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三位学生拟获奖!“自强之星”非你莫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11-07 23:00 浏览量: 288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省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勤奋学习、深入实践,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7月至8月,团省委、省学联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活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认真开展寻访、推荐“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活动,经高校申报、省级遴选、专家委员会推选及团中央评选等环节,我校的勒德勐豪、孙健、季宇振三位同学凭借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拟获得2019年度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自强故事,为他们的绚丽青春点赞!

勒德勐豪:以知践行 知行合一

勒德勐豪,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2018、2019年两度被选为湖北省青年代表参与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在疫情期间,也积极投入抗疫工作,获评华中师范大学“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知行合一,奋力逐梦在支教期间,勒德勐豪跨专业承担了高一物理以及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主动申请每周为学生答疑解惑。他积极投身于行政工作中,义务承担学校校团委书记助理、高一(15)班副班主任等职务,组织开展了诸如余庆县足球联赛、一二九诗歌大赛等13场晚会。同时也策划、开展了“筑梦华大·与爱同行”武汉行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筹集善款27000余元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勒德勐豪在2018年参与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担任翻译志愿者,为上合组织前副秘书长扎哈罗夫担任全程交互式传译获得高度肯定。同时作为湖北省优秀青年代表前往俄罗斯萨马拉参与第五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青年论坛,并担任活动期间湖北省代表团主翻2019年,作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志愿者协助带团前往湖南长沙参与第六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青年论坛并于青年圆桌会议《新时代中俄友谊发展中的青年》中发言获优秀奖。战“疫”有我,贡献力量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在了解到学校消杀物资紧缺后,经过多方筹措与多次沟通协商,勒德勐豪最终争取到了一批可化为5吨以上84消毒液的7500片泡腾片、200只医用丁腈手套、百余只医用口罩以及15件防护服等防护消杀物资并将物资从厂家运回。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疫情期间,他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组织召开了所在学生党支部的疫情防控专题党课,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募集善款共1956.5元而他也被在疫情期间被授予华中师范大学“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孙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孙健,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自幼因眼睛发育不好,双眼视力均只有0.4。但凭着超乎常人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进入大学后用加倍的努力让自己取得专业排名前10%的好成绩,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勇于服务,受到中青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

穷且益坚,奋力拼搏面对无常的疾病,孙健一直乐观地学习生活,积极配合治疗。为了保护视力,他不能上完学校全部的课程。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到了高考,后来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上了大学,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去认真完成学业,每一节课前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去占座位因为疫情,学校没有开学,由于眼睛几乎不能看电子产品,他就靠听和自学看书来攻克课本他说,暑期还会继续学习,不会让自己掉队。

疫情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家乡的守卫卡点和线上助学用笔写下解题过程,拍成视频讲给受疫情影响的高中生,身体力行为社会服务,回馈国家。

坚定信念,砥砺青春多年来曲折的人生经历让孙健深切地体会到健康和信念对个人的重要性。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心强健并自强不息应是青年人追梦时的模样,然而身体受限也并不能阻止我继续向往星空大海。我深信理想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人,心中有坚持有热爱,夜行也会找到灯火。青春尚未散场,不如继续追寻,找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明天

季宇振:燃创业之魂 坚守于凛冬

季宇振,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他在疫情期间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组织捐赠1000余斤蔬菜至华中师范大学退休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及部分老师的手中,获得老师一致好评。创新创业上大有所为,担任博雅创业实践班班长及三家初创公司合伙人,并获得华师自主创业奖学金。

抗击疫情,坚守岗位

疫情来袭,但是凛冬中的坚守绝不缺席作为一名华师人,季宇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区抗疫志愿活动,成为查田镇茶丰村的一名抗击疫情志愿者。

“从大局角度上讲,国家在这么危急的时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季宇振为全民战“疫”注入青春力量,相信不久之后阴霾散去,家园焕然新篇章。

物资资源,共渡难关3月22日下午4时,1000余斤爱心蔬菜顺利送至华中师范大学100余户退休教师、10余位社区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手中,由华中师范大学社区张主任统一组织领取,分装,按照西区-北区-东区的顺序定点定户配送。本次爱心蔬菜捐赠活动由华大众梦科技有限公司(E农时代)提出,由华大众梦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季宇振同学组织捐款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受疫情影响,此次捐赠活动全程线上策划

社区人员正在配送蔬菜

3月13日始,公司积极联系位于武汉蔡甸区的小小生态农业农场、华中师范大学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在历时九天的积极协调调配下爱心蔬菜于3月22日下午四点完成配送。本次爱心捐赠的蔬菜均为当天新鲜采摘。同时生态农业农场为了弥补装菜碰伤导致的亏损,还赠送了阿胶糕作为补偿。

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

除以上拟获得“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的三位同学外,我校另有两名同学获得了湖北省“自强之星”的荣誉。他们分别是:

化学学院17级本科生 黄立钢

黄立钢,男,汉族,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7级本科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进入大学后,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志愿者、恽代英菁英学校(校级青马工程)优秀学员等荣誉。

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生 谢放

谢放,男,汉族,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生。曾在2020年2月作为志愿者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隔离病房负压环境确证检测工作,协助确保医院如期开放并收治病人并将所得奖品已全部捐赠给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想了解更多“自强之星”的故事请戳→华师五名学子荣获湖北省2019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

树立典型,跟踪培养

我校团委重视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带动思想引领。在2018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我校团委积极响应活动号召,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开展寻访,择优推优。经过校级、省级推荐及专家委员会推选等环节,向继友、黄伟鑫、孙静竹三位同学凭借自身优良品质及优秀事迹荣获2018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他们自立自强、勇于奉献、努力奋斗、不断拼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的博士生向继友同学自立创业,先后创建宁波继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合肥厚土科技有限公司,利用VR+AI技术,为企业开展党建服务工作。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8级的本科生黄伟鑫同学虽因少年患病,视力受到严重损害,但他凭借自身超乎常人的努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17年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

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的本科生孙静竹同学,先后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网络信息经济专项赛全国金奖,现于武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这些优秀的青年为我们展现了属于华师青年学子独特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优秀榜样。

我校团委始终致力于培养青年人才,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上作出重要贡献全力服务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在树立典型后也注意继续跟踪培育。于2018年度获得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的黄伟鑫同学也当选为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认识到在世界百年唯有之大变局下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感到备受鼓舞,立志为深化学联改革工作尽一份力量。此外,我校团委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优秀主讲人评选活动、“逐梦双甲子•建言桂子山” 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校园调研大赛、组织开展2020年“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疫’起爱国·云上‘青’课堂”直播授课等。不断鼓励青年学子以最青春的名义,勇敢追求理想目标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实现人生价值,使青春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

战“疫”志愿者

最后,我校团委在此倡议,号召全校青年争优争先,积极参加各类优秀评选活动,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并以之为契机,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拓宽眼界,提升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名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排版 |付飞燕

本文转载自华大青年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