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越是困难时期,越要练好内功

长江商学院
2022-03-30 14:30 浏览量: 2171

在任何时候,创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创业前三年只有5%的企业能活下来,在中国能做到10年的企业都只有1%的成功概率。

困难是创业者的常态,顺利可能才是意外。对于一个创业者,受到极大危机的不是只有一个行业,能快速沉着调整变革,找到新的打法,才是创业者适者生存能力,战略调整能力的体现。

创业者应如何修炼内功?未来10年,什么赛道最有未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近日在长江课堂上分享了他的观察,希望给你提供参考。

分享 | 吴世春

来源 | 笔记侠

本文整理自2022年2月27日,长江商学院新国潮品牌加速器首期班第三模块上,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进行的分享。以下内容仅为课程片段,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院观点。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创业之路在何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创业的三个浪潮;

对创业的认知;

给创业者的三个原则。

01

创业的三个浪潮

中国正出现一场新科技+新品牌+新出海的创业大浪潮,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当前,增长的发动机已经换成新科技、新品牌、新出海,如果不能创业进入三新,将错过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做错的风险,而是错过时代的风险。

1. 新科技

① 宏观背景

中美争雄本质上是科技战,在大博弈的基础上,硬科技的突破成为举国意志。

在有竞争力的科技领域,必须纳入国家科技资源总体战,内部聚集和调动资源在科技上发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创板和北交所两个交易所接连开市,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

现在科创投资环境也特别好,创投机构得到各种科创母基金和投后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历史上最好的科创投资时代。

他们不一定发明科技,但能够整合好的科技和超级销售,形成新的产品系列,解决新的痛点需求,这种科技整合往往比只投一个科学家的成功率高。创新使很多人的单一技术变成一种菜单整合技术。

② 科技树升级

中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科技树升级”时代。

中国过去30年间,不断从低端一直攀升到了在某些领域最顶端的技术状态,其中主要有三个巨大:

第一个是巨大资产,14亿的市场可以对重大科技的成本进行分摊,任何一个新科技在这么大的市场上摊开,都是划算的。所以中国有超大的需求,在带动新兴行业上面非常有动力。

第二个是巨大投入,国家资本、风险资本、价值资本、二级市场资本和韭菜资本,合在一起成为巨大的科技投资创业。

第三个是巨大支持,中国正在形成巨大的科技泡沫,但是我们要参与这个泡沫,还要有巨大的支持。

类似28纳米半导体获得十年免税的史无前例的巨大支持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卡脖子科技的渴求,孔雀计划、千人计划都是对于科技人才的支持。

③ 新科技企业的价值

现在有的科技企业叫“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重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重视管理创新的核心地位,还有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新科技企业最有价值的四件事是:

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具有解决痛点需求的产品价值;

着眼长期的运营服务;

无短板的团队建设。

新科技团队需要三根人才支柱:

第一是技术领军,一定要有创新性,有差异化。

第二是行业老炮,首先要把技术更好的翻译成市场需求,找对场景,找对痛点,找对买单的人;其次要把市场需求和产品更好结合起来,实现技术产品化,做到好用,可用和易用。

第三是超级销售,早期的科技企业一定要得到客户的认可,销售就能帮你打动客服,解决重要的案例问题。

新科技企业创业的五大红利:

时代红利,国家不断给政策;

资本红利,大量的钱往科技上投资;

巨大需求,中国有超大的市场需求;

全领域开花,即使是升级到高档制造,中国也一定会牢牢把控中低档行业,还会把这些产业不断再升级;

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工程师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全世界最大的队伍。

2. 新品牌

① 宏观背景

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后,新品牌的崛起就会成为新趋势。

像六十年代的美国、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九十年代的韩国一样,只不过中国比韩国、日本的体量要大10倍,所以国产品牌的崛起会成为一个趋势,趋势的力量是最大的力量。

虽然现在消费数据是迷茫的,但不是消费不行,而是品牌不行了。没有夕阳消费,只有夕阳品牌。

消费需要做到两个“天地”:要么为富人生产“顶天立地”,要么为大众生产“铺天盖地”。

每个品类都会出现新品牌,每个品牌都会留下缝隙。每个消费企业都会面临升级,每次升级都是第二曲线的转机。只要你想服务好一群人,一定会把另外一群人留给其他人,这就是品牌缝隙。

比如淘宝服务一群人,但还会给拼多多留下缝隙。所以,消费企业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什么都想做。

