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教授丁远:全球化进程受阻,中国企业如何顺势、借势和造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0-12-09 08:00 浏览量: 2758

新冠疫情的意外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猛烈冲击。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2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将同比减少40%。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如何调整全球化的步调?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系列直播活动“合Talk”第二季上,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会计学教授丁远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全球化尤其是跨国并购的发展脉络,并探讨了疫情之后,面对全球化进程受阻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顺势”“借势”和“造势”,从而更好地在“双循环”战略框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双“M”引擎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也在迅速增长。2014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实际使用外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然而在2016年达到顶峰1961亿美元之后,由于政策收紧,市场回归理性,如今中国的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基本持平。

纵观近2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程,也经历了从零星开花,到全面铺开,再到理性选择的过程。最初的联想并购IBM PC业务、TCL并购汤姆逊彩电等个别现象常常被作为“蛇吞象”的案例反复讨论,也反映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艰辛。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各行各业全面开花则几乎与中国加入WTO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一致。2015年9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10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5%,交易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

而也就是在这期间,一些中国企业家敏锐地觉察到了中国经济由出口外向型转向投资与消费驱动的趋势。比如,复星集团时任CEO梁信军在确立复星国际化投资战略时,提出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概念。2013年,中欧成立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从全球战略、收购兼并、治理架构、公司财务、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切入,以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化,帮助中国企业克服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走向世界。我们通过一系列案例调研与考察后发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最佳路径之一,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Market)和资金(Money),去对接海外的自然资源、优势品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为一块“饼”加上“奶油”和“水果”,从而做成“蛋糕”。这里的“奶油”和“水果”就是中国的市场和资金,即双“M”引擎。

回顾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双“M”引擎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力呢?

首先,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9万亿美元,与美国仅有2700亿美元之差。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为负增长,但从8月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正增长,10月达到了4.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2019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28.2%,连续8年持续下降。和以往相较,当前的中国消费品品类更多、品质更优、品牌更响,同时也更加个性化。不仅是数量充足、质量提升,同时消费对象也从物质产品向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餐饮等服务型产品转变。

再看中国的资金充沛程度,2019年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突破200万亿;中国资本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市场,股票市场总市值突破70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0%左右。即使今年有疫情影响,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而随着“竞争中性”原则的贯彻,金融资源的配置将进一步平衡,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进一步扩大。

所以整体而言,中国“市场+资金”的双“M”引擎可谓动力十足,马力强劲。但是,引擎具备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是否就一帆风顺呢?

企业全球化:别把手段当目的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在全球收购与兼并的案例中,大约有70%的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没有达到收购前的预期。对中国企业而言,情况也并不乐观:《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在2015年之前 “走出去”的250家被调研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24%处于亏损状态,其余基本处于小微盈利或持平。也是自2015年开始,中国海外撤资连年增长。据2019年1-9月的统计,海外撤资总额已达到400亿美元。可以说,一些中国企业前些年囫囵吞下的枣,现在几乎都一一吐出来了。

以山东如意集团为例,自2010年起,这家毛纺织集团先后并购或入股了十余家海外企业,但至今为止,除了法国时尚集团SMCP已于2017年10月在巴黎重新上市之外,其并购的日本品牌Renown 连续两年亏损,已于今年5月摘牌退市;以色列成衣设计制造商 Bagir也已于今年6月宣告破产;对瑞士品牌Bally的收购未完全兑付,交易未完成;而对美国INVISTA旗下服饰和高端面料包括美国莱卡 LYCRA的收购,能否重新上市还充满未知。尽管时尚和纺织行业由于受疫情影响而严重受挫,但是如意集团显然未利用好双“M”引擎,反而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和信任丧失的双重危机。

总结这些失败的案例,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全球化经常会存在理念层面和执行层面的偏差。

在理念层面,很多企业或为了增强流动性,或受政治因素驱使觉得必须有所作为,或受机会主义驱使觉得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导致全球化走偏。兼并与收购只是一种手段,他们却将其当作目标。

在执行层面,企业经营者由于过于自信或盲目乐观,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缺乏风险意识,过度依赖杠杆,缺乏对目标行业和企业的深度认知,经验和人才储备不足等,从而导致全球化之路并不理想。

如果仅仅把全球化发展和海外并购作为终极目标,缺乏清晰的战略,没有把提升企业价值作为最终目的,那就相当于全力奔跑,却忘了为何出发。

后疫情时代,“势”在哪里?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经济体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根据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有望迎来衰退后复苏,经济增速回升至5.2%。但相较2019年,实际增长不到0.6%。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经受住了经济、金融、治理等全方位的考验,也体现出了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核心优势,所以仍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发动机。

此外,疫情加速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进口消费品市场。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9月和10月,中国从意大利、法国和德国进口货物总量同比去年有显著增长。25-35岁的年轻人成为进口商品消费的主力军,约占34%。

以奢侈品市场为例,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测算,202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增长45%,达到440亿欧元。到2025年,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消费将来自于中国。即使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LVMH、开云和历峰三大奢侈品集团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欧莱雅中国的增长更是达到了20.8%,而整个集团是-7.8%。

毫无疑问,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全球化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利用“中国优势”助推“双循环”实现。中国市场的宽度与厚度,无论对于中国企业全球化,还是外资直接进入中国,都是不可多得的“势”,其不仅为中国企业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吸引全球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拉动力。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消费升级、需求强劲、技术突破等等都将成为“势”不可挡的重要推动力。

顺势,要求企业深入理解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关系,无论是制造业、零售业还是服务业,要找到对接全球资源、切入中国市场的发力点;借势,要求企业在经济复苏时稳妥使用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去对接合适的海外资源;造势,则要求企业深耕所在领域,充分整合海外资源,将自身的优势发扬光大,成为真正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意识和全能驾驭复杂全球管理架构的中国跨国企业。

最后,即便是有这样的“势”,中国企业全球化仍然需要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提高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疫情之后,考验中国企业的将不仅仅是在市场上实现突破和跨越的能力,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企业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被接纳、被理解、被信任、被尊重,首先需要接纳、理解、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合作方,因为只有平等互信、互惠互利,才能带来共同繁荣。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官方微信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