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系统思考,拒绝低效勤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12-13 09:00 浏览量: 2833

又到年底,忙忙碌碌了一整年,很多人直到年终考核时才发现,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加了不少班,但却好像并没有产出太多亮点。为即将到来的2022做好准备,拒绝低效勤奋,要从学会系统思考开始。

在《如何系统思考》一书中,作者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系统思考的具体方法。提高思维深度,识别出事件背后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参与文末互动,还有机会获得《如何系统思考》一书哦!

《如何系统思考》

作者:邱昭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2021年1月

01、系统思考的原则:“六要六不要”

动态系统是非常微妙的,我们只有扩大时空范围、深入思考,才有可能辨识其整体运作的微妙特性。对此,“学习型组织之父”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Meadows)整理了与系统共舞的15条生存法则;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整理了11条法则。

基于他们阐述的系统的微妙法则,我整理出了下列6项系统思考基本原则。

#1、要有时间观念,明确来龙去脉,不要割裂历史与环境

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连接及动态影响。对于动态性复杂系统,“因”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系统思考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有时间观念,考虑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能只顾眼前或静止地看问题。

同时,梅多斯建议,在你想以任何方式去干预系统之前,先要观察它是如何运作的,从一些核心变量的历史数据与事实开始,跟上系统的节拍,了解系统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关系。

#2、要有整体观念,不要局限于本位或片面

组织中常见的“本位主义”和根深蒂固的“局限思考”,其实是“反系统思考”的。因此,系统思考必须具有整体观念,超越本位利益或局部观点。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问题,人们倾向于“归罪于外”,即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往往认为是由“别人”造成的。

为此,梅多斯建议,要扩大关切的范围,并善于换位思考,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只有不扭曲、延迟或隐瞒信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系统才能运作得更好。

#3、要看到因果之间的互动,不要直线片段式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固执或机械地使用自己最了解的简易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正如约翰·斯特曼教授所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处理动态系统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因此这种显而易见的解往往不会奏效。在这方面,系统思考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当面对一个系统性问题时,你绝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对于系统性问题,不能指望单一措施或速效方案,而是要看到关键因素及其之间的互动,把握关键。

对此,梅多斯指出,在设计系统时,要在决策及其结果之间建立反馈回路,让决策者直接、快速、强制性地看到其行动的后果,从而强化系统的“内在职责”。事实上,考虑的时间跨度越大,决策质量就会越高。

#4、要深入分析系统结构,寻找“根本解”和“杠杆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一个系统之内,有些组成部分会比其他部分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对其他部分的控制能力更高,具有杠杆效应,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只要在正确的地方发生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引起持续而重大的改善。

当然,由于系统内部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其相互连接错综复杂或隐而不现,除非人们可以深入、透彻地了解系统潜在的结构,否则要找出“杠杆解”并不容易。圣吉认为,学习系统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找到“杠杆解”的概率,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5、要理解并善用“补偿性反馈”机制,不要忽略“副作用”

由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系统内部具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因此如果人们缺乏系统思考智慧,一些对策不仅达不到改善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极其危险的“后遗症”,推动这些对策的努力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发生适得其反的“反效果”。

在原理上讲,系统的这种作用机制被称为“补偿性反馈”(compensating feedback),指的是外在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种反应反过来抵消了干预所产生的作用,恰如圣吉所讲: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大;有时候,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

系统思考的一项基本法则是:必须理解并善用“补偿性反馈”机制,要随时考虑到并做好面对“副作用”的心理准备。

#6、要注意并把握“时间延迟”,不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

那些不符合系统思考特性的干预措施,可能在短期之内实现了一些改善,但由于其引发了系统中的“补偿性反馈”或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将导致问题更加恶化,即渐渐糟糕之前先渐好。为此,系统思考的一项基本法则是:千万不要忽视时间延迟,要理解并把握时间延迟对系统行为的影响。

如上所述,反馈回路中的时间延迟对系统行为有显著影响,梅多斯将其称为系统中的“杠杆点”之一。如果你想改造系统结构,改变时间延迟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

02、如何养成系统思考的技能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并掌握系统思考的技能呢?

对于系统思考的学习,戴安娜·史密斯(Diana Smith)曾提出过一个三阶段的学习模式。

第一阶段,学习新的认知语言,让人们掌握新的知识、观念和系统思考的“新语言”。

第二阶段,实验新的行动法则,指的是人们随着第一阶段对新的认知语言的掌握,一些旧有的假设动摇了,人们可以实验一些新的行动法则,从中观察其产生的结果。

第三阶段,融会贯通新的价值观、假设和行为法则。此时,人们能够将新的行动法则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假设融会贯通。

由此可见,系统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技能,仅仅是“知道”一些概念或原理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能够“做到”,用更加系统友好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同时,仅仅靠理性的力量做到也是不够的,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在情况紧急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稍一松懈,又可能回到原有的思维模式之中。