消费行业会从正态分布变成幂律分布。正态分布就是二八原则,20%的企业赚钱,幂律分布就是只有2%的企业能赚钱。

当行业变成幂律分布的时候,很多企业会觉得呼吸困难,赚钱越来越难。其实钱就是这么多,只不过有一些企业赚得更多了。

比如茅台的市值等于其他白酒的市值,海天的市值等于其他酱油的市值。

原来是二八分的,现在是2%和98%,2%的人赚了90%的钱。所以,只有头部企业才能活下来,只有头部品牌企业才值得买。

② 新品牌的四大红利

第一大红利就是国运红利,这是40年最大的机会。

两年前,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影响非常严峻,但如果从中美此消彼长的关系来看,也是一种国运红利,只要美国损失更大,中国就相对受益偏多,所以花大力气做动态清零,就是希望多争取一些时间,让产业链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第二个是人心红利,人口红利之后就是人心红利。

年轻人的人心发生变化,对国货新品牌的接受度、信任度和自信心大大提高,这是核心红利。

第三个是审美红利。

Z世代对于颜值的追求诞生了审美红利,高颜值的设计可以把很多品类重做一遍。

一个好的设计就是行走的广告牌,一个糟糕的设计就是移动的墓碑,它完全决定了产品的增值。

第四个是新媒体红利。

算法推荐媒体的崛起,导致新媒体运用得好的新品牌,会对传统媒体有直接的杀伤力。

以前一个新品牌诞生都是去央视竞标广告,或者赞助综艺节目,这种方式的难度非常大,费用很高。

现在很多新品牌可以通过新型的媒体精准投放广告,比如抖音、小红书、快手、B站等,极大降低了门槛。

③ 新品牌的消费升级

新的品牌=新的供应链+新的设计+新的经销商+新的渠道,每一个品类都会诞生中国的高品质品牌。

新品牌的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新电商、直播改变了品牌渠道,能用很快速的方式形成高效的多对多对接,算法推荐媒体崛起改变了品牌诞生路径,两微一抖一快成为主要流量来源。

新品牌的进阶,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卖家品牌、网红品牌、明星品牌和品类品牌。

很多品牌一开始都是卖家品牌,为了活下来不断提高销量;

如果你加大品牌的因素,会变成网红品牌,变成爆款;

如果你接下来加大了调性和逼格,会成为明星品牌;

如果你能够成为这个品类的代名词,就会成为品类品牌。

我们都希望所投资的品牌最后成为一个品类品牌,提到品类就能想到这个品牌,这样就成功了。

④ 国货品牌的五个成功因素

第一个是高质量。

从品牌诞生的第一天起,哪怕自己啥也不是,也要把自己当做一个高端品牌,要做出品牌的高级感。

品牌的高级感是它很重要的价值,如果一个做大众货的品牌都有高级感,比如卖拉面也要看起来比较高级,那它至少是一家估值一个亿的店。

第二个是聚焦。

在中国没有小众品牌,每一个人群都是千万人群,要清楚定义自己的消费者。

在不确定的时候先做聚焦,聚焦一个人群,聚焦一个市场,变成一个人群的刚需。

第三个是仪式感,要成为生活中的仪式感。

品牌拟人化,通过KOL/KOC 把标签打出来,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彰显价值,变成有情感的品牌。

不能发朋友圈的产品,都不是好产品,你要有意识的营造消费者主动发圈的产品卖点。

第四个是进化。

要从网红品牌进化成明星品牌,要从天猫卖家进化成全网品牌,要突破的是平台和渠道的瓶颈。

平台希望品牌小而美,比如阿里巴巴或者京东会通过扶持一些小品牌的竞争,来维护它的渠道优势。但是创业者却希望品牌能长大,成为像农夫山泉、茅台这样的品类品牌。

第五个是认知。

创始人的认知是品牌的天花板,所以创始人要有品牌思维,品类感觉要准,能做趋势的判断,对不同平台、渠道要有准确认知。

⑤ 成功的新消费品牌做对了什么?

