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导师葛新权教授: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不变主题
【MBAChina网讯】2017年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年。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42所高校进入了“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95所高校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时,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公布了所在地高校“双一流”建设名单,开启了我国“双一流”建设时代的新工作格局。2017年12月29日,教育部新闻办发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无论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建设一流学科,都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的。毫无疑问,一流学科都是在学科建设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成果。鉴于当前学科建设现状,我们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每个高校应加大力度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一、2017年开启了我国学科建设的新时代
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到“双一流”建设,都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都以学科建设为主题。“双一流”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其升级版,而是全新计划,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向前进。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学科建设新时代的开启。“双一流”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其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教育部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对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一般1所“211工程”大学,其余都是普通高校)同等进行遴选的。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中,部属高校39所,占92.9%;地方高校3所,占7.1%。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95所高校中,部属高校55所,占58.9%;地方高校40所,占41.1%。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占全国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3.4%,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占全国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7.7%,两者合计占11.1%。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占全国576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7.3%,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占全国576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16.5%,两者合计占23.8%。
可见,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是我国学科建设中的领跑者,也是最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高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第四轮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公布。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排位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可见,A(A+、A、A-)类比例为10%,B(B+、B、B-)类比例为30%,C(C+、C、C-)类比例为30%。这个结果反映了我国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与主要成就,将促进高校全面了解学科建设整体情况。
通过对公布的高校95个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来看,A类(至少有1个A-及以上)学科的高校146所,其中至少有1个A及以上学科的高校103所、1个及以上A+学科高校80所、2个及以上A+学科的高校37所。从高校数量上看,这个37所与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36所接近,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的3.0%,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占比3.4%接近;这个103所与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类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1(即6+95)所接近,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的8.3%,与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占比7.7%接近。它们的合计11.3%与11.1%接近。
同样,这个37所与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36所接近,占全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6.4%,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占比7.3%接近;这个103所与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类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1(6+95)所接近,占全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17.9%,与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占比16.5%接近。它们的合计24.3%与23.8%接近。
可见,在高校数量上,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遴选结果基本吻合,具体高校虽有个别差异,但大体是相同的。
通过第四轮评估,首次为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秀率”(即A类学科占该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以帮助这些高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补一降”,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集中力量把优秀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进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都应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塔尖,即位列世界前50名的学科。因此,世界一流大学更应建成一定数量的优势学科群。每一个优势学科群由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组成。如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优秀率超过50%的高校有4所,学科优秀率超过20%的高校有22所,无疑这些高校是最有希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
二、学科建设的新思路
以全国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为基准,通过分析看到,只有11%的高校在10%的学科建设中大有作为,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还有89%的高校(其中36%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53%是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如何完成使命?我们认为,“双一流”建设为每一所高校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每个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能够有所作为,关键是确定其学科建设的新思路。
我们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的龙头,同时又能落地,以学术牵引、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实现学校发展目标。需要一提的是,人才培养既包括学生培养,也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因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应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学科建设的考量,不仅从学科建设本身,如一流学科建设考量其顶层的建设成果,还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考虑其落地的建设成果。这一点是对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以实现一流学科与一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匹配。
客观上讲,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高校学科建设应满足这种需求。为此,我们提出,高校学科建设在新时代下的新思路是:在“双一流”建设大环境下,采取分层式定位的一流学科建设。用学术统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同时以一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反馈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建成一流学科,服务“双一流”建设。
