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精彩,不只是金牌

长江商学院
2021-08-04 12:43 浏览量: 3335

东京奥运会赛程过半

奥运健儿们为我们留下了

太多珍贵的瞬间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迟到的东京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具魅力的那一面。

奥运精神作为推动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之一,同样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人文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后疫情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奥运的价值,奥运背后的商业模式、奥运效应、体育运动与商业跨界又有何机遇?

上周,我们邀请到了长江商学院滕斌圣教授,与四位长江校友——奥运冠军李小双,奥运冠军王丽萍,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著名主持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一起,走进长江直播间畅聊奥运。今天送上他们的精彩观点,带你换个角度理解奥运。

1 本届奥运会,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滕斌圣教授:

因为疫情,本届奥运会绝大部分的比赛是没有现场观众的,精彩程度会比往届有所下降吗?除此之外,您觉得本届奥运会可能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最浓墨重彩的是什么?

//李小双:

一项世界级体育盛会没有了观众,只有表演和裁判,好像缺少了一些现场的激情和气氛。这样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感觉并不舒服,因为运动场上一定要有激情、一定要有呐喊的声音、一定要有嘈杂的声音,那才叫运动。

这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观众,但是有国际级的裁判,有电视可以展现每个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和运动风范,所以我希望每个运动员仍然可以全力发挥。

//王丽萍:

我觉得这届奥运会可能会被载入史册,也会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虽然因为疫情个别国家没能到场参加比赛,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持续关注这场比赛。我想这场比赛要留给世人的,一定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动、一种团结的氛围。

//陈科:

从我的角度来说,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意义重大。

新冠疫情让全世界所有人第一次长周期的亲身感受到过往线性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跨国界、跨民族的。这届奥运会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了。

虽然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但是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重现往日的繁华,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是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正能量,给予全世界人民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

此外,很多运动员,如果去年参赛,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成绩然后激流勇退,但是奥运延期到了今年,他们还在坚持,为了国家也好,为了民族的荣誉也好,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好,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是值得被尊重的。

//刘建宏:

或许我们也可从历史的维度去观察这届奥运会。

第一,这次确实没有观众,这是奥运会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觉得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大家欣赏奥运会可能真的都要到线上了。

第二,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从最近这几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比如在巴黎奥运会里,年轻人喜欢的霹雳舞也会出现在比赛项目当中。

国际奥委会在思考,如何保证奥运会能够持续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奥运会正在进入改变的前夜,我关心的是东京奥运会是不是这个真正改变的开始。

2 未来的奥运,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滕斌圣教授:

刚刚提到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我想请各位谈谈,未来奥运会将如何演变?

//李小双:

目前的体育项目都比较传统,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奥林匹克才能走的更远?

建宏讲的电竞,可以算是体育项目吗?它确实也是体育运动项目,手不停在动,思想不停在动。这十年来,电竞在中国和世界发展都非常好,这是商业价值和年轻人价值的体现,像电竞这样的运动,如果要投票参加奥运会,我会第一个投票,因为有太多的受益者,观众受益,年轻人也喜欢。

未来奥运会传统项目肯定会保留,但我们也一定要创新,创新也是奥运精神之一。

//王丽萍:

东京奥运会可能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可能始终都在混淆一个问题,就是奥林匹克和奥运会的关系。在我看来,奥林匹克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而奥运会只是奥林匹克的一个分支,是奥林匹克的最高表现形式。

能否举办奥运会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纵观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情况,有能力申办和举办的城市越来越少了。

国际奥委会也在举办青年奥运会,他们希望未来奥运会应该是业余孩子的一个平台,而不单单是专业运动员展示自己的竞赛场所。

所以我觉得从东京奥运会以后,无论是奥运会的形式、商业价值的体现以及申办奥运的意愿,都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陈科:

这次疫情,让我们参与奥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到现场观看比赛或者收看转播,未来在社交媒体上的围观讨论是否也可以成为参与奥运的一种方式,也许这种方式的最高峰,就是从这届东京奥运会开始的。

奥运会从去年推延到今年,日本作为承办国家,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届奥运会之后,如何促使更多国家申请主办奥运会,这对国际奥组委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 之前的奥运,现在的奥运,人们的理解变了吗?

