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欧EMBA新生阵容,看当下和未来,中国会怎么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05-29 10:08 浏览量: 3108

5月是中欧2021级EMBA春季班的开学季,我们尝试透过中欧新生群体的“规模广度”和“领域深度”,去发现当下与未来的新现象、新需求、新趋势,以及那些短期不一定实现增长,甚至有阵痛,但有利于构筑长远竞争力的事。

创造新需求

5月出炉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几点变化。其中,年轻一代的低结婚率、低生育率正悄无声息地推动消费向个人化、圈层化和精神化转变。

新生中的杭州缦图摄影有限公司总裁吴雨奇告诉我们:年轻化是未来十年的品牌必行之路。

缦图旗下的海马体照相馆在全国75个城市,拥有470家直营门店,定位“轻、快、简”,颠覆了传统影楼的“重、慢、贵”,定义了轻写真的全新品类,将摄影行业重做了一遍。

海马体升级了原本低质的街边照相馆,也将高价的商业摄影大众化,通过可靠的轻快简体验、有温度的仪式设计、引领性的审美,提供了富有情绪价值的产品。

同样在体验和颜值上撕开一道口子,定义新品类的,还有新生中的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智能硬件总裁叶志伟和上海布鲁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野兽派品牌总经理李冰洁

唱吧是手机K歌App的两强之一,而叶志伟是唱吧硬件从0到1的缔造者,也是手机麦克风类目和音箱麦克风类目的创造者。他带领60人的硬件业务线团队,从不温不火,到在2020年创造了近4亿元的唱吧麦克风销售额。

叶志伟称,这是团队挖掘了用户此前不自知的需求,更在体验上大大超越了用户预期。

一款“唱吧小巨蛋麦克风”,既是麦克风,也是蓝牙音箱,且自带美音。对用户来说,这是KTV以外的K歌新选择,亦满足了疫情下,人们避免在公共场合聚会,而难以释放的娱乐需要。

叶志伟的另一个洞察是,在渠道方面,同样存在“新消费”和“旧消费”。天猫、京东等是搜索电商,而短视频平台是推荐电商。

在搜索电商,用户基于明确目的搜索比较,最终下单,是理性消费。而在推荐电商,用户普遍在15秒钟就决定“买它”,是冲动和兴趣消费。

叶志伟的判断是,当用户时间变得稀缺和碎片化,冲动消费和兴趣消费的占比会越来越大。

而野兽派,2011年底诞生于微博,而后从传奇花店成长为艺术生活品牌。李冰洁认为,新消费是需求和时机的结合。

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民众的审美、对品质的感知日益精进,能识别什么是真正好的品牌和商品。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尤其在过去国际品牌主导的消费品行业,国货崛起是天时(疫情影响了国门内外的商品流通)、地利(国内成熟、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人和(民族自豪感带来的国牌好感度提升)。

跨国公司提供了另外的视角。新生中,雅诗兰黛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海说,消费品领域的“去中心化”在各个层面都有渗透和体现。

从消费侧看,消费者接受产品信息的媒体环境和品类教育场景逐渐碎片化,不再只对中心品牌和中心品类感兴趣,新品类只要踩到消费者的需求趋势上,就会获得加成关注。

从供给侧看,伴随行业供应链的成熟稳定,品牌方在研发生产新品类的诞生期,得以更敏捷地贴近需求,实现“小批量、快反应”的柔性生产,甚至与消费者“共创”品牌产品。

另一位新生,vivo中国区总经理刘宏直言,在手机行业,不同时代的消费本质始终未变,仍要回到用户需求,这个角度而言,可能没有所谓的“新消费”,只有“新需求”。

刘宏说,用户重心已从“产品消费”转变为围绕关键场景的“体验消费”,转变为在意情感和价值沟通的“品牌消费”。购物买的不仅仅是“实用”的产品和功能,更是舒适方便的“体验”,以及对“品牌”的向往和认同。

最新定义的代际人群中,10-23岁的Z世代消费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将成为国内消费的下一个增长引擎。对消费品公司而言,如果希望在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了解Z世代是头等大事。

更早抓住“Z世代”的是新生腾竞体育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席CEO金亦波。腾竞体育是中国电竞业的先行者、开拓者和领导者,所运营的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在2019年的直播观看人次破200亿,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比肩中超和CBA,在电竞行业一骑绝尘。

金亦波说,电竞正是在新一代消费者日渐增长的文化、内容、娱乐等消费需求下,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之一。

压舱石制造业

大消费赛道上一片生意盎然,此时,我们还注意到5月所发生的另一个变化:福布斯富豪榜上,专注实体的宁德时代董事局主席曾毓群,取代在榜首位置21年的李嘉诚,问鼎中国香港首富。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关切制造业。一时间,上上下下都在呼唤“脱虚向实”“振兴实体”。来看看中欧EMBA新生的实体“肌肉”。

