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钱、人,哪个最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2-03-04 09:00 浏览量: 2822

在弱肉强食、九死一生的商业丛林里,只有洞悉底层规律、前瞻未来趋势、顺应生存法则的那批最优秀创业者,才能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中欧创业营十周年特别策划《创业生存法》,本期故事的主角为万兴科技(300624.SZ)创始人兼董事长吴太兵。

2018年1月18日,历时2年多的冲刺,万兴科技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中国消费类软件第一股。万兴科技被看做是“中国的Adobe”,如今在全球有超15亿用户,月活近1亿。

然而每一个顶着光环的创始人都知道,企业再大,依然要随时面对大楼将倾的困境,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企业的生死。其实,这不是万兴科技第一次冲刺IPO,吴太兵经历了创业以来的至暗时刻。

四年前的今天,中欧创业营二期同学们

去现场庆祝万兴科技上市

2016年万兴科技就冲刺上市,上市前一天,公司上上下下群情激昂,精心选好了场地准备庆功,没想到因为公司出海的商业模式太前沿,上市被否,这个结果如晴天霹雳般,一下把吴太兵打懵了。

打击最大的是企业创始人,而最需要打起精神的也是创始人。

仅仅一个月后,吴太兵迅速调整好状态,鼓舞团队士气,做出一系列以再次冲刺IPO为目标的改革。因为梦想和坚持的力量,最终成功实现了万兴科技的IPO上市。

正因为这些磨难与坚持,吴太兵对于创业精神、企业文化等等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在中欧创业营十期深圳模块的课堂上,他的一句“跳出地球,太阳从未落下”的高格局,让创业者们强烈共鸣,深深共勉。

以下内容根据其在课堂上的分享整理而成:

01

关于人才

创业需要有这三样东西:方向,钱,人。

创业者的方向只需要相对清晰、大致清晰,哪怕一开始没想明白,但是问题不大。因为你走着走着可以微调,真走不通大不了还可以再换一个方向。再说钱,坦白地讲,只要是商业模式没问题,钱也不会特别缺。

那最难的是什么?人才。

强利益分享机制 让“火车”变成“动车”

万兴科技深圳研发总部位于深圳,总部的左边是腾讯,右边是百度,前面是阿里,我们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要挖他们的人很难,我们更要保证的是我们自己的员工不要吃完一顿午饭,被谁一挖,下午就不来了。人才的竞争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面对的话题,这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

人才是否在你这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组织是否有容纳度,是否有接受度,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只是给一个固定工资,给一点奖金,恐怕很难留住人,作为企业一把手,你要思考到底什么能激励到员工、留住员工,什么是员工真正在意的。

动车组为什么比火车跑得快?普通的列车只有火车头有动力,而动车组每一列动车都是有动力的。一个一千多人的公司,如果全靠老板去推,是无论如何也推不动的。所以,我们在探索组织模式的创新,在尝试怎么样通过组织创新把整个团队的活力激发出来。

那到底怎么让每一节动车都有动力?我认为答案就是,一定要设计一个很强的利益分享机制。工资、奖金、绩效考核这些都是很常规的,自然不必赘述,期权、股权奖励也需要设计起来,要让人才找到一种创业的感觉,他不是在打工,而是在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用人要“欲取先予” 拿出最大的诚意

万兴科技内部采取的用人策略叫“欲取先予”。很多时候我们会提供给你一个岗位,让你先去干,并且明确地告诉你,这个岗位干好了,可以有这么多工资,这么多奖金,这么多提成,你先去干。

很多公司是等你干好了再给你钱,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是先给你职位和未来可能的收益,但如果你干不好,我们会要求你直接下来。

此外,根据团队的成熟度和业务的成熟度,激励方式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 如果一个项目在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这个时候奖励是相对较少但是有效的。
  • 如果这个项目慢慢开始产生利润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员工分红,如果项目产生的利润越来越大,我们甚至可以让团队直接持股,大约20%-30%的持股。
  • 如果这个项目持续成长,我们甚至可以给他独立的参股公司,大家都是参与者,这里的激励就上升到股权层面了。

