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因为我们把选择权给了别人

长江商学院
2021-04-27 18:00 浏览量: 2276

昨天跟朋友一起吃饭,她跟我说起她男朋友,并定义为一个活得特别真实的人。具体怎么说呢——

会穿着二十九块九买的 T 恤反复跟她安利衣服质量有多好;

吃着路边摊也会很真诚地赞叹食物有多美味;

以前的同事抓住机会“发达了”,他也会直接表达羡慕嫉妒,酸完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总之,毫不以外界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当一个人完全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愿意承担选择后的结果时,这种坦诚让他看起来很鲜活。但是,这种真实的人味儿却在当下变得越来越难得,很多人都在趋之若鹜地追逐精英感。

01

画地为牢的困局

朋友曾经接触过的一个项目对接人,对方在没有见面之前,就先抛出自己十年前曾是某地区高考状元,国内某 TOP2 高校毕业的标签。

在见面后不断以教育后辈的姿态讲述自己曾经跟什么样的“牛人”一起合作过,这些“牛人”是如何赞叹他的,“所以我的能力是非常高级的哦,等同于你听说过的这些‘牛人’,跟我合作的成长附加值很高哦!”——他的潜台词呼之欲出。

正是因为这种对“精英人设”的追捧,我亲眼看到朋友圈一位清华毕业的小伙子,从最初分享骑单车、打篮球等生活日常,慢慢变成只分享自己与某位“牛人”、某某机构合作的照片,来给自己的身份地位“抬轿子”。晒表、晒包、晒朋友圈子、晒高端场所定位……饶是如此,仍觉得自己跟身边的人比不够,为了这个够,不惜花三十多万买了辆二手保时捷。

看到他精致的发型和双手抱臂的样子,已然有种不曾相识的感觉。不禁想起有人对一诺的评价:“看履历挺厉害的呀,但是看人的话,完全没有精英感哎,一点都看不出来高大上。”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哑然失笑,是的,她很多衣服都是弹窗广告两三百一套随机购买的,还会很开心地给我们安利。人群里的她,常常有点武侠小说里顶级高手“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所以,那些明明本身就很优秀的人为什么还在追逐所谓的精英感?

朋友陈医生就困在这种局面里,他已是副高级主任医师,在专业领域小有名气,面对生活却时常感到活着无趣,看不到希望。

家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和家人不允许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学习。为了对孩子的课余生活“严防死守”,他和妻子选择上学接送,在家全程陪伴,甚至动员家中老人参与到“管理”中。

“搞得这么紧张,不怕孩子的青春期叛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啊!”上次聊起这个话题时我不无担忧地质疑他。

他两手一摊:”不管怎么办?孩子不听话,马上初三了,排名上不去很可能只能去个普通高中,一步赶不上,人生就完了。“

在对话的间歇,陈医生手机不停在响,他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啊,科里和家里事情都太多了。像我这个年龄,职务上不去,事情一大堆,每天除了门诊和手术就是孩子的学习,几年了,正高都没有评上,唉……感觉人生黯淡无光,不知道为谁活着呢?”

我说:“你不评正高的话,会怎样呢?”

陈医生一愣:“那怎么行?大家都在评,我不评不就落后了。”……

02

不被允许的脆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人生只剩下往前冲这个选项——你不冲,别人就一步当先冲在了你前面,把你狠狠甩在身后,像一场不会结束的马拉松,直到你倒下为止。难怪海淀鸡娃文每一篇都可以是十万加,完全是在痛点上跟广大“卷人”们共情了啊。

前天晚上一个平时联系并不多的同学王森(化名)深夜发信息给我,这么晚发信息,想必是遇到了什么事儿,一大早我就赶忙拨了语音给他。

王森接到语音略带尴尬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昨天那么晚打扰你,我遇到点事儿,不知道跟谁说。跟家里人说吧,感觉他们也帮不上忙,还增加他们的担忧。跟同事朋友说吧,又担心他们别再说出去了,咱们这里小地方,好多话也不知道跟谁讲,所以就想到你了。”

王森难以开口的痛苦源于一次失败的竞聘,最有业务能力担任这个岗位的他,竟然在竞聘会之前被分公司总经理叫过去,明里暗里说让他自己退出竞聘,因为某领导想让自己的人来。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挺大,长期以来他的业绩都是最突出的,他一直认为事业成长进步的机会就在眼前,非他莫属,没想到一切都是一场幻象,有能力不如有后台,这种事让他气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最近分公司总经理突然要被调离,但是手里有一个项目是王森负责的。他单独找王森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愿意进步,就把这个项目好好收尾,我可以向下一任公司总经理打招呼,以后还有机会给到你,如果你不想进步了,就退出来,我有的是人用。