新生中,阜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广玉所在的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味精制造商、全球最大的黄原胶制造商、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制造商、氨基酸发酵能力全球第一。

新生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泰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辉称,公司产品果维康Vc含片是全国Vc类产品中的第一品牌,单品销售额10亿元,年销量2000万瓶(15亿粒)。

另一位新生,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福,其公司销售额过百亿元,业务遍及全球,是全球最大的硅料、硅片制造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光伏龙头。

刘福说,聚焦制造业,将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夯实根基。

新生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梁锐则说,在2020年,不但中国押宝制造业,制造业也在押宝中国。

ABB早在1994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在2005年即在中国展开工业机器人的本地研发和本地生产,是行业先行者和领跑者。梁锐同时是ABB机器人在中国区的最高负责人,以及ABB机器人电子业务的全球负责人。

梁锐说,在全球疫情肆虐、停工停产的困难时刻,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得到体现。

在他所从事的制造自动化行业,一些优秀的跨国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因为在中国市场上表现杰出,营收大幅度增长。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甚至是生死攸关。

梁锐还说,疫情结束后,中国制造要想尽办法,继续做大做强,绝对不能放弃制造业,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过程中,得到经验教训。

以上四位新生,都来自2021级上海3班,我们从一个班级,管中窥豹,粗略观察了中国经济的实体之重。

解决“阿喀琉斯之踵”

过去数年,最撩拨国人神经的短缺叫“缺芯少魂(操作系统)”。要解决受制于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唯有向上游突围。

How Much.net数据显示了2019年全球各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其中美国位于榜首,研发投入为4765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二,经费规模达3706亿美元。中美的研发投入远远甩开后续国家。而科创板登场,更直接将“硬科技”推至国家话语层面。

我们在新生群体中发现了一批有技术门槛和壁垒,一根根掰开卡脖子手指的“过硬”企业。

新生中,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邢志杰,其企业是工信部批复的国际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拥有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技术国际标准5项、行业标准18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专利百余个。

他们自主研发的“红枫”域名系统软件,打破国外在此领域的长期垄断。基于红枫系统构建的顶级域名云服务平台,注册量位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邢志杰说,中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诞生了世界级公司和世界级应用。而包括根、顶级域、二级域、基础软件、路由控制系统在内的互联网底层技术是支撑所有互联网应用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这些领域,也当有中国贡献。

并且因为中国互联网走在前列,需求方遇到的挑战,是许多国家还未曾遇到的。需求牵引研发,把中国的网络问题解决了,就自然引领国际了。

另一位新生,东莞东石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巩恩勇,其企业是国内专业生产通信外罩的标杆公司,4G、5G基站的天线外罩产品全球占有率约30%,也是亚洲唯一一家复合材料卫星天线的加工商。

巩恩勇说,行业在早期,所有设备、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到目前全部国产化也能满足基本需要。

他同时提出问题:当下最大挑战是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大客户对技术创新不保护以及利润压榨带来的发展思路问题。

还有一位新生,力容新能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井泉,其企业拥有“干法压膜活化电极技术”“超级电容器”“预嵌锂技术”等5项国际专利。

刘井泉介绍,世界唯一具有“干电极+超容”专利技术且产业化的企业,是被特斯拉收购的Maxwell,自收购后,Maxwell已全面退出全球市场的产品供应。力容新能源是现时唯一可以替代Maxwell干法超级电容的厂商,并将技术广泛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启停系统。

刘井泉称,持续加大在美国子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将确保力容在技术和产品上占据该领域的最高点。他说,国际、国内还不存在与力容新能源在干法电极技术上正面竞争的对手。

在“硬科技”板块最后出场的新生,是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廖春元,他拥有美国马里兰大学Computer Science博士学位。

我们发现,这届新生中,不乏已有顶尖院校博士学位,却选择再读中欧EMBA的学员,或是希望把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双重角色都演绎好。

廖春元介绍,亮风台不是“AR(增强现实)眼镜公司”,是“AR平台公司”,提供全球领先的AR平台级产品和服务。

公司在2015年推出第一个纯本土AR开发包HiARSDK、第一台双目AR眼镜HiAR Glasses,2016年发布第一个商用级AR云,并在2017年落地AR通讯云HiLeia,具备上市冲刺中国5G+AR第一股的实力。

在行业共识中,AR是继PC、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和人机交互入口,知名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几乎全部入局。

廖春元说,亮风台在技术方面坚持大量投入,以此实现核心前沿技术的攻坚和自主权。也因此在产业链合作时,有了更多自控权,比如可以支持国产硬件平台,包括华为鲲鹏服务器等。

在廖春元所接触的工业客户中,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改进需求都很迫切,升级才有未来,而“硬科技”是良方之一。