第一是需求洞察。

一定要紧跟“Z世代”的细分场景、挖掘需求,把握四大需求,即优质、平价、高颜值、高级感。

如果从人群上来分,就是女人想美、男人要行、老人怕死、小孩怕笨,这都是新的需求。新一代的消费者对于国潮、爱国的消费情怀也很明显。

第二是基础建设。

首先,供应链肯定是柔性快反的。

其次是大数据能力,一家好的消费品公司,早期靠创始人的直觉来判断,但是越来越大之后,一定要建立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如果还是靠创始人的直觉做判断,会有很多盲区,很多预测不准,还有负面思维。

当然,还需要年轻和跨界的多元化团队,而不是只跟自己的风格和喜好相应的团队。

做品牌的创始人要有一种很强的包容度,团队里要有非主流的年轻人,还有很有创意的人,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的思想。

第三是营销打法。

内容种草、联名跨界、直播带货、私域触达等各种打法,每一个领域要做到专业化都非常难,但是企业要稳健发展,你的团队就要去学习,要向最有能力的学,相互之间学习。

第四是趋势跟踪。

现在一些新的标签,如颜经济、她经济、悦己经济、国潮经济,要快速反应,抓住热点。

没有什么货是可以卖很久的,所有的货都要根据当下的趋势快速地变化。如果你不灵敏,非常容易倒下。

⑥ 新品牌的价值

第一,有好壁垒的原创技术。

如果一个新品牌只有流量打法,只有空洞的宣传,是没用的,必须在产品上能够跟别人打出差异化。

第二,要清晰地让用户感知到产品的价值。

如果用户买了以后感觉不好,是不会再复购的。

第三,要做长期服务的运营。

服务能力很重要,要把每一个购买过的人变成可以运营的资产。

第四,要能形成品牌心智,私域的重要性就是有品牌心智。

直播拉住了客户,如果没有私域接住的话,基本上都是在做一次性服务。最终直播用户会因为网红和带货明星去买这个产品,但不是因为品牌,这种就没有形成品牌心智。

中国的品牌依靠国家的支持,很快会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以前中国的很多商品都是低端市场,但是现在都是以独立的方式去打造自己的品牌。

3. 新出海

① 宏观背景

中国强大的动力给了中国出海巨大的支持。

现在中国任何一个产品,要找到供应链非常快,非常全。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带来的是相比其他国家更为完善的生产预期。

中国完善的资本链条也为新出海企业提供完整的融资渠道。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容怀疑,类似新能源车、扫地机器人的创新很多都发生在中国。

② 新出海的五大红利

第一个是供应链优势,全世界只需要一人生产,其他人不用参加生产就可以了。长三角、珠三角可以生产全世界40%的商品。

第二个是内需外溢,很多时候在国内打得很激烈,不妨把眼光放到国外再看一看,反而能发现很重要的商机。

第三个是国家品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品牌,在海外具有“高级的”和“高档的”标签,在非洲、在澳大利亚,中国的品牌很好。

第四个是高维打击,中国一些新的营销打法,如种草、直播带货,在海外是领先2~3年的。

在直播带货这个领域,美国才刚刚开始,其他国家还没有,这是一些新的带品牌的机会和优势。

第五是资本链条。中国的资本链条为新出海的企业提供了渠道。

02

创业是一条崎岖光明的道路

面对国内外的宏观环境变化,我们要理解,要接受,调整它对自己的影响。

对于一个创业者,受到极大危机的不是只有一个行业,能快速沉着调整变革,找到新的打法,才是创业者适者生存的能力,才是战略调整的能力的体现。

我常跟投资者和创业者说,“困难是创业者的常态,顺利才是意外”。很少有企业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正确认知后的心力坚持才是创业的最佳选择:不乐观、不躁动、不过度、不悲伤、不慌乱、不忘形。

只有心态强大了,当你看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心态就更平常。心力强,看到的困难就小;心力弱,看到每个困难都像天塌下来一样。

创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道路,至始至终都充满未知性。所谓创业,就是创业者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未知的地方,干一些未知的事情。

所以,自始至终创业都在与不确定性为伍,其成功概率之小,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创业前三年只有5%的企业能做到,在中国能做到10年的企业都只有1%的成功概率。

创业也是一条人生光辉的道路,创业是和平时期最绚烂、最刺激的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成败,它都最大限地拓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创业也让我认识了王阳明,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创业之道是一条崎岖光明的道路,虽光明但前途曲折,所以要有知识的强、战略的胜、心力的远。

如果你的能力和方法论正确,就能在局部战役上获胜;如果战略到位,能在某一个阶段上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当你的心力强大的时候,就能走得更远。

执行、战略和心力,对一个创业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

在早期0到1的时候,知识更重要;

在1到10的时候,战略更重要;

10到100的时候,心力和战略都很重要。

03

三、创业的三个原则

在创业有困难的情况下,我给创始人三个重要的原则。

1. 事上练、人上过、难上得

① 事上练

有一次,陆澄问王阳明:平时无事时觉得自己修为很好,但一遇到事情就不同了,心乱导致手忙脚乱,什么事都做不成,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人需在事上练,静亦定,动亦定。