坦白讲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真正操作还是有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去改善、优化和迭代,具体操作起来也跟组织模式和组织规模有关,我的这些方法仅供参考。

吴太兵校友在创业营10期课程上进行分享

“千里马”难求 “伯乐”不妨全球视野

万兴科技创立十八年来,真真实实地见证了人才越来越难寻找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刚到深圳的时候,大概在2004年左右,那时候在人才市场招聘还比较好招,那时候的人才红利还在,到了现在,招人越来越难,招到个像样的人、优秀的人更难。

于是我们决定突破地域边界,全球化地选拔人才。

“全球化”是万兴科技非常坚定的趋势,不管从事哪个行业,整合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市场是未来所有成功企业的归属,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所谓“全球化”,

一方面是选择全球市场,聚焦全球对每家企业来说都是迟早的事,不管是三年以后,还是十年以后,企业最终都要面对全球市场。

另一方面是整合全球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你需要的资源,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主要是指人力资源。

人才在哪里 团队就建在哪里

基于全球化的基本理念,万兴科技选择在全球设立九大运营中心,基本上做到“人才在哪里,办公室就在哪里”。目前,万兴科技在北京、长沙等地,甚至3600米海拔的拉萨都设有办公室,还有温哥华、东京等。我们甚至会因为这个地区有一个大牛人物,就在那个人身边设点,围绕那个人慢慢去招聘,打造团队。

除了在全球设立运营中心以外,我们还聚焦二线城市,打响了“长沙战役”。

说来也有趣,万兴科技经常干一些别人不太愿意干的事,别人都在国内的时候,我们跑到海外开拓市场,别人都在线下的时候,我们走到了线上,别人都跑去一线城市的时候,我们跑去二线城市,比如长沙。

用一线城市的工资 在二线城市招更优秀的人

从2018年开始,公司在长沙设立运营中心,直接是全球运营中心总部,占地10万平方米,为什么要建这么大,因为我们准备在这里招很多人。我们在深圳的高铁站、科技园,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打广告,“拿深圳同等高薪,住长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软件事业”。

2019年有一家咨询机构根据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作为一个排行,第50名的城市是工作6.6年可以买一套房子,第1名的城市是深圳,需要工作36.7年才能买一套房子。确实,在深圳买一套房子太难了,深圳科技园附近房价在每平方米二三十万左右,中心区房价十万是常态,而长沙的房价还在一万左右,这就给人才留下来提供了有力理由。深圳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湖南人,把他们招到长沙,不光是宜居宜业,更是回家上班。当你在长沙开出和一线城市一样的工资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以招揽更高端的人才去二线城市。

所以大家不妨也思考一下,人才在长沙,工资对标深圳,人才在郑州,工资对标北京,人才在杭州,工资对标上海,就是这个思路。不去和互联网巨头争抢一线城市地盘,而是花一样的钱,招更优秀的人。

当然这样到处开办公中心肯定会增加沟通成本,需要大量的线上视频会议,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增加的成本相比于整天担心公司的人才会被挖走要好得多。

02

关于商业模式

产业没有所谓朝阳与夕阳 跳出地球太阳从未落下

我很不赞同“朝阳行业”,“夕阳产业”的说法。没有所谓的朝阳与夕阳,如果你跳出地球,太阳从未落下。

以万兴科技为案例,2000年的时候,大街小巷出现各种互联网公司,当时很多行业会觉得自己out了,似乎行业一旦没有跟互联网搭上边,就没有前景没有未来。相信当时很多踌躇满志的创业者并不会选择卖软件这么常规的创业道路,好像卖软件翻不出什么花来,但是我们笃定了这条道路,18年过去,时间证明,我们至少没有失败。

当你把格局拉大,你会发现,没有所谓的朝阳与夕阳,最终一个企业能做多大,一定需要创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与高度,让自己的视野突破云层的屏障,构建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

