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教育奖项创办人陈一丹:成功没有「充分条件」

长江商学院
2021-10-08 11:59 浏览量: 2657

近日,2021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再度掀起了大众对于科学领域突破创新的关注。

而在教育领域,一项由中国人发起、奖金超诺奖奖金3倍的全球最大规模教育奖项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那就是由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首二班校友陈一丹博士创立的“一丹奖”。

与伙伴共同创立腾讯公司后,陈一丹便将目光投向公益和教育:

2007年,他牵头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腾讯公益平台也从零起步,成长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益平台之一;

2009年,捐资20亿元人民币创办武汉学院,开启国内非营利性民办公益大学的先河;

2016年,捐资25亿元港币设立全球最具规模的教育奖项“一丹奖”;

2018年,捐赠逾40亿元港币的腾讯股票成立慈善信托,聚焦推动教育发展……

社会创新,择善而从,取法乎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陈一丹博士近日在新书《躬笃集》分享了他多年实践与经验。他是如何看待成功?他又是如何自我修炼?今天摘录书中部分内容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

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首二班校友

家人、朋友和机制团队,这些外在的支撑系统是个人和事业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助力。

但渡过难关和危局最核心的机制还在自己的内心,要持续做自我建设,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也提升对外部压力的承受力和抵抗力,这是人生的重要修炼。

01

长眼光和大心脏

做自我建设,我有两个经验,就是不断培养“长眼光”和“大心脏”。

“长眼光”是为自己定一个超越自身、超越环境限制的大目标。

“大心脏”是提升承受力和抵抗力,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甚至是多年心血推倒重来,依然能够找到出口和希望。

2013年5月24日,我在日记里写下一句话:“愿望:设立突破宗教、种族、国家限制的人文鼓励奖项,旨在鼓励倡导人类对宇宙人生的领悟和贡献。”

三年后,这句话里面走出来一丹奖,大目标变成一个具体的项目。

但说实话,直到一丹奖发布,对如何通过这个具体项目达成大目标,我还是没有想得非常清楚。在面对外界的评论时,也感受到压力,话题有时只围绕奖金额度最高,都是花边新闻,很少讨论到一丹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一丹奖的持份者们希望达到的终极目标为何等。

一丹奖只是一个评奖的平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丹奖的终极目标还是推动全球的教育,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一丹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那些散落在全球各地的好的教育人、教育项目、教育理念捏在一起,让他们成为讨论的中心,而不是奖金和金牌。

直观上,教育涉及的领域和学科很多,每年评选出两位获奖者仅能覆盖其中的一小部分,没能覆盖到的部分也不是就没有取得成绩,但因名额有限,成为“遗珠”,更得不到关注,怎么办?

路演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与剑桥大学的校长杜思齐讨论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一下说,一丹奖在做的事情,是“连接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体系、阶段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连接在一起,所有人的工作都放在这个平台上展示给所有人。

这样一讲,与我的思路吻合了,与其他竞争性的评奖不同,一丹奖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范围和基础,不要留“遗珠”。

明师堂的意义一个是“荟萃”,让好的思想和实践项目都被纳入,都被赞赏,都是榜样,都被学习;另一个意义就是,通过合作对世界教育议题进行探索和推动。

2018年6月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按计划是在武汉学院举办“社会创新与未来教育”分享会,我的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的同学都来了,大部分是有成就的企业家,还有长江商学院的老师们、腾讯的同事,都到武汉学院实地参访,畅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大提琴家也给现场师生带来音乐分享,晚上大家在一起聚餐也很开心。

殊不知,这一天也是武汉学院内部问题显现的一天。骨干的流失,副校长的反馈,校董的投诉,各方面的隐患都指向当时学校的管理班子。

我一直还都秉持“用人不疑”的原则,给机会给空间,不断表态支持,愿意相信事情会变好。前期校董会也多次商议过改革,然而负面消息越来越多,到了临界状态,是时候下这个决心了:改革!

那一天心情像过山车,从早上的高兴和期待,到中间的不平静,再到晚上接受和面对,12个小时渡过一个轮回。表面上好好的,活动也很成功,武汉市代市长到分享,推介武汉。所有的企业家、老师同学、同事朋友济济一堂,我是活动主办方,要招待好大家。但内心有各种情绪涌来,因为就在分享会现场,坏消息不断传过来,让我意识到武汉学院如履薄冰。

把不平静装进“大心脏”。既然要推倒重来,那就好好制订计划,妥善处置,重整旗鼓,不能怕也不必怕。大学的好处是稳定,给了我们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之后两个月,我和团队都行动起来,物色新的校长人选,最终三顾茅庐请来李忠云校长。李忠云校长刀立马,挽狂澜于既倒。

经过两年的调整,学院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也因为这一次的变故,“大心脏”能容纳的空间,似乎也更大了。

02

理解个人成功的偶然性

个人的成就和成功,没有什么“成功秘诀”(success formula)。成功没有充分条件,做到就一定能成功。

讲起来,大原则都一样,品德要好、人要勤奋等,套在大部分事情上都对。

但具体到某件事和某个人,大原则执行下来得到的结果如何就不一定了。因为大原则往往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是说做到了就一定成功,有时候甚至都不是必要条件。

这就是成功的偶然性。

偶然性是残酷的。在整体的概率里面,大概可以理出一组所谓的成功秘诀或者成功方法,但落实到每一个人,就不一定是你会成功。你按照别人的路重新走一遍,也不一定走到同样的地方。

这是统计问题,要很大的样本才呈现出概率。放到大的方向上,有很多人一起走,总会有人走出来,但走出来的不一定是你,你的条件好,或许可能性高些,那总还是不确定一定可以成功。