//滕斌圣教授:

我记得小时候,中国女排战胜苏联,中国男子足球队踢赢了科威特,大家都要上街去庆祝,那时候我们把民族自豪感,把丢掉东亚病夫的名号和体育赛事紧密关联起来,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奥运会的成绩,尤其是金牌的数量。现在我们已经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强国了,对于体育比赛结果和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小双:

中国1984年才开始参加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那个年代,中国在国际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需要一些人来证明在中国是有体育的,中国人对体育是非常热爱的。于是就有了当年的奥运英雄,比如李宁、周继红、许海峰等。

奥运的价值是一代又一代人换来的,跟国家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的体育是举国体制的,国家出经费,包含衣食住行、训练费、训练房等各方面,我们运动员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训练,拿金牌!这是不是我们当代人价值的体现?肯定是。但现在奥林匹克的价值体现可能还有一些新的改变。

奥运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是人类的价值。奥运会为什么难?难的是四年一次。今年的奥运会本应该是去年完成的,推迟的这一年对很多老运动员伤害非常大。体育是年轻人的项目,你稍微大一岁可能经验更丰富,但是体力却不如年轻人。

所以在未来,奥运会的价值体现,我相信还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和一个国家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体现,我相信每个人的奥运会价值体现都不一样。

//王丽萍:

小双把奥运的价值分析得很透彻,作为运动员我特别有同感。不同年代的奥运价值体现是不同的。比如许海峰的第一枚金牌,是国家的新起点,那一刻的荣誉代表的是国家。

但无论哪一届奥运会,金牌跟祖国的荣誉都息息相关。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到了奥运赛场上,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为什么说每一个运动员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会流泪,因为那个时候是非常自豪的。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强大。

作为运动员来讲,我真心觉得每个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才是奥林匹克最高精神的体现和诠释。

//陈科:

刚才听小双、丽萍的讲述,我挺感动的,因为他们是曾代表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家争过荣誉的人。

奥运精神的演变,由最初的为国争光,到重在参与,到和谐共生,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了,部分北上广深超过2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2008年之前人均GDP只有1000多,国力的增强,再加上我们在历届奥运会上展现的拼搏精神,促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民族自信。

//刘建宏:

一开始奥运和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觉得这非常正常。但据我个人观察,2008年之后,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狂热应该是过去了。

我们的奥运英雄如何跟现在的中国社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恰恰说明我们只关注职业体育是不够的,而应该增强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

4 中国如何完成体育强国梦?

//滕斌圣教授:

在美国有各种类型的体育,比如体操、摔跤、游泳都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因为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生的时候,给体育生巨大的倾斜,这对整个社会的示范效应是极其强大的。在中国,除了体操、射击、跳水、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二三十年来,还未涌现出新的金牌大户,这样的格局,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去打破吗?

//李小双:

我认为体育强国不应该是我们这样的,体育强国应该有更多的民众业余选手参与。

首先,体育应该归入再教育领域,是教育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斯坦福大学绝对不会说我有多少个科学家,而会说我有很多位奥林匹克冠军,他们用这种方式带动整个社会感受运动的快乐。

要成为体育强国,我们的教育体系可能要开始改变。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改变,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有14亿人口,真正练体育的却不多。如果我们把体育分数加到大学考试、中学考试、小学考试中,相信未来十几二十年,中国可以真正被称为体育强国。

//王丽萍:

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改变、中国的强大。以前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体育大国,但是从2008年奥运会以后,我们就要去冲击体育强国。

其实,我已经看到了体育产业在快速发展,包括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这说明很多家长的观念已经在改变。现在从国家层面上又提出体教融合,就像小双说的,只有从起点上改变,参与体育的国人基数才会逐渐地夯实,逐渐地壮大起来。

//陈科:

一个成熟的国家,不仅仅是培养冠军,而应该是从准备,到参加比赛夺得奖牌,到获奖之后的去处,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向体育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会才会增加。

举个例子:韩国的电子竞技为什么会非常发达?选手的黄金年龄从15岁开始到20出头,他的运动生命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应该去做什么?