为此,必须从“做到”变成一种“习惯”,使之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和“肌肉记忆”。

要想学会并掌握系统思考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圣吉甚至将其称为“修炼”(discipline)。他认为,系统思考修炼可分为三个层次(见图1):实践(practices)、原则(principles)和精髓(essences)。

03、精通系统思考的四阶段模型

基于个人实践与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学会并应用系统思考,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理解原理,领悟精髓

原理指的是系统运作的基本规则;精髓指的是“修炼”纯熟的人体验到的境界,虽然这些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它们对于深入了解系统思考的意义与目的是绝对必要的。对于系统思考,圣吉认为精髓包括两方面:整体论和相互连接,让人们的视野从看部分改变为看整体,感受到世界事物的相互依存和彼此关联;基本原理则包括三项:“结构影响行为”“政策刚性”和“杠杆原理”。

无论对初学者还是熟练的系统思考者而言,理解和掌握系统思考的精髓与原理都很重要。对初学者而言,这些原理有助于他们了解修炼背后的理论基础;对于熟练的系统思考者而言,这些原理有助于修炼精益求精,并向其他人解释这些修炼。

只是看了一两本书、几篇文章,或者模模糊糊地“知道”了一些原理或规则,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与系统共舞”,必须真正理解并认同系统的原理、规律或规则,不能只是“听到”“看到”或“知其然”,还必须深刻地理解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知其所以然”。这不仅需要把相关图书读懂、读透,还必须在大量实践(尤其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并进一步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发现真理)。

真正的“知”其实离不开“行”,只有行动并在行动之后反思,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原理与精髓。

#2、掌握方法与工具

人是善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借助工具与方法,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荀子所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孔子在《论语》中也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至理名言都提示我们,如果我们想把某件事情做好,就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学习与应用系统思考也是如此。

要想由知到行,掌握必要的方法与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圣吉所说:“人们在没有理论、方法和工具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深入学习所需要的新技巧和新能力。”因此,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并不断练习,才能发展出新的认知和技能。

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和工具,系统思考将仅仅停留于认知或理念的层面上,无法“落地”;如果不借助统一的“语言”、方法和工具,系统思考将只是每个人“自说自话”或“自我标榜”的一个词、标签而已。

#3、结合实际,勤加练习

绝大多数人都需要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与实际应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与技术、工具,并反复练习,逐渐培养、提升自己的睿智水平。

毫无疑问,这一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能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练习,并结合实际,活学活用。

概念或理论是简化、抽象、有限的,而现实是复杂、具体、多变的,因此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就是“本本主义”获得不了好的效果,也无从发现、验证和发展新的认识。因此,无论是修习“内功”,还是熟练应用“招式”,都需要反复练习,基于大量真实世界中的案例,发展“真知”,掌握“得法”,才能逐渐“善用”。

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由知到行的循环、迭代过程。也就是说:懂得如何使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去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并根据实践结果来验证和发展自己的认识。实际上,真正的知识(理论)绝不是空洞的,它一定包含对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以指导行动的理解。因此,学习系统思考不能只是看书和思考,也不只是练习方法与工具本身,而是要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系统思考的原理、方法与工具,真正应用它们去解决复杂问题、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并且在每一次实际应用之后进行复盘,领悟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系统思考的诀窍。

#4、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从本质上看,系统思考与人们习惯的、主流的思维模式是相悖的,因此学习和应用系统思考并不容易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例如,尽管人们从心里或在口头上都拥护或主张系统思考,但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的是“非系统思考”。更进一步讲,很多人即使在理念与原理层面上理解了系统思考,但实际掌握相关方法与工具并最终将其变成一种思维技能确非易事。尤其是系统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技能,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受到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的影响,难度更大。但是,通晓“真知”、明了“得法”、精通“善用”,都离不开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只有依靠“笃行”,才能逐渐培养起有效的思考和行动能力,提升应用技能。

系统思考不只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智慧。通过长期练习,领悟应用的“诀窍”,并内化于心、形成习惯和下意识,才能发挥系统思考的更大威力。这与个人的禀赋、勤奋、用心等紧密相关。

实际上,“悟道”也是“真知”。经过以上四个阶段,完成了一个由知到行的循环,我们的思维才完成了一次“升华”。

如何进一步提高实践系统思考的技能?主要的努力方向如下:

第一,进一步阅读相关图书,或参考其他学习资源,学习更多系统思考的专业知识。

第二,参加“系统思考应用实务”培训,学会使用系统思考常用方法与工具,并加深对系统思考原理与精髓的理解。

第三,在实践中,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系统思考基本工具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尝试使用电脑软件建模与仿真工具,更为精准地理解系统的动态。

第五,定期反思、复盘自己的学习实践心得,并与其他系统思考实践者交流。

编辑 |张子胥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