当然,也不能拿偶然性来否定大原则或者别人的成功秘诀,偶然性也不能证明大原则是错的。

所以,我的理解是真正的成功秘诀其实是这个环境,这个大时代。持续数十年的和平发展、有利营商的政策导向、科技发展的突然加速,必定会有很多个人和企业、组织跑出来,成为大时代下的弄潮儿。

所以不要用偶然性来否定时代,更不要用偶然性来否定自己的努力。还是要看开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每条登顶的道路都充满艰辛,成功是幸运的、偶然的,也是熬出来的。更多的情况是熬了过后仍不成功。

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是不变的大原则。如果要加一些细节,那我说努力之余还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接受自己的现实。努力也不是刚性的、普适的、匀速的,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聪明地努力。

如果能够做到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那么在努力的过程中,自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匹配自己能力的目的和愿景。分析得与失,不断地总结,然后尝试去理解、学习。

从现实的教训中学习,从别人的书本和框架、别人的失败中学习。每个人都有盲点,这个地方做对了成功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没有完人,也没有一个确定可以成功的秘诀。

陈一丹在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论文答辩中

这些年常被人当作人生导师,向我请教成功的方法。

说实话,我也不确定到底哪些事情是真的做对了,哪些事情运气的成分多些。只能是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心得,想到哪里是哪里,虽然不够完整,但都是真诚的表达。

不完整的意思不是讲得不对或者不够好,而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梳理,往往是当下心情的写照,把当时认为最好的正确的大原则拿出来讲。

要经常与团队分享,我与武汉学院的老师和毕业生分享过:“成功是一个过程,并非那个想象中的结果,也并非外界评价的那个结果。

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理念工作生活,在过程中是快乐的、幸福的、踏实的,那就是成功。”

按照你心里所思所想去努力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已经是成功了。

享受这个不断追求和学习的过程,思考怎么去达到目标,把从脚下开始的路径看清楚,努力把过程走好,最后很大机会就到了要去的地方。

对于最终结果,说完全不在意那是假话,当然很在意。

但是如果在意过头,变成唯结果论,可能反而束手束脚无法变通,不仅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会因为执着被耽搁在半山腰,错过登顶的时间。如果转个弯,好像是走偏了,但登上旁边的山顶,也不一定就错了,可能是新的机缘。

现在,再加一句,要放过自己。

偶然性的本质,就是即便做到极致也不一定能够达成目标、有大成就。做事情总不是空中楼阁,还是有各种客观环境的制约。

不苛责,接受结果,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心安,就成功了。理解这点,很多事情就可以释怀,自己也好过一点。而且一般把过程走好,结果真的差不到哪里去。

03

培养一些习惯,合理分配时间

我经常都会跟太太在早晨一起散步差不多一个小时,聊各种话题,或者就不说话,很放松。有些纠结走着走着就放下了,有些难题走着走着就忽然有了灵感。

到办公室,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对于时间分配,我的经验大概有以下两条:

第一条是看事情的性质。

比如2015年武汉学院处于转设期,比较关键,有一段时间我放在武汉学院的时间就多一点;2016年一丹奖刚起步,处于路演期,我在这里放的时间就会比较多。重要项目的关键期,不用讲也是必须要花时间盯住的。那很多其他的应酬和会议就可以放一放,因为脑子也差不多被项目的事情占满,没有空去顾及其他。

比较麻烦的是,我也遇到过几个重要项目关键期互相重叠,事情聚在一起像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同时压下来。这个时候就只能平常心,该做什么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里大概也有两条经验:

第一个是先把事情分清楚、拆开,想要一件件处理事情,先把事情分成一件件,这样可以做完一件是一件。

如果事情都混在一起,可能就每件都做一点,每件都没做完。

第二个是分清楚工作后,专注在眼前,处理手头的工作不想其他的事情。

处理完一个任务,下一个事情开始就马上把上一件事情关掉。好像进入一个旋转门,打开这个门就自动关闭上一个门,还是专注眼前的事情。不然的话,串起来做事情不仅会很累,而且会混淆,哪一件都没有想清楚,容易出错。

第二条是尽力而为。

我自己也常常有这种想法,就是回头看某件事情的处理,会觉得遗憾。

如果这件事情再花十倍的时间,肯定会做得更好,可当时事情来得太急,很多点没有想到。

比如一些公开活动和演讲,如果有两天时间来准备,肯定可以表现得更完美,但只给了我两个小时准备,那就只能是在这两个小时里做到能做到的最好。如果能达到准备两天的效果的八成,也就可以了。

对一件事情,有时间的情况下当然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但当很多事一起来的时候,只能接受现状,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我对“尽力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早期确实是宁愿挤占休息时间也要做足准备,到后面事情越来越多,哪怕不睡觉也无法把功课做足做满,而且休息少人很疲惫,表现也打折扣。

现在,转变了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做短时间的准备,把更多的表现交给临场,渐渐地也真的做到准备两小时就可以达到原本准备两天的八成效果。这实际上是赚到了,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

也因为做事情要负责任,所以我会整天想,特别是很多事情夹杂在一起的时候,脑子会被填满。

这个时候早晨的散步就是一种最有效的休息。当然也有不忙的时候。事情虽多,但机制已经建立,可以有效处理很多问题,只有比较关键的事情会到我这里来。

这个时候是最舒服的,还可以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或是看看书。到这个阶段,多件事情一起来,就不是分配时间的问题,而是这些事情是互相之间给予力量,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是一场修行,内外相通,唯有诚己诚人诚万物。

end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长江商学院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