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校友行业说 | 转型医疗大健康,他们“痛并快乐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2-07-07 08:30 浏览量: 2807

近期,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中欧校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上海)和中欧MBA医疗健康俱乐部邀请了到了几位毕业后在医疗大健康行业从事不同职能的MBA校友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精彩故事。在中欧的旅程给他们转型进入医疗大健康行业起到了怎样的助力?他们的转型之路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些什么思考?他们对于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又有怎样的解读?一起来听听吧~

本次分享嘉宾

芶正猛

中欧MBA2003届校友

创业公司副总裁

卢恺汐

中欧MBA2001届校友

百特中国业务人力资源总监

李逸石

中欧MBA2014届校友

医疗投行合伙人

王昭卓

中欧MBA2014届校友

器械IVD市场总监

主持人

高航:

中欧MBA的学习,给你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就读时,是否有过一些遗憾?如果重新读一次MBA,你希望如何弥补?会做出哪些不一样的选择?

卢恺汐:我觉得中欧MBA的学习给我带来最大的变化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认知的提升,另一个是人脉的积累。通过中欧MBA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市场、战略、运营管理、领导力等各方面的框架知识,从而提高认知层次。在人脉方面,我的MBA同学们背景各异,也都发展为各行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同时在中欧认识了优秀的外国同学以及杰出的国际教授,在互相分享和交流中学习到非常多。同时中欧也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平台,包括实习、在校咨询项目、校友会活动,以及各种协会加强校友之间的交流。

我在中欧期间的实习是在英国石油,导师是一个英国人。在跟他合作的过程中他建议我从事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的咨询工作,还给我写推荐信。很巧的是中欧的领导力教授竟然是PDI咨询公司上海的总经理,并且正负责在校招聘,招聘咨询顾问。我通过校园招聘加入PDI咨询,在PDI被Korn Ferry收购后便顺利进入了咨询行业,成为了中欧人脉的受益者。

王昭卓:我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毕业以后加入到医疗行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补充我所缺少的商业知识,熟悉商业语言。中欧的学习让我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也帮助医学背景的我打开了商业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有基础去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继续深入学习。同时中欧的经历让我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扩展视野的同时,也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在海外经历上,除了中欧提供的海外商学院交换学习的机会以外,通过中欧的就业资源,我有机会加入到百特的商业领导力全球轮转项目里面,让我对一家跨国公司在国家,区域以及全球层面的运营有了很好的了解,提升了国际化视野。

李逸石:我是理科出身,就读中欧之前一直从事的是技术研发的工作,处事的思维方式也是技术型。中欧让我看到不同的商业运行模式,我感受到在技术世界之外,还有非常广大的商业世界,当时对我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震撼的体验。我亲眼看到多家公司从一个人成长到现在几百人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间,技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怎么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怎么发挥团队各个高管的作用,更多地涉及公司之外的利益诉求体的这些诉求,平衡各方的关系,把值得往前推进的技术更好地往前推进,转化成产品,最终能够满足医疗健康行业的终极诉求,也就是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个思维过程的变化可能是中欧带给我的最宝贵的礼物。我记得当时某位老师曾经说过跟我们讲像会计这种硬技能你们不需要学得太精,因为可以雇人来做,但像组织力、行为学则需要学得更精,因为这涉及到人的问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越发感受到硬技能可以在工作中间学习弥补,但软技能,则是学无止境,而且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没有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推动一个组织,如何推动一个行业。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

高航:

对于想要转换赛道进入大健康行业的MBA后辈们,以及职场中想要跨界进入大健康行业的人们有什么建议?

芶正猛:从2009年到2020年,中国的GDP增长了几十万亿,而卫生医疗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提升了约3%,能够看到这个产业在飞速发展,对该行业的从业者以及考虑加入该行业的人们来说会有更多好的机会。

基于我的个人经验,如果要实现医疗健康行业的转型,首先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准备以及对这个行业系统性的了解和学习。另外,你切入的点以及转行的阶段不同,所面对的挑战会不一样。对于一个比较年轻的同学,或者说能够更好承受转行压力的职场人,我更推荐从基层的岗位做起,不论是医药代表还是一线销售,你能够很好地领会到这个行业的一些基础逻辑。如果你切入的是管理岗位,那么一定要具备能够提供额外附加值的能力和快速的洞察学习能力,你才更有机会成功,更好地把握好职业转换的节奏。

李逸石: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如果要转型,最根本的一点是你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目标行业,包括所需要的硬技能,软技能,还有目标行业的大趋势。对于硬技能来说,可以有意识地去读一些书,加入目标行业有标志性的,有行业指向性的,有代表性的一些行业组织,多跟前辈做探讨和交流请教。软技能方面,要重点提高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和技能上,特别是对于理工研发背景的转型者更重要。