千万不要老想着自己的行业是不是热点,甚至非要蹭一个热点。几年前比特币概念很火,但我完全没兴趣,我知道我是不会去碰那些东西的。你所在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要想清楚,可以走错路,可以走弯路,但一定要一直走在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上,对未来淡定且笃定。

优秀的创业者 是产品经理的迭代进化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先是一个APP的产品经理,然后成为一家公司的产品经理,最后你还可以是你所在行业的产品经理,甚至你还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产品经理。

创业者经常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他可以把一个产品讲得头头是道,讲微创新,讲产品思维,可是从刚才的角度来说,他充其量只是APP的产品经理。这时候创业者需要思考,下一步是什么?接下来我要如何进化?

就以我为例,如果说18年前我是打磨公司的一款软件产品,我是这款软件的产品经理。那么现在我在打磨的是整个公司,我是整个公司的产品经理。下一步,我能不能成为整个行业的产品经理,最后成为整个生态的产品经理。

很多公司对产品非常重视,完全采用“产品经理”思维,这个没错,但创业者不能忽视,企业里的分工,有横向分工,比如开餐馆,需要有人做饭,有人炒菜,有人搞卫生,这就是典型的横向分工。但是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更需要纵向分工,有人做执行层,有人做组织层,有人做决策层。

你最终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其实是由你希望且能够解决多复杂的问题决定的。你能干这么小的一摊事,那么就把小的事情交给你,你能干得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事就会交给你干。通过反思学习、提升认知,一步步进化,一点点迭代,最终从一款产品的产品经理变成整个公司的产品经理。

吴太兵校友在创业营10期课程上进行分享

03

关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不能是“正确的废话”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判断自己的企业文化有没有价值的一大标准是,这个文化能不能帮助你做出选择,不能决定选择的文化都是扯淡。

企业文化是要有实际作用的,而很多创始人会忽略这一点,比如说,很多公司习惯在文化里加上“诚信”两个字,不是说诚信不需要,而是说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去强调诚信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怎么理解?我用一个小例子说明。

很早以前在海尔初创时期,张瑞敏上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办公室贴了一个标语叫“不许随地大小便”,这在当时是有必要的,因为当时的确很多人随地大小便,这个标语起到了警示提醒的作用,但是到今天张瑞敏的办公室还会有这句话吗?绝对不会有了。

同样的道理,诚信是必须的,但是放在如今的企业文化里,是多余的,你还不如写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公司所有的文化一定是要和未来的目标是紧紧相关的。

企业文化是用来选择的

万兴科技的企业文化叫“三勤六和”,虽然不是多么有文化,但是一定很实用。我们强调“勤”,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旗帜鲜明地推崇奋斗者文化,我们认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需要更努力一点,如果想要拼爹的,想要躺平的人,自然不适合我们公司,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做出了选择。

“勤思考”的企业文化也寓意明显,我自己本身是爱学习的人,所以我会要求我的团队也爱学习,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把外面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时代变化太快了,时间久了,勤学习和不学习的差别会非常大。想象一下,现在你和你的小学同学再次坐在一起,差距有多大,背后就是学习的结果。

“三勤”是对人的要求,“六和”包括个体和、家庭和、企业和、产业和、社会和、时空和,里面有对企业的要求,我们希望做成一家长久的公司。因此,我们对风险的敏感度挺高,我们会规避风险度非常高的项目,再比如,公司内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对法律风控非常严格。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实用性指导。

坚持长期主义 拥抱复利思维

巴菲特讲过一句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50岁以后积累的,他在83岁时拥有的财富是47岁时的8600多倍。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比原子弹更大。要有复利思维才能做长久,暴发户思维只能挣一时的快钱。万兴科技信奉这套逻辑,我们坚持长期主义,拥抱复利思维。

我理解的复利是可叠加、可复制的进步。很多企业的进步是不可叠加的进步,比如我今天招了一个人,过几天这个人跑路了,我又要招一个人,前人所有文档都没留下,特别是写的代码需要从零开始,这就是不可叠加的进步,需要反复无谓的重复劳动。所谓“可复制”是指,团队可以做好一款产品,也可以用这一经验和打法做好第二款产品,第十款产品,第一百款产品。

可叠加是深度和高度上的,可复制是宽度上的,把这两者加起来,这个企业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复利的结果。我们需要保证一点就是,企业内部的传承性要足够,适当地开放并接纳更多的东西。

警惕:你的企业文化是不是分钱文化?