“云上中国”浮现

在技术突围高歌猛进时,另一条道路,数字化意识的觉醒亦弥足珍贵。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速度、契合程度,成为千行百业的当下焦虑与未来远方。

新生中,美味不用等(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轩告诉我们,公司以B端SaaS服务和C端产品,来解决餐厅的效率、管理、营销、成本和顾客就餐体验等问题,为1.5亿线下消费者提供过“手机取号、在线排队”等线上服务。

李轩的观察是,餐饮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公司成立的近8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早前店内交易和订单流转靠人喊手记,到现在用户以手机点菜、机器人传菜,数字化手段将餐厅内外的信息孤岛打通了,通过信息留存与互通,去指导经营且便捷顾客。

还有一位新生,上海海典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斌,其企业为国内连锁药店提供ERP、WMS等管理软件,市场份额和收入规模均为领域内第一。梁斌称,目前全国每两家连锁药店中,就有一家在使用海典产品。

理解到客户在数字化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工具,更是增长,梁斌正推动海典从纯软件型、线性组织向科技公司、产业互联网型指数级公司转型,从垂直细分赛道向生态链赛道拓展,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

另一位新生,北京玉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CEO石扬,从一个人、一个Idea创立玉符公司,到被腾讯以数亿元价格全资收购,成为中国最大的IDaaS服务提供商。在解决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身份集成与身份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亦成就了个人创业的初次“从0到1”。

石扬说,对比美国,伴随商业流程的充分成熟,催生出三代产业互联网的SaaS企业(第一代:微软、IBM、Oracle;第二代:Salesforce;第三代:Slack)。

而反观中国,消费互联网奔腾至产业互联网,仍面对各行业的商业流程不完全成熟,而国外成熟产品倾向于服务既有的成熟的体系,而非发展中的体系,就给了中国产业互联网企业以机会,去伴随中国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一同解决问题,一同创新模式。

在数字化的马拉松路上玩命奔跑的,还有新生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晓华。她说,这条路上,不到最后,都不是王者。

天虹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实体零售集团,却因谭晓华与团队的“现实扭曲力”,以8年时间,从一方传统国企,由内而外转型,成为数字化零售标杆和研发运营零售技术及知识产品的科技公司,乃至实现技术出海。

谭晓华说,零售业本是一门古老、传统又烟火气的地面生意,数字化让这门生意从里至外被打破重构,开始了“上天入地”的万花筒模式,无数新的交互和体验被创造出来,无数一成不变的旧形态又黯然退市。经历其中,何其幸运。

“碳中和”时代下的必然

中国在2020年9月,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碳达峰与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同马车转向蒸汽机,这场电力替代石油的动力跃迁,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新生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何巍告诉我们,真正感受到“碳中和”概念是在2015年下半年,特斯拉等股价一路飙升,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式爆发。

亿纬果断决策,成立新事业部,进入动力储能市场。公司市值由2017年的百亿元快速于2019年突破了千亿元,在2021年一度达到2200亿元。

何巍说,这是“碳中和”时代下的必然,是围绕市场需求的不可逆转的明确信号。

何巍介绍,在2021年,新能源革命中有两大市场。以当前2500万乘用车/年的保守渗透率预测,动力电池将逐步形成万亿级别的市场需求。

同理,在储能领域,中国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接近0.3元/Wh。如果电力储能的基础设置及配套技术持续突破,光伏发电相比传统火力发电将不仅有经济优势,也更符合“碳中和”时代的清洁能源诉求。随之在电力储能领域形成另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需求。

在这两个万亿级需求的市场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成本最低、可以规模化制造的解决方案。这是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历史机遇。

前述提及的新生,力容新能源刘井泉,同样在低碳发展的方向上拥抱大潮。

刘井泉举例:在风电领域,2020年,力容新能源已经交付了数千万元的风机变桨后备电源系统模组;在汽车领域,力容的超级电容产品将成为福特未来推出数款新能源车的标配;在石油领域,力容的专用设备已经在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投入使用,综合节能近30%,增产11%,平均降低无功功率78%。

最后一位新生,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海亮,其企业是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行业的龙头,在光伏产业进入第一梯队,在锂电池行业为细分市场鳌头。

任海亮说,东磁从2010年开始介入太阳能光伏产业,切身体会到了十多年来行业通过技术进步与产业链生态发展带来的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也见证了光伏在世界各地从依赖政府补贴到市场化平价上网的进程。

东磁的磁性材料产品同样广泛应用于风电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因此得以近距离感知到这两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他同样看到挑战:当下由于政策推波助澜,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下一代技术可商业化时,或者使现有产能与资产快速贬值;技术路线及投资方向选择错误时,将给企业带来危机。

但大浪淘沙,中国的主升浪还在后头。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