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河:中西部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3-04-23 12:16 浏览量: 405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正河教近日授受《经济日报》邀请,围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一话题撰写文章,探讨中西部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现状与未来着力点。

文章发表于2023年4月17日《经济日报》智库版,以下为文章全文: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此前,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挖掘经营增收和务工增收潜力。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如何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打造县域富民全产业链?

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广大的村庄为腹地,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形态。

由于历史、资源、区位等多种原因,我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势位差,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常表现。东部及大中城市有迁出生产能力的需要,一是当地劳工短缺,大大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建设用地、电力供应、原材料、能源等日趋紧张;三是快速粗放的发展使环境承载能力严重透支,企业环保成本逐渐加大。中西部地区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有承接生产能力的需要。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给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缘,通过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实现富县富民。该县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经营系统,基于乡村和城市门店的产品、社区、人口、消费能力等数据以数智化推动规模化销售。将县域内千家万户干净的农牧产品、传统生活模式,与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场景、游学完美地对接起来,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让小农户分享科技进步、品牌增值收益。每个农户仅从销售农牧产品这一项就能增收1万元,大范围增加了农民收入。这种县域富民产业模式很适合小规模优质农牧产品山区县。

陕西省安康市因自然条件所限,工业基础薄弱。同时,广东、江苏等地的大批毛绒玩具企业因招工难、招工贵,不得不准备迁移。安康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服务方式,把毛绒玩具产业整体引进来,以此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截至目前,该市平利县等已建成毛绒玩具工厂及配套企业736家,日产能超过100万只的全国第四大毛绒玩具生产基地,运用“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加工在农户”的生产模式,吸纳就业17515人,其中脱贫人口3987人,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初步形成了集创意设计、原辅料生产、产品加工、贸易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大量出口海外,出口占比50%以上。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由于自然条件适合桑蚕生产,于是积极承接苏杭丝绸产业的转移,围绕“桑蚕茧丝绸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打造中国丝绸新都。一方面,引进有实力的下游企业,扩大产能规模,形成轻纺产业等第三产业集聚优势。另一方面,引进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设备,创新纺织方式,延伸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条。此外,开发桑蚕丝绸文化旅游项目,推进桑蚕产业功能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融合转变,推动丝绸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宜州区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及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8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桑蚕茧丝绸产业年总产值突破90亿元,养殖户年均增收1.8万元以上,人均养蚕收入达8500元以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向县域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通过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了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等优势,不仅优化了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了合理产业分工体系,还拓展了发展空间,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但在产业转移进程中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技术薄弱、产业特点不突出、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等。因此,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可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加强中西部县域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和服务产业转移方面的能力,优化促进产业承接的良好服务环境,明确承接产业的重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抓住承接的切入点和具体模式,如市场进入模式,品牌扩张模式,技工回归模式等。二是充分发挥各地禀赋优势,实行区域分工,明确功能定位,同时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及中心镇有序梯度转移,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多轮驱动,发挥城市群、都市圈的战略平台功能,推进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三是培育特色产业和竞争优势,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鼓励县域经营主体加强细分市场、特色市场、小众市场开发,培育在县域发展中更易形成对农业农村辐射带动能力、更易承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乡村产业。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