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 |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创造新需求?

长江商学院
2021-04-30 12:05 浏览量: 3265

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无界学堂近日邀请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张罡,经济学家、万博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与长江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创造新需求来寻找中国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机会,现场干货满满。

我们整理了两位教授的重要观点,分享大家:

张 罡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

1、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我们进一步地融入到了整个国际生产体系,我国的GDP增长呈现了一个加速的过程。但到了2009年之后,GDP的增长逐渐放缓。

如果这只是发生在其中某些年份,那么可能是属于经济周期的正常波动。但如果是在10年的时间内,GDP增长长期处于一个放缓的过程,那么就可能存在系统性问题或者结构性问题。

找准这个结构性的问题,对我们研究未来经济的增长,会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2、200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GDP的促进很明显;但2009年到2015年间,每一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都是为负。

主要原因在于分配效率,有限的资源被分配到了一些低效的部门。

私营企业的借贷成本上升,促使私营企业投资向高风险的项目,进而导致私营企业的平均回报率也有所下降。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最近10年之内看到了我们整个国家的GDP的增速,呈现了一个比较放缓的状态。

3、在2003年之前,土地政策是更倾向于东部的,先发展东部的区域,由先富的区域带动后富的区域,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转移支付的政策都比较倾向于东部。

03年之后,国家为了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同时也是想看能否将东部的模式复制到西部,整个东西部协同发展。

于是大量的新城和工业园区在中西部城市被建立起来,很多经济增长缓慢的地区也有大量新城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投产。

而需要土地资源的东部发达城市由于土地供给量相对少,房价增长快速,企业也面临越来越高的成本。土地资源的倾斜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情况。

在过去的15年中间我们有全国超过1/3的地级市人口是呈现显著的净流出。同时,大量的*投入到了相关的新城和园区建设等公有部门,造成了资源的叠加错配。

4、“十四五规划”及“2035”以来,党中央提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认为新格局重点仍然在循环,是资源在各个部门流转起来。

新发展格局有一个主线就是提高高质量的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结构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体现在适配和循环上。

一是供给体系能够精准匹配需求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打通经济循环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5、打通循环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

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放在一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面的改革和创新可能并不是五年之内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做出是中长期的规划和努力。

6、为了解决第一个错配的问题,国家提出让国有企业回归主营业务,并且组织一些国有资本平台。

比如说各种产业引导基金,只进行财务性投资,把运营交给擅长运营的私营企业。

这样既发挥了私营企业在运营方面的优势,又发挥了国有企业在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

7、为了另一个错配的问题,国家把重点就放在了城市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的不同优势区域。

内外循环下,每一个区域有不同的特色。长三角会利用长三角的产业优势,再加上对整个长江流域的辐射,将会成为内循环的模板;粤港澳利用产业优势,创新优势以及对东南亚的辐射,战略重点体现在外循环上。

当然,这里的重点只是战略倾斜,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肯定会体现在各个区域的,而且也是需要接受市场检验的。

滕 泰

经济学家

万博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1、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是风险投资。

为什么很多企业宁愿忍受复制薄利,而不敢大规模投入研发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呢?因为研发的投入产出不确定。

2、如果要进入创新蓝海,就要接受无效投入,提高有效投入。如何提高研发创意投入的有效性?

不是每个企业都要重资引入IPD战略,但每个企业都应该学习市场化、项目化、集成化、风投化或外包化创意模式等有效研发方法。

3、企业如果一直在红海里挣扎,要跳出这个红海,第一个必须不能回避的,就是用创新产品的办法来创造新的需求。

企业在创新产品的时候要知道怎么把自己从一个硬价值的制造企业转变成一个软价值的创造企业。

4、所有的销售问题其实都是流量转换,如何精准获取传统流量和互联网流量,提高流量转换率,创造新需求?

5、如何以应用场景的创新来实现产品爆发式增长?人类生活方式改变,20%是来自新技术,80%来自应用场景创新。

每一种产品的购买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6、华为的IPD、谷歌与TikTok的OKR、海尔的创客模式……如何创新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创造新需求?

7、先有公众价值后有盈利模式,价值变现的道路不止卖产品一条,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需求?

8、当我们还在原来那片海上用罗盘探索方向时,有人已借助卫星导航奔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