项目就是要实现自我重塑(Reshape yourself)。
入学半年以来,我深刻体会到读MBA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实现自我的重塑,那么如何重塑自我呢?
首先,要实现认知升级。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认知。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认知升级就是要不断地在大脑里植入正确且清晰的概念,接着再透过实际的行动将它们內化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因此,认知升级的过程就是自我校正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要持续做出改变。
然而,对任何人而言,自我校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成功的人更是如此,因为成功者会习惯于用自己获得过往成功的经验来应对未来的挑战,然而这未必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所以,妨碍优秀的人走向卓越的,往往是他/她过往的成功。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工作几年之后,会在任务执行层面积累很多“怎样做(how)”的经验,但是,当我们从任务的执行者向管理者转变,或者从中层管理者转向高层管理者转变的时候,需要将注意力更多地从“怎样做(how)”的关注转到“为何做(why)”和“做什么(what)”上面来,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认知水平来支持我们的判断与决策。
对于希望实现上述角色转换的同学来说,到商学院重塑自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MBA项目会帮你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技能层面的课程会帮你在“术”的层面积累“how”的知识,行业类的课程会帮你在“势”的层面积累“what”的知识,管理战略类的课程会帮你在“道”的层面训练“why”的思考模式。
长江的每位教授都有着闪闪发光的背景,每位同学在入学之时就已经是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如果能有效利用每堂课,与教授充分沟通,与同学充分讨论,就可以高效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快速实现认知升级。
第二,要打造自己的支持体系(support system)。
我认为这个支持体系有两个重要的支柱:
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要有足够的体力、精力支持你做事、成事。在这一点上,长江有独特优势,那就是学院有非常好的体育传统:长江商学院又被誉为“长江体育学院”,在亚洲各大知名EMBA和MBA院校的“戈壁挑战赛”里,长江是常年的冠军。除了竞技类的活动,长江会有很多同学会自发组织跑步训练、羽毛球、滑雪、登山等体育活动,我都有积极参加,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交到了很多自律自强、活力四射的朋友。
支持体系的另一条支柱是有效的社交。在长江各类社交活动的机会非常多,在我看来,有效的社交不应该只是觥筹交错,更应该是建立可以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扶助的深层连接。
我认为,有效的社交应当满足三个特征:
广泛性(comprehensive),与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联系;
连接性(connective),成为多个人之间联系的桥梁;
动态性(dynamic),让社交跟随你的进步而发展。
在长江,有蜚声国际的教授和课程支持我们实现认知升级,还有出色的运营团队和校友会等组织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企业参访、交流研讨等活动,为我们实现高质量社交创造了丰富的场景,在这里我们可以与教授、同学、校友以及业界的大咖等不同类型的人建立起不同层次的连接。
第三,从优秀走向卓越(From success to excellence)。
基于许多流行的自我提升方法论,我总结出不断提升自己的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练习(Practice),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我将读MBA的核心诉求定位为提升认知,所以在班委选举时就竞选了学习委员,希望通过组织各类讲座活动与这些活动的分享者产生深度的连接;又比如,我把《组织行为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在公司内的关系管理上,尤其是向上管理方面,事实证明很有效。
第二个关键词是探索(Explore),要勇于试错,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明白自己在哪个方向更可能失败、哪个方向更可能成功,并且通过提升认知来预见到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避免盲目尝试。
第三个关键词是改变(Change),要每天进步一点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校正和认知提升实现自我重塑,从点滴进步中获得快乐,不断激励自己持续向好转变,即使短期见不到效果也不要放弃,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坚持下去总会有质变的一天。
第四个关键词是影响力(Influence),要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影响力,建立自己在行业内的个人品牌和声望,使得读MBA这一决定给与自己有职业关联的人提供价值。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成长(Grow),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给自己设限,通过以上训练不断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边界,从优秀走向卓越。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 9位专家共议RCEP在推动亚洲数字经济中的关键作用——长江商学院联合Asia House举办RC关爱儿童,这些企业家在做些什么——长江商学院校友的公益实践五方强强联手!全国首个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跨界培育项目开学长江商学院携手国内头部游戏企业发布《中国游戏行业向善倡议》长江商学院布莱恩·威亚德教授最新学术论文 量化空气污染经济影响,为政府治理长江商学院发布最新《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长江商学院专家:乡村振兴事业是一片蓝海长江大讲堂举办线上特辑,聚焦 “新经济繁荣与传统经济再造”长江商学院EE无界学堂直播收官,共话大国博弈下的经济崛起之路长江商学院四位教授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长江创创社区探索公益助农新模式,联合头条学堂推出“乡村商学堂”7国专家展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RCEP区域合作前景 ——长江商学院联合Asia House长江商学院发布最新《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长江大讲堂聚焦国货爆款,探寻国货的出圈密码聚焦共同富裕 2022长江新年在线:社会创新暨新商业文明峰会成功举办2021年度盘点|日新之谓盛德儒商精神与当代世界——第九届“儒商论域”线上特辑成功举办全球视野下的共同富裕及社会创新——项兵院长出席新加坡“商业与慈善国际东盟商业研究计划(ABRI)举办首届在线研讨会长江商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长江获得AACSB和EQUIS双重五年认证项兵——社会创新:长江商学院的思考、探索与实践项兵——“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可供全球借鉴的中国元素阎爱民:企业家更应具备上进之心和向善之心长江商学院成立共同富裕与社会创新中心长江商学院发布最新《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 2022-07-07
- 长江商学院与全球独立智库机构Asia House联合举办线上研讨会 2022-07-06
- 长江商学院:2022年下半年,中国企业有什么机遇?| CKGSB Insights 2022-07-05
推荐项目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
最新动态:
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民生工程”护航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