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道,实为本,新为上——北京大学工学院欢迎你!

北京大学工学院
2020-07-21 17:05 浏览量: 6746

关键词:北大新工学

编者按

1910年的春天,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农科、格致科(即理科)、工科等七个分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分科大学的开办标志着京师大学堂初步成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纵览史乘,工科自京师大学堂创始即为北大开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工科先设土木工学门、采矿冶金门,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距今整整110年。2005年,北京大学重建工学院。值此北大“工学门”110年、工学院重建15周年双重纪念之际,让我们向您展现北大工学的魅力!

传承

青春工学

工学,是一门关于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学科,

它的使命都在于创新创造

它借助无尽的想象力,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让人类的生活更舒适、更健康、更丰富。

北大新工学有别于传统的工科。面向新世纪,它站在更高的起点,焕发青春的活力,触摸未来科技的前沿。

它更重视实践,更鼓励创新,更具广域竞争力,

这,正是新工学的魅力。

院系简介

工学院设有7个系、7个本科专业、14 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3 个博士研究生专业以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多个重要研究机构,它们中多数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的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学科的行列。工学院现有多个学科,其中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四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力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

学院现有院士10人(含双聘),正式教研系列教师107人,其中有海外高层次计划人才(含青年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60余人,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4 支、教育部创新团队2 支,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等重要研究机构。工学院是北京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也是北京大学高端人才比例最高的学院之一。

人才培养

注重理论基础

重视基础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调实践能力

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本科生设置了实验及实习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未来参与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工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创新类课程。

● 工学创新实践课程:课程以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为辅助,以学生分组动手实践为主。课程教师制定规则与目标,各小组通过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竞赛评比。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实践课程:让学生开展实际的科研及工程实践,注重能源环境的相关内容。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

支持学生科研: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除了学校的科研项目之外,学院设有“国家基础人才本科科研训练项目”,每年资助20个科研项目。

国际化教育

● GLOBEX Outbound 项目:工学院和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工学院达成合作协议,旨在增进工学院的国际化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迄今,项目已经派出84 名优秀本科生前往4个国家的10 所高校进行交流,在2018-2019 学年派出人数达15 名,2019-2020 学年预计派出学生20 名。

● 北京大学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项目:两校学生可以进行为期半学年到一学年的交换,两校交换学生数目等额,学生只需向自己所在学校支付学杂费,而无需向所交换学校支付。学生在对方学校可自由选课,达到要求,可获得学分。

健全的奖助学金体系

近1/4学生可获得奖学金,除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外,学院还设立了波音奖学金、本科实习奖学金等。助学体系完善,保证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分流方向介绍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该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创立于1952 年,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力学专业。该专业一直被列入北大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进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坚实的数理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直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传统优势。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毕业后可在力学、工程科学、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进入工程技术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工程力学专业(工程结构分析方向)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数学、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解决工程与科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也可进入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北大力学系培养的科学与工程计算人才是国内外结构工程设计软件的主要力量之一。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该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重大企业与工程的卓越管理人才,以及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杰出领导人才。为实现我国能源与资源的高效利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撑国家新能源与先进能源系统等新型战略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和科技基础。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该专业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利用北京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雄厚资源,为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和输送具有坚实基础和宽广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选择到航天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与资源、空间应用和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该专业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并解决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重大关键问题,是全球竞争和优先发展的新型工程科学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系旨在培养具有理工医等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重点提升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教学重要基地,培养一批前沿交叉领域的领军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为国家材料科学,特别是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领域培养高质量、综合型的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毕业生绝大部分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攻读研究生并从事科研工作,也有部分学生从事材料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科技管理和工程设计与应用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力学与先进制造工程、自动化工程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集成应用技术,具有从事智能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开阔的机器人领域领军人才。

近年来,工学院在机器人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国防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国家和地方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在Science、PNAS、IEEE/ASME系列汇刊等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以第一完成单位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

毕业前景

工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计95人。

其中就业人数为12,占比12.6%;

境外深造人数为22,占比23.2%;

国内升学人数为60,占比63.2%;

其他人数为1,占比1.1%。

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地方党政机关、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国有企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北京汽车工业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

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企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等

国内升学

北京大学

工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

日本: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院长寄语

百廿北大,百年工学。工学院的愿景是,致力于工程科学领域的创造和应用,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培养,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和研究机构。

段慧玲

工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讲师寄语

以理性之力,细思众妙之门;藉工程之用,尽展科学之徼。欢迎同学们加入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挑战自我,结识友好,同创辉煌!

唐少强

工学院教授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

做材料这些年,让我感受到了这个领域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更加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期待更多的后起之秀,走入材料这个新奇的世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贡献!

曹安源

工学院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发展新能源,构建先进能源系统,培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领域领军人才是我们系每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夏定国

工学院教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系主任

我们愿意为你铺就这样一条道路而努力:让你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发展的引领者,工程技术的创造者、伟大工程的实践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刘才山

工学院教授

航空航天工程系系主任

生物医学工程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和生活方式,既真实又挑战,需要在现实未来的工程世界中摸索前进,需要在交叉融合的创新潮流中独领风骚,是勇敢者和智者的理想舞台。

席建忠

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校友风采

余梦伦

1955级本科,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

程耿东

1958级本科,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程和平

1980级本科,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钙信号与活性氧信号等研究。

陈十一

1981级硕士、1984级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主要从事湍流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徐吉峰

1981级本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副总设计师。

刘道川

1982级本科,福耀北美集团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王鲁男

1982级本科,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越野车分公司副总经理。

林灏

1991级本科,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流体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

黄源浩

1998级本科,奥比中光创始人兼董事长。

杨翔

2008级本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与核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流体力学研究。

COE

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忆往昔,一代代工科先驱为祖国科技发展奉献

到如今,一位位工院学子坚守科研*为未来奋战

在北大工学

你可以洞察上至天体运行、下至细胞分裂的运行规律

也可以投身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为改善人类生活奉献智慧

这里有北大积淀深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底蕴

这里有万卷深藏

这里有无限思维碰撞之海

工道自然成,学为家国梦

来到北京大学工学院

用你的力量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联系方式

工学院主页

网址:http://www.coe.pku.edu.cn

招生咨询邮箱

admission_coe@.pku.edu.cn

微信公众号:北大工学

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

获取资讯

(北京大学工学院)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学院主页

编辑 | COE

北大学科

北大学科 | 工学院:工道自然成,学为家国梦

我看力学

解读力学

云开讲

云开讲

云开讲

(北京大学)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