卢恺汐:结合我的个人经历,通过原来工作的职能职位来进入医疗行业相对比较容易,也就是转行业不转职能。对于在读的同学来讲,一定要利用在校的机会尽可能增加行业知识的积累。除了上课,还可以通过实习、咨询项目、校友导师项目,以及学校的各种协会有意识地积累人脉,为自己的转行实现做好准备。

王昭卓:正如刚才几位嘉宾谈到的,首要的就是行业相关的准备工作。健康领域是一个大类别,在里面有很多细分的领域,同时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里面还有不同的职能划分。花时间去熟悉并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我觉得是蛮重要的,像卢恺汐讲的,如果能够找到跟你原来的背景有结合的切入点话,既能够实现转行,不浪费自己过去的经验,同时也能够给雇主提供价值,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转型进入医疗健康行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入行之后如何持续的发展才更为关键,需要有长远的规划。

高航:

迄今为止,你们最艰难的职场经历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难关的?

李‍‍‍逸石:我就读中欧MBA的目标就是实现职业转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离开思路迪,到我目前公司工作的头一年时间,有过一段很不适应的时间。整个金融行业本身是一个服务行业,既要满足创业企业的需求,又要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所以对人际相关的技能要求比较高。

我是理工背景出身,又从未在服务业工作过,所以一开始感觉不太适应,特别是在融资的时候,怎样帮助一个企业梳理出它最有区分化的亮点,但又能用投资人听得懂的语言给他讲清楚让他信服是一大挑战。

现在回过头来,我很感谢中欧给我各方面技能的提升,同时,我现在公司的一位创始人是中欧的校友,他在这个过程中间给我了很多的信任和支持,给予我时间来做适应转型。职业发展中必然会经历艰难,当你觉得特别痛苦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的初心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未变,就需要继续地去努力,继续地去坚持,继续地去提升自己,直到目标的达成。

王昭卓:从中欧毕业加入到百特全球商业领导力项目的时候有三个轮转,每个轮转9个月的时间。在第一个轮转的9个月,从中欧的学习状态重新回到工作状态,新的团队,新的公司文化,从制药到Medtech新的行业,既要快速适应,同时也要快速学习证明自己。同时在第一个轮转过程中,还要为下一个九个月的轮转做准备,在亚太和美国总部的轮转也会经历不同的文化冲突。为了克服这期间的困难,我做出的两方面的努力想要跟大家分享。

首先,在领导力项目里面,会安排一位导师,我牢牢把握住这位在总部的导师,开始进入项目的第一个月就和他建立了每个星期的交流机制,听取他的建议,也通过他认识和熟悉内部的关键人。后来的轮转期间,继续保持了这个习惯,跟不同的领导约时间交流请教他们在业务上遇到的挑战,他们应对的方案,以及他们对我有哪些建议。当时在美国的时候,我把除了CEO以外所有的领导都约遍了,收获真的非常大。

高航:

医疗行业目前处在深刻的转型期,行业内卷与政策对所有的企业影响都很大。对于目前在医疗行业的MBA学弟学妹们有哪些建议?对于行业未来的走向,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卢恺汐:由于疫情的影响,其实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医疗行业。从中国的医疗行业来讲,其实我们从2018年开始就在逐步地转型,以应对医疗政策的改革。在疫情情况下,我们的转型力度显得更大。

加入中欧之前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相比2003年互联网危机的时候,其实医疗行业和医疗企业在各方面的积累是更具优势的。鸡蛋从内而外爆发是重生,从外往内可能就是破碎和灭亡。所以我相信在做了相应准备的基础上未来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面对所谓的行业寒冬,我们要学习行业新的动向和趋势,拓展人脉。抱团取暖心里就会有火。如果心里有火,就能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王昭卓:近期医疗行业的转型和挑战跟国家要降低整体医疗的消费支出有关系。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VBP,阳光采购, DRG/DIP这些政策把不合理的水分挤掉,降低不合理的医疗支出。终端价格的降低,势必传导到厂家导致利润的降低。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大的趋势,大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过去跨国企业的业务当中,中国贡献了很高比例的利润。这个高利润和高增长是不是能够持续,是大家可以思考的问题。

对于我们在现在的市场趋势下能够做些什么,我觉得有一个最底层的逻辑不管市场怎么变是始终不变,就是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能要够给患者或者是我们的客户医生这边提供价值,帮助他们真正的解决问题。我觉得有这样产品力和初心的企业都能够在这个所谓行业“寒冬”中生存下去。所以在守住初心的前提下,进一步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我觉得这是大家未来能够生存和发展借力的点。