在外人看来这可能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他感到又憋屈又无奈,万一得罪了这位总经理,以后难有升职的机会。但是一直干着最累的项目,又觉得自己这么辛苦却连个职场发展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最后还要受这样的威胁。

王森觉得很绝望,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甚至连这种脆弱和痛苦都没办法跟别人说。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心情,我们就是在越来越沉默中衰老的。就像猫会对信任的人露出肚皮。我们却越来越不会露出自己的肚皮了,只有把脆弱紧紧包裹起来,才能显得自己很强大。

03

人生的选择权是你自己放弃的

我给王森分析:“你真的没有选择吗?其实选择权在你的手里啊,为啥看不见呢?总经理之所以找你,是因为这个项目你干得最得力,所以他才要找你,拿条件稳住你,说明你的长板很明显,你怕啥?好好延展你的长板,告诉你们总经理,干目前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成长进步,不用领导打招呼,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去想以后……”

每次一诺做直播的时候,都会有年轻人问到她关于选择的问题,一诺也曾多次告诉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 5 个问题。所以,当我们觉得没有选择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

你为什么而选?

选错了会怎样?

你手里攒了什么选项?

是不是只有这几个选项?

.....

一步步抽丝剥茧问下去,你就会找到答案。

但是,道理讲了很多,太多人仍然像陈医生和王森一样,觉得人生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往前冲,如果我没达到,没得到,没选对,我就只能怎样怎样。

这个句式在太多人嘴里出现,好像人生到处充满着“死线”——今天我考试没考好,我人生失败了;明天我求职没进入理想岗位,我真是个垃圾;后天我快三十了还没对象,没房子没车子,活着有什么价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活着的价值被统一成了钱或权,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就连偶尔的失败也不行。大家沉浸在丧文化里寻找共鸣,原来你也很失败啊,原来你也很弱鸡啊,原来我们都是被 996 害的……却从来不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原因。

所以现代社会就这么批量生产着没有人味儿,无趣如鱼眼珠一样的成年人。

04

何时可以“如蝶起舞”

这个选择你真的热爱吗?这份工作是评判你的唯一标准吗?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你会怎样呢?

就像前段时间一诺在一场直播里说到自己的低标准育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她说如果你关注过青少年自杀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健康活着就很好了。

其实对于成人也是这样,当我们麻木的活着,当我们绝望得认为没有选择,当我们认为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去卷就会被落下的时候,你可以问一问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下六个月,你会怎么看待当下你无法解套的困局?”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中学同学发起的水滴筹,胃癌晚期,我记忆里他是个学习特别勤奋的男生,靠着这股劲儿,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市,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你们觉得他现在还会去思考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职场上说错的话?一次目标的落空吗?

最近我在看一部韩剧《如蝶起舞》,讲述了一位 70 岁的老爷爷学芭蕾的故事。他最亲密的朋友在临死前告诉他,自己造了一辈子船,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造一艘属于自己的船,鼓励老爷爷趁着身体还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芭蕾舞老师问老爷爷:“你为什么想跳芭蕾呢?”老爷爷说了一段话很打动我,他说:“我从来没有做过自己想做的事,为了生存,为了照顾妻小,我还以为那样的生活就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我才打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失败了也没关系。”

当家人发现他在学芭蕾以后,他的老伴儿剪碎他的舞衣,几个子女都觉得他疯了极力反对,老爷爷却郑重地说:“7 岁的时候我想学芭蕾,爸爸阻止了我,现在我 70 岁了,我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不要等到 70 岁,不要等到躺在病床上,再去追寻人生真义呢?

一诺之前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她说:“人不能丧失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那些“你不怎样就会……”,“只有……才能……”的指导原则,不过是影响我们做决定的噪音。可怕的是,这些噪音如果我们每次都照单全收,久而久之就会内化到我们脑子里,明明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我们却以为是自己的想法。

想要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噪音淹没,我们才是自己世界的主人,只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战胜对失败的恐惧,拥抱可能会发生的创伤。

如何屏蔽噪音?怎样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4 月 24 日,一诺与长江商学院的助理院长杨晓燕连线直播,在诺言直播间一起探讨了这个话题。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