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期主义」,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长江商学院
2021-01-24 09:38 浏览量: 3358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化和不确定性始终是躲避不开的,而我们可以做的,是借鉴有价值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然后以行动应对。

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金融伴随人类现代文明发展一路风雨走来。在今天介绍的作者看来,人类历史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一部“金融史”,金融实际上也是在处理不确定性,通过资源和价值的跨期安排实现财富增值。若能深度理解金融学中时间、收益、风险的关系,也能融会贯通,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本期读书,长小江向你推荐知名金融学者香帅的《香帅金融学讲义》,书中讲解了如何利用金融学思维处理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看清真正的长期主义,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来源 | 笔记侠

*本文为《香帅金融学讲义》读书笔记,原文有删减

《香帅金融学讲义》

作 者:香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0年10月

杠杆思维:

找到支点,借力升级

为什么很多人很勤奋却依然是穷人?

因为他是只靠卖力去赚钱。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单凭努力想要获得成功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阿基米德曾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杠杆其实就是通过借力来放大自己的能力。杠杆原理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驱动力,包含着两种特别重要的思维模式:借力思维和硬核思维,利用好杠杆思维,就能用小的力量,撬动更大的力量。

1. 借力思维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在生理禀赋的差距并没天差地别,因此大多数人的竞争往往不是在先天禀赋方面,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核心能力),并找到那个最优、最长的杠杆去撬动自己。

举个例子,网红带货近年开始火爆,网红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他们赶上了直播的兴起。

李佳琦就是典型的案例,南昌大学毕业后,李佳琦成了一名欧莱雅BA(化妆品专柜美容顾问)。因为大多数顾客并不愿意直接试色柜台的样品口红,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嘴巴为顾客试色,多次获销冠称号。

后来,直播逐渐兴起,他不断地通过线上分享专业的美妆知识,形成了粉丝沉淀,随着量的积累,就达到了质的飞跃,做到行业TOP5之内。

对他来说,平台就是杠杆。

罗振宇在“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讲到一个案例。

他说:进入一所学校,我们享受到的是什么?是校园的硬件设施?图书馆的藏书?老师教的知识?离开的时候拿到的那一张毕业证?那确实是收益。

但活到我这岁数就明白了,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学校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而且时间越长就看得越清楚的那部分收益——是同学。

平时不联系的同学,到一定岁数,突然就成了你成事的助力。你可以呼叫他的帮助,他帮助你的能力也在增强。

如果有应聘过互联网大厂的人可能会有感触,很多互联网大厂适逢职位空缺,都是先内推,包括校招,你也会看到“找师兄、师姐内推”这样的校招形式。

说白了,人脉也是杠杆——人与人之形成一张紧密的价值网络,而通过这张网,我们不断地扩大自身的价值。

如果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应该知道这个家族有个哥们内森·罗斯柴尔德,利用早已布置好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提前获知了“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消息,大赚一笔。

对老罗家来说,这套系统就是杠杆。

巴菲特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这句话其实蕴含了两个道理,一是后面会讲到的能力圈;二是随着时间在这条长长的山坡上去“滚”。

以上,优质的人脉,基础设施(平台),包括科技,其实都是那种长度“够长”的杠杆,借力巧妙就可能获得超出10倍甚至更多的收益。

2. 硬核思维

除了杠杆的长度,还有就是支点,如果找不到一个坚硬的支点(硬核),不管杠杆多长,其实都是在白费功夫。

支点的本质其实就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眼光、知识、认知、技能、经验等等。所以你的人生要想用杠杆思维,支点就要足够坚实,你要有真本事。

巴菲特曾说:

如果转换到普通人,能力圈意味着:毕生所学的知识、工作掌握的经验和技能以及看待事物的眼光与判断,三者加起来便成了个人的能力圈。能力圈越大,支点越硬。

普通人又该如何巩固自己的能力圈?

第一,不管个人还是组织,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把能力做到极致,持续不断地向外界输出价值,与外界形成合作互补的价值网,自然能够形成强大的优势。

第二,要学会时常审视自己的能力圈,检查输出的价值是否过时,并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形成稳定的认知迭代非常重要。

第三,抱着诚恳的态度,在对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做到百分之百的自律,去更新、优化、提升、输出。

如投资人李录所说:

个人和组织的能力圈亦如此。

复利思维:

相信长期的力量,加速奔跑

1. 核心是加速度

复利,被爱因斯坦称作“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复利时代。

举个例子,假设1626年拥有24美元,如果按照年化9%的投资收益(复利)计算,那么374年之后,这就会变成2368万亿,相当于1000多个苹果公司,100多个美国的财富。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24美元到56.8美元用了10年,到1784.6美元,用了50年,我们还没考虑通胀率。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200年附近,也就是突破了阈值之后,复利效应开始真正的实现。

短期内几乎“看不见”复利效应——这在中国企业身上尤为明显。

如曾鸣教授所言:

个人也是如此,在阈值来临之前,复利效应对你根本没什么作用。

如果想缩短时间,那么可以改变的变量包括“初始财富值”以及复利利率。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初始财富值”基本差不多,唯一能影响你的最终财富的只有复利利率的增速——复利思维最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加速度——在有限的时间,比别人更快的增值。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初始财富值”不足,或者初始能力经验不足,要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加速、加速再加速——比如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然后从高手那里得到正反馈,优化,再练习,再反馈,直到突破阈值。

在起步阶段,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持高速增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阈值,进入加速度进程,实现复利效应。

2. 重点是方向

这里,还是要说一下长期主义这个理念,因为前面所提到的思维都或多或少与时间存在联系。

最近两年,长期主义特别火,似乎都被玩坏了,很多人就觉得长期主义就是做一件事,长期地去做,持续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

但梅纳德·凯恩斯说过:

那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长期的事情,毕竟坚持没有用。事实上,坚持本身不重要,坚持对的方向才重要。长期本身不重要,在长期中找到确定性更重要。

长期不是用单靠时间来衡量的,而是在不断地行动当中去改变行为,以顺应宏观世界的波动周期,顺势而为。

高瓴创始人张磊在人大80周年校庆上说:

这意味着长期主义并非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抱着某种信念和原则,而是让我们找准方向,选好赛道,然后坚持不懈地行动起来。

所谓长期主义,或是时间的朋友,其实背后都有复利思维在里面,就是找到那个方向,然后不断加速、加速、再加速。

复利思维告诉我们:选对了方向,然后去做“好事”,不要以为只会收获当下的收益,一定是在好处之后还有好处,价值背后还有更多的价值。

结 语

黑石创始人苏世民说: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首先,我们要运用预期思维去找到那个值得追求的远大目标;

其次,我们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拿下这些巨大的目标。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利用杠杆思维(“支点+借力”)去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放大,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没有价值的努力;

最后,我们要相信复利的力量,在时间中去行动、改进,然后等时间给你一个好的结果。

运用好这两种思维,将它们放入到自己的投资决策和人生规划之中,更好地站在高处,理解财富,理解人生。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