我经常听到创业者很骄傲地说,公司成立三年了,公司内部的团队文化认同度非常高。创始人进而很有信心,认为他们团队是一个凝聚力极强,团队排异反应超强的公司,甚至认为在公司文化的驱动下,只要指明了方向,没有他们做不成的事情。

此时我想要提醒这类创业者朋友,真正能体现企业文化价值的时候是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你的团队能经得起考验,依旧拥有自信,那叫真的文化。

华为到现在还能团结一致,那才叫真有文化。今天很多公司现在说自己有文化,那恐怕只是分钱文化。公司发展得很好,大家的执行力都很强,像打了鸡血一样,那不叫文化,那叫鸡血。

我建议,刚刚开始创业的朋友,不要对你们团队的凝聚力太乐观,因为还没经历过困难,是不是真金,要经过火炼才知道。

04

关于创业精神

至暗时刻里打鸡血 一帆风顺时泼冷水

万兴科技第一次IPO被否,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我之前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打击。

上会的前一天晚上,同事们说要准备庆贺,大家精挑细选了场地,忙活着设计布置,都做好了庆祝一番的准备,没想到第二天是那样的结局。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怎么会这样,就好像高考就差一分就上清华,怎么那一分就丢了。

第一次IPO被否的原因,是万兴科技的商业模式在当时的国内IPO市场上还几乎没有,毕竟中国人不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光说产品在海外非常畅销和风靡,但是怎么核实是真是假。尽管被否定了,但我还是坚信这套逻辑是有未来的,于是我决定整装旗鼓,再次出发。

作为老板,我都受到那么大的打击,那团队会不会有很大的打击,肯定有。于是我不仅要让自己恢复元气,更要让团队有信心,于是公司一刻不停,在一个月内就做了一系列重大改变,表明了再次冲击IPO的决心,这一些为的就是给整个团队信心,让大家相信,万兴科技是可以上市的,有时候一个团队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不仅是这样的至暗时刻,其实企业平常会面临业绩下滑,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不利局面,这个时候作为企业一号位,一定要给大家打鸡血,当大家都沮丧的时候,你一定要坚持住,坚定地告诉团队,我们可以。

当所有人对未来抱有无限期望的时候,你要降低他的期望值,当大家对未来迷惘的时候,你要给他无限的期望,这是创始人领导力的体现。

待在舒适区 做自己擅长的事

创业者骨子里就是爱改变的人,也会有很多老师会鼓励大家跳出舒适区,然而我建议大家最好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很多人害怕温水煮青蛙,其实青蛙跳到了干涸的地方更麻烦,那是要有生命危险的,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要跳回水里。所以待在舒适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最好的,不要贸然改变。

如果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那这个世界就太平了,相反如果每个人都想跳到不舒适的地方,这个世界还真会出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在创业路上要享受过程,不要一味地追求成功,期待着成功以后会特别幸福,那种幸福其实就是几天的事情,在整条路上你是否享受要重要十万倍。

不要追求成功之后的幸福,而是幸福着追求成功。

本文根据中欧创业营十期深圳模块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其授权。

来源 | 中欧创业营

整理 | 孔灵

编辑 |茅铭、江雁南

方向、钱、人,哪个最难?欢迎留言分享,点赞最高的3位,我们将送出中欧知识笔记《未来的答案》一本~

推荐阅读

华为如何做战略?

24年后,中国首位滑雪世界冠军又回到了冬奥

投中宁德时代的人眼里,最值得All in的三大科技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