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诗与远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09-14 10:00 浏览量: 2553

曾经,故乡是年轻人争相逃离的地方。走出故乡,才有诗和远方。而时下,情况似乎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逆行,回乡创业。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累计达到1010万人。国家发改委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将达到1500万人以上。年轻人返乡创业正在成为一股不断壮大的趋势。

中欧管理学副教授关浩光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和已经流行10余年的“逃离北上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却更具一种创业精神。城乡的区位条件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而新生代追求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令他们更坦率地去追求故乡更具可能性的创业机会。

1

另一种“逃离北上广”

根据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归故乡创业。

本质上,这种现象是人力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以这个角度来理解,那么目前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故乡创业的现象其实和已经流行10余年的“逃离北上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一样的是,现在这种新的流动带有一种创业精神。

我们先了解一下“逃离北上广”的历史脉络。

“逃离北上广”的发展脉络与中国城市化建设、乡村建设的进程紧密相连。从历史脉络来看,人口的城乡流动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孔雀东南飞”。

1996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突破30%,按照诺瑟姆的倒S型曲线,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人口也开始向城市迅速聚集,尤其是向东部“北上广”等大城市集中,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热潮。

第二阶段

“逃离北上广”。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的持续迅速流入加剧了大城市资源超载、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也急剧增加,尤其是房价的攀升让部分青年“逃离北上广”,2010年这个词成为房地产年度十大热词之一。

第三阶段

“逃离”还是“重返”北上广?

2010年以后,“逃离北上广”正式成为一种人口流动的常态,但由于家乡二三线城市建设滞后,大城市特有的优势仍具有强大吸引力,鸿沟般的区域差异让“重返北上广”成为另一种无奈的选择,不同的诉求驱动着人口在大城市与故乡之间来来往往,这一阶段的“逃离”或“重返”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人口区域流动,部分青年在大城市与家乡之间撕扯,雄心难以安放。

第四阶段

“奔向北上广”和“振兴家乡”交相呼应。

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是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之一,这意味着人口仍会持续向北上广等大城市集中。但随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尤其是2017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二三线城市乃至乡村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和产业是关键,各地争相发起“抢人大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平台,以及改善营商环境也为“燕归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返乡创业、振兴家乡”时机成熟。

这一阶段,有志青年在家乡也能找到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在城市或在家乡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城乡间人口流动不再仅仅出于生活所迫,也可以是对“诗与远方”的自由追逐。

2

城乡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

那么新时期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兴起背后折射出了哪些原因?

从工作和生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城市和故乡的区位条件已经发生改变。

生活成本。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高,而且还处在不断加剧的过程中,包括物价消费、买房压力、教育压力,有这些“大山”压着,普通人在大城市很难有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反故乡不会让人这么绝望,这也是传统“逃离北上广”的主要原因。

人才竞争。大城市人才密集度高,竞争白热化,“内卷”严重,人人都是普通的一颗螺丝钉,很难有自我实现的机会,自我效能感也会比较低。但如果回到故乡,不管是教育经历还是大城市工作经历,都能提高返乡后的相对竞争优势,故乡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也会提供才能的发挥空间。

归属感。异乡人在大城市很难形成归属感,白热化的竞争更是缺乏一些人情味,下班以后、工作之余难免会有孤独感和寂寞感。故乡则不同,在故乡有父母亲友,有记忆,有自己熟悉的、可掌控的东西,如果在大城市发展不顺利,故乡在这方面的吸引力会更强。

城市化的进程。经过这么多年全国范围的高速发展,故乡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包括高铁网络的延伸、信息化建设、物流畅通等,以往大城市在这方面的相对优势在减弱。如果回到故乡创业和生活的同时,城市的便利性在某程度上依然得以保留,那选择回去也并非是一个差的决定。

创业环境。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更为成熟,竞争更为激烈,很难在创业上实现“后来者居上”。而故乡的创业环境在改善,创业机会更多,创业壁垒降低,政策支持也更丰富。由于城市化的推进,故乡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资源和商品流通壁垒显著降低;创业成本低,无论多大规模的创业都可以尝试,也都有发展空间;创业政策支持,目前各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层出不穷,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大力推进,回故乡创业也是这一大浪潮的一部分。

03

不求生存,但求发展

从新生代的特点来看,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现有的学术研究发现,新生代不求生存,但求发展。

这一群体富有自信心,富有创意,自尊心强,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实现,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

相对在大城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他们更愿意发挥自我价值,追求意义感,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如果在大城市难以实现自我,一旦在故乡发现好的机会,他们会更坦率地去追求这些机会。

此外,自我决定理论也可以分析背后的心理动机。该理论假设,人在一生中必须持续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包括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这三个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才会达到最佳的机能水平。

就返乡创业而言,相比大城市,故乡更能满足新生代群体这三方面的需求。

返乡创业是在大城市困境中自我救赎的一个选择。投身到创业活动本身就具备了创业精神,创业创新是一个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可以发挥自我创造力,实现自主需求

“我可以决定我自己”,当自己择业或创业是本着实现自我控制的目的时,人的抗挫折能力会有所提高,潜能也有机会更好地发挥出来,自我的胜任需求也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故乡有家庭、一起成长的好友,相对城市的冷漠和利益交换,故乡更能提供归属感,满足关系需求

这种选择背后也涉及工作-家庭平衡回到故乡创业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小孩,让他们和自己免受“独在异乡为异客”、年年别离的苦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大城市工作,工资可能更高,但生活成本也高,返乡创业并不见得会在生活质量上打多少折扣,但可以显著提高家庭满意度、生活满意度。

其实,年轻人从大城市回故乡创业自带一种优势,在大城市提高的眼界格局、建立的人际关系等能够帮助创业者更敏锐地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发挥自身所长。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创业是有风险的。如果是自主在故乡发现了好的创业机会,做了充分的准备返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但如果是被动创业,即在大城市没有找到自我,难以适应,回故乡也难有合适的工作,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创业,只是简单复制其他成功的模式,没有结合故乡特有的优势,要想成功会比较困难。

04

返乡创业或将成为长期的趋势

我认为,这种现象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创业环境来看,在大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已趋于成熟饱和,很难有新的创业机会。即便有好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的成本更高,竞争压力更大,如果失败,付出的代价也更大。相对而言,故乡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创业机会更丰富,有更大的探索和发展空间,即便创业失败,代价也相对可控。

从创业人才的供求关系来看,故乡的创业人才市场供小于求。在发展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故乡发展机会在增多,人才需求在增大,但人才培养和供给处于较低的水平。故乡的这种创业人才供求失衡会驱使创业人才在整体规模上从大城市向故乡流动。而互联网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度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因素会加速这一过程。

从长远来看,年轻人返乡创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首先,这种行为是人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能够优化人才配置,协调区域人才供求平衡。

其次,创业建设家乡,造福当地,可以带动不同区域的发展,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长期来看可以缩小区域间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差距。

再次,这是对社会创业、社会创新的响应,也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创业、社会创新,在创业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能帮助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本文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其授权。

编辑 | 潜彬思

你在一线城市吗?你想过回乡创业吗?请在文末留言分享。

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中欧官微君进入社群,获取更多中欧官方活动、讲座、报名信息。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获取更多教授洞见

推荐阅读

内耗、“996”、年龄焦虑……职场内卷究竟“卷”了什么?

酒桌文化 =“权力游戏”?酒桌文化是怎样影响职场关系的?

创业者,你凭什么打动投资人?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