如果这条通路打不通,那么对所有参与者和家长来说,未来是茫然的。如果后面的通路很完整,参与者会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尊重,这就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未来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也会加重。

//刘建宏:

教授应该知道美国练体操的孩子很多,很多中国体操队的运动员退役之后也都到美国、加拿大去生活,甚至在那边教体操。为什么他们在那边更容易找到很好的生存方式呢?因为美国的体操项目非常发达,让该运动在全社会有相当好的基础。

我们要把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夯实、对接,让体操、游泳、田径等更多的体育比赛上面产生明星奥运冠军,并且在下面同时有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真正地让每一个项目都有这样的金字塔模式,我们就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

5 听说运动员改行做企业,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是真的吗?

//滕斌圣教授: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分析,美国的CEO来自两个群体特别多:第一是西点军校。第二是运动员。核心在于参与运动能让人坚韧、锻炼人的毅力。

长江商学院在内部有一个别称,叫"长江体育学院"。自建校之初长江就有着运动的文化,包括每年的戈壁挑战赛。我们发现,体育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众多共通之处,从富足的人生走向丰盈的生命,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小双:

体育对我做企业最大的帮助在于,体育会让人有制度感。

我从5岁开始练体育,体育从小会给你一个制度化、基础化的管理。好的运动员不是逼出来的,完全要靠自主化,和教练一起按照制度化的方式,定下目标严格完成。军人也是类似。所以到了企业后,运动员也会倾向用制度来严格化管理,从制度上来完善公司的管理意识与行为。

没有制度化的管理肯定是拿不到冠军的,企业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成功后会陷入衰退,无法传承,很多都是因为制度化的管理不到位。

//王丽萍: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价值体现和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去直面挑战,制定目标,之后去拼搏,去坚持,全力以赴把它实现。

一个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到省体校、国家队,再到奥运会,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浇灌,是坚持和不放弃的诠释。而企业家从创业一路带领企业壮大,最终铸就成功的企业,这个难度不亚于运动员冲击奥运金牌。

拿我个人的体验来讲,退役之后从创业到现在,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无数次游走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那种内心的纠结,挣扎和崩溃,和我做运动员时真是很像。但正是因为你曾是个运动员,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挑战,最终都会选择去坚持,选择咬牙把这个事情踏踏实实做好。

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内核是一致的,两者需要的精神和毅力都是一样的。

//陈科: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两者存在不少交集,比如:高标准对标。所有事情都要高标准互相去学习,这与奥运精神中更快、更高、更强,不断拼搏的精神是一致的。

为什么体育这么重要?因为体育精神是没有国界的,这和艺术与音乐相似。

体育很大程度上会培养一个人的勇气、坚韧、包容性、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加上体育竞技本身代表的规则与公正,这些品质在未来商业社会中都是对一个企业领导人基本素质的要求。

因为在未来,当技术手段都匹配上以后,商界领袖在做决策的时候,更会是核心能力的较量。而体育精神,正好可以给到一个未来商界领袖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刘建宏:

2014年,我离开央视,进军互联网,专注体育行业,希望在体育产业做一些探索。我这7年来的创业感受是,中国体育的基础不是很强,我们要把相对薄弱的地方补强,这可能要较长时间去做这种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可能通过技术、产品的突破创新,拥有新的发展机会。

这样,我们不仅仅能够实现中国体育产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全球体育产业做出贡献,带来我们的创造和价值。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

//滕斌圣教授:

科技和创新,这确实是结合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精神的最好的方法。大家可能看过一部电影《点球成金》,讲的是奥克兰运动家对棒球队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找到最佳的球员组合,最后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当年大数据还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很多行业都还未运用,在体育行业里有人能够很深入地去挖掘,这就走到了整个行业的前面,我觉得这是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的完美结合。

我们利用奥运的这一场盛宴来讨论这个话题,一方面祝贺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荣耀,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花了更多的时间讨论冰山下面更大的部分,如果把奥运会看作是冰山露出来的部分,那么底层的群众体育和与体育机制有关的方方面面,才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藏。

文中图片均来自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