芶正猛:目前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转型,一定程度上是前几年过热的理性回归和调整。但是从整个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始终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民众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脚步从未停下。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必然是能够有办法走过去的。

那么中国的卫生健康行业发展到底应该以什么作为一个基准?我认为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可触及性和有效医疗服务的可支付性,而这始终是需要平衡的两面。今天的调整,可能有些地方大家会觉得来得太快太过,但如果不做好大的框架顶层设计,最终这个行业发展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中国目前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接近于经合组织(OECD)很多国家的基本水平标准,OECD国家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差不多都在9%-12%之间,这是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经费投入可以借鉴的合理区间。我们的基础医疗现在还很欠缺,很多疾病现在还不能够实现医保的有效覆盖,而把所有个性化诉求都加到里面,要求国家全面兜底,其实是非理性的。疫情之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分歧。我相信只要继续认同这个行业的使命感且不忘初心就能够长久蓬勃发展。

另外一点,我们能够确保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本身就是强监管的,是有着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我们不能指望今天做的一件工作,明天能够立竿见影。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只要大家能够顶住压力,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来从业,我相信这个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我们能够实现更健康的卫生健康行业发展。

李逸石:在资本领域我们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会更加敏感。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美股、港股整体下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能够切身感受到中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的整体下行。我们要看到什么是常态,什么算是非常态?以创新药举例,这个领域前年下半年到去年上半年,至少在中国范围内呈现一种非理性的繁荣,这是不正常的,毕竟中国的医药行业,从底层的基础科研来讲,与美国相比还是非常非常薄弱的。我个人认为,要想在一两年之内,甚至是三五年之内,中国的医疗健康市场,创新药市场,想要重现之前两年的非理性繁荣是不太现实的,而且我个人是不希望出现这种非理性的繁荣。短时间内你爬得越高,越容易跌得越重。我希望遵循一种更理性的曲线,上行之后,然后回到一个低谷再缓慢爬升。

总的来讲,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确实是光明的。我们看到中国的基础科研在逐步进步,监管的环境也在逐步支持创新药。上个星期,国家一连出台了几项支持性的指导原则,为基因与细胞治疗的一些高精尖的创新药给出了指导性的框架意见,执行的环境逐步在改善。我想接下来的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之内,创新药行业乃至整个医疗健康行业,一定还会有坚强的后盾。

高航:

面临国家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产竞争和仿制药的出现,外资企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怎样的?

王昭卓:我的回答是有空间的。首先,像我前面讲的,外资制药和器械IVD企业在中国过去的利润率相对较高,目前的挑战是利润降低的问题,还不是生存的问题。不论国家目前执行怎样的政策,其根本的目的只是让市场回归理性,把过多的不合理的水分挤掉,也是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对于外资公司来讲,它损失掉的只是在中国的一部分利润,而它不变的优势在于其全球的体量优势,研发,产品以及管理上优势都还在,很多领域的头部企业仍然是外企。我们的民族企业过去十年发展的很快,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相对来说业务还是更集中在较低级别的医院,在大医院的业务占比不高,不论是从技术和产品上还有一些路要走,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头部企业出现在各个领域

卢恺汐:当然是有的。中国市场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可以容纳包括外资,本土企业,以及创新企业。外资在中国医疗行业的优势首先就是关于研发,基于美国的医学杂志报告,近十年以来就算是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美国新药研发的平均投入也高达13亿美元。对于我们很多本土企业来讲,最早是从仿制药开始做起的,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限的研发成本。相比之下,外企在它全球的市场以及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优势。从资金投入上来看,我国的医疗行业是有先发优势的,因为以前创新企业到中美、港股,各地去上市和筹资,其带来的这种巨大的经济收益,哪怕对于一些外企的高管来讲,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同时,危机感是需要有的,如果不能够保持持续的研发跟上市场的需求,就可能会有泡沫破灭的时候。

对于器械这一块来讲,也是一样的。虽然大家现在感觉国产创新器械好像是一个主导,但是如果仔细看归类的话,一类二类器械国产占比很多,但是到了技术含量最高的三类器械,就会发现国外占比高达79%,这也是外资企业在该领域的实力所在。

高航:外企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技术和产品上。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论是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是医疗器械公司要想达到“一流”水平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我们过去两年蓬勃发展,但其实大部分还是在me too,可能me better都做不到,尽管我们的速度很快、价格很低。当然,外企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调整他们的利润空间,调整他们的心理预期,同时加快新产品在中国的上市。

*本文分享内容仅代表校友个人观点。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