简单来说,所有的目标和方向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都是在市场上磨炼的机会。

事上练就是要在做决策、担责任、有输赢的事情上面不断锤炼,“被事情推着走”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首先,不敢冒失败风险的创业者,永远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

人除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个“大三观”,人还需要有正确的“小三观”:运气观、风险观和成本收益观。

创业都会遇到一些窘境,面对风险要能驾驭风险,拥抱风险,正确的应对风险。厌恶风险的创业者很难把企业做大。

其次,创业者在“判断-决策-MVP-复制做大”这个流程中,不断磨炼,才会在痛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为下次决策做好改变。

很多从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他之前享受大公司的红利,没有承担过输赢,没有为决策失败付出过成本,当他自己坐到CEO这个岗位上,就没有足够强的决策力。

② 人上过

要在人上面进行过招,跟对手竞争也是过招,跟团队伙伴不断磨合也是过招。

③ 难上得

所有的成就和心力的提升都是在磨炼过程得到的,当你把困难当作一个提升的过程去理解时,就更容易看待困难。

“难上得” 也是阳明心学的顶级方法论。所谓“一万小时理论”应该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不断增加难度的一万小时,这样你的成长才会快。

一个创业者,拥有荣耀或者收获最好结果的办法就是配得上它,你努力克服困难的程度配得上它。

还有就是输赢同源,容易赚的钱,走得也快,难赚的钱自然也比较容易锁住。

2.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应对这三个原则,还要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就是创业者要做到不预设立场,不为欲做判断,保持平常心去看待各种意外和困难。

随机而动就是根据新调整、新出现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案。

① 此心不动

在创业中,我认为有些情况不要心动。

看到风口“一拥而上”,是“心动”;

被媒体和同行的鼓吹而影响战略决策,是“心动”;

只看方向忽略团队能力,是“心动”;

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果断放弃,是“心动”;

不断逐利换方向,也是“心动”。

有的创始人,他2015年做第一次创业是OTO方向,2016年就做穿戴设备,2017年又到了区块链,2018年到了互联网教育,2019年做国潮,2020年1月份在卖口罩,2月份又卖呼吸机了……

看起来他非常活跃,每一次都说“我已经决定了,这次是最后一次换方向”,但是过了几个月就说那个方向不行,又找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就是随心而动。

② 随机而动

创业者怎么做到随机而动呢?

时刻要观察外界趋势的变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经济情况,你的认知需要在现实中认证,不要用昨日的眼光去认知今日的人和事。

特别是在新消费领域,一个月的变化相当于别的行业一年,需要不断调整,理解新的逻辑,然后去做改变。

我应对风险的“三件套”是早期投资、滑雪和德扑。其中,滑雪就是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案,这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很多情况下不可能预做方案。

假如有三个雪道在面前,我要随时根据新产生的雪块、路面上可能出现的冰块或石头来调整雪道。

早期投资也是这样,我最早靠“大掌门”赚了一千五百倍,投资40万,回报6个亿。如果我一直沉浸在那个阶段,就投不到后面的优秀项目了,梅花现在投资了500家企业。

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创业者方向,新的发展模式。过去十年,游戏、OTO、穿戴设备、区块链、数据化金融、教育、新消费等永远在变化。如果你抱着固有的思路去做决定,非常容易掉进坑里。

拥抱变化,拥抱风险,是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要具备的能力。

3. 做到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因为每一次的决定都会让你觉得别扭,有的能做到道法自然,这就说明你的决定符合规律、符合方法论、符合心态。

04

小结:2022年创新机会

我认为2022年创业的机会特点是:

人口红利日现瓶颈,人心红利正在涌现;

流量市场后劲乏力,科技赋能正在突显;

规模逻辑逐渐失效,精耕细作正在耀眼。

大家要抓住这些特点,传统逻辑已经慢慢不起作用了,我们要看到新的机会,新的这种时代在召唤我们。

首先要明道,明道后才会对“势”和“术”更有理解。宿命之限要靠暴力突破,暴力之限要靠心力突破。

当你在能力上有提升的时候,你必须要靠认知、战略和道德层面去建立更高的维度,告诉自己还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我希望创业者有更大的梦想,有更大的方向。趋势、政策、民意要跟着国家的指挥棒往前走,大的渠道、平台是需要每一位创业者去理解的。

大家都说2019年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与其期待更好的一年,不如提升更强大的自己。

疫情影响每一个行业都不好,在新的赛道里,在细分的渠道里,一定要全心投入。如果你自己不能成为头部,你就要加入头部。

2022年与时俱进,坚持到底!

end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