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致辞| 段慧玲:描绘青春篇章 争做领跑青年

北京大学工学院
2021-09-10 11:44 浏览量: 3257

段慧玲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隆重而简洁的开学典礼,共同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这里我代表工学院全体师生热忱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指导,同时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向各位老师表达最美好的祝福!

半园绿意半园夏,一声梧叶一声秋。在北京最美的季节,2021级的新同学们从五湖四海赴燕园之约而来,开启人生新的精彩篇章。今年有141位本科生,137位硕士生和162位博士生加入北大工学院,感谢大家选择成为北大工学人,相信若干年后再回首,在座各位都将无悔于这一选择。

百廿北大,百年工学,北大工科教育源远流长,虽几经变迁,然弦歌不绝。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2005年工学院传统得以接续,重获新生。从1910年中国最早“工学门”到现在的北大工学院共计培养了近14000名毕业生,有44位师生当选中国以及其他重要国家或地区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北大工学的培养特色在于,注重基础,也注重实践创新能力。我们为学生设置了创新类课程,安排了学业导师,带领同学们走进课题研究组,参与解决重大工学问题。此外,学院有Globex暑期交换项目、GCSP全球重大学者挑战计划等国际化项目,带领你们走向世界。学院还有全方位的校友发展网络平台,学院工业理事会中不乏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工行天下”业界导师项目等,这些,都将为学子们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和交流渠道。为人师者,最欣慰莫过于天下桃李芬芳。因此,我也对在座的各位新同学寄予真挚的期望。

理想照进现实,工学担当使命。工学是可以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学科,是可以用知识促进社会进步的学科。正如李克强总理谈及基础研究问题所说的那样:“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这也正是我们北大工学院的使命和愿景。同时北大工学院希望培养的不仅仅是未来顶尖的工程科学家、引领世界的产业领袖和优秀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也希望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和气质的工科生,希望你们成为拥有健全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成为可以全面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和拥有远见卓识大格局的人。

“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也闻天下事”。“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作为青春中国的新青年,你们心中既要有“我和我的祖国”,也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胸怀世界。当下时代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青春中国的新青年,你们要向外寻求改变社会,影响世界。但是,你们必须先做好自己,领导自身,提升自身修为。我们有幸见证党的百年华诞,生逢盛世,亦当不负盛世,当今我们正处于青春之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春中国的新青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接下来你们即将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即将开启新生活的你们一定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彷徨。几天前我和工学院几位老师前往深圳、东莞、重庆等地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和学习。我看到了扎根在教育科研一线上的北大人,我看到了坚守梦想30年的北大人,我看到了创业成功依旧拼搏下一个人生目标的北大人。我想对今天在座的所有新生说:希望你们进入北大的第一天就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到北大来做什么?第二,毕业后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在北大最重要的是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求真求实、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头脑清醒、有主张、有作为的人;只有这样,在走出校园后,你们才能内心强大、不贪图一时的享受,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创造历史引领未来的人。在这里我想把理查德▪费曼的一段话作为入学寄语送给大家:学生需要学会思考、质疑、交流和提问;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最重要的是收获学习的乐趣。(Students should be made to think, to doubt, to communicate, toquestion, to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and most importantly have fun in theirlearning.--Richard Feynman)。

当下时代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这批新生力量如约而至,各位都是最优秀的青年,这是北大与工学院的荣幸,同时也肩负众望。再一次对大家的加入表示欢迎。

祝大家每天都过得快乐充实!也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谢谢!

图文编辑 | COE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官网

关注和传播北大工学

编辑:杨远谦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