对“一流”的思考。“双一流”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基于此,我们认为,“一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应从两个维度来考量。一方面,“一流”指学科在空间上的一流,如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形成一个金字塔。世界一流为塔上方,国内一流为塔中部,地区一流为塔下方。另一方面,“一流”指学科在分支上的一流,如学科面(即整个学科)一流、学科线(即学科的某一分支)一流、学科点(即学科的某一分支的分支)一流,同样也形成一个金字塔,学科面一流为塔上方、学科线一流为塔中部、学科点一流为塔下方。如应用经济学一流是学科面上的一流、数量经济学一流是科学线上一流、微观计量一流是学科点上一流等。当然,这种划分学科分支根据需要是可以细化的。
以上从空间和分支对一流的划分,存在着交集。面、线或点上的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共九个层级,形成学科建设的分层式定位。如应用经济学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数量经济学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微观计量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其中,学科面世界一流为学科建设的最高层级即第一层级,而学科点地区一流为学科建设的第九层级,其余七种情形分别都是一种定位。这个九级分层大体与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B类、C类对应,即A、B、C分别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地区一流。具体地,A+为学科面世界一流、A为学科线世界一流、A-为学科点世界一流;B+为学科面国内一流、B为学科线国内一流、B-为学科点国内一流;C+为学科面地区一流、C为学科线地区一流、C-为学科点地区一流。
需要强调的是,从特色上讲,“一流”是相对的,但也有绝对的一面。似乎原始创新,而不论面、线或点的创新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仔细地想,不尽如此。因为原始创新差异很大,可以是面的,也可以是线或点的,所以我们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影响、吸引世界众多科学家深入持续研究,并基于原始创新创造出巨大的溢出效益,或足以形成一个全新知识体系,或通过世界一流学科点、线形成世界一流学科面,或开创了新的理论或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我们知道,诺贝尔奖只授予这种原始创新的科学家,并不授予其他的原始创新的科学家。因此,科学面的原始创新最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而线的或点的原始创新也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但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显然线的原始创新高于点的原始创新。
因此,在学科建设中,高校都任重道远。每个高校都应有自己的定位,或是世界一流或是国内一流或是地区一流;或是学科面、线、点一流。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一学科点或点上的点,可以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这也可以理解为一流,也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或地区一流。这也是一些普通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最佳选择。同样,那些列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应追求学科面上的世界一流。
总之,每个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都有机遇与挑战,都需要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实现一流发展。不同的是,有的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世界一流,有的是国内一流,有的是地区一流,还有的是特色一流。
三、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学科建设是每一个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服务与支撑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任务。针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学科发展定位、学科学术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学术牵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融合等问题,我们认为,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应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积极迎接挑战,明确学科建设定位,通过学科建设中学术灵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发展。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文化环境。
1.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学科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抓手,每个高校面对学科建设实际,大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层级化发展,突出特色,确定学科建设定位层级,以实现一流学科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应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高校需要“三去一降一补”:去过多、低水平、无特色的学科,去不招生的闲置学科,去(降低)教育部面对的申请学科过旺需求压力;降低办学成本;补社会急需的新学科。就每个高校来说,不可能把所有学科都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只有针对自己的学科优势,做出特色才是有价值的。如对数量经济学学科,无论博士点,还是硕士点,每个学校的优势与特色都不一样。比如,每个学校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都应该根据各自学校学科基础条件与积累,以及优势特点,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一流学科,既实现数量经济学理论、模型技术与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层级发展,同时确保在数量经济学学科下,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形成稳定的一致性,并做出特色,在层级上做成一流。对于一流的数量经济学,最大的优势是不仅能够引领模型理论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创新一流的数量经济学理论与创造模型技术。具体地,我们建议,每个高校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在九级分层学科定位中选择适合自己又留有发展空间的定位,以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国内一流、地区一流,以及特色一流学科目标。
2.基于人才需求层级,完善学科建设评价绩效体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需求具有层级性,学科建设既需要培养一流人才,也需要培养普通专业技能人才。因此,需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更多需要建成国内一流或地区一流或形成特色一流学科的高校。因此,如何更全面更客观更积极地评价高校学科建设绩效?以此激励每个高校,尤其给予普通高校自信进行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有价值的稀缺的学科建设机会、空间与资源。
第四轮学科评估为水平评估,目的是服务大局、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以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划分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学科,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重点关注成效和质量,其所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有重要价值的,激励并助力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无疑这个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意义,但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其学科建设定位为国内一流或地区一流或形成特色学科,以及学科建设的系统性特点,其评估既需要水平评估,还需要绩效评估。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水平评估是绩效评估中最重要得内容,应在学科评估基础上建立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鉴于每个高校的现状,以及在办学资源、生源与师资、投入、实力与影响力方面的巨大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客观与公平,这个体系还应增加如下的内容:(1)诸如投入产出比值的绩效指标,因为每个高校投入,尤其优质资源,如最优秀的生源和师资、最好的研究条件与环境,有着巨大差异,只比产出的评价显然有失公允;(2)由于每个高校的起点层级不同,如有无博士授权学科、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等,应增加诸如增加量、增长率等增量指标,考察每个高校学科建设中取得的增量成绩,才是客观的评价;(3)由于每个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不同,应针对所设定的目标定位设置指标评价,既不鞭打“目标层级高”的快牛,又激励“目标层级低”的慢牛;(4)考虑学术贯穿于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的灵魂作用,对于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和学位事后评估中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和低水平问题,在学科学术评估中应引入一个下调的折扣系数;(5)考虑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一项重要的功能,文化与制度(政策)是大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所谓一流学科需要一流制度与文化,进而吸引一流人才等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保证。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些高校,甚至重点高校正是在学科建设的制度(政策)与文化中出现了问题,导致学科评估成绩低或下滑。为此,需要增加一些反映科学合理制度(政策)、良好文化、管理与服务质量水平的指标。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基础上,还可以引进区分投入和层级的两个简单的调整系数,把学科评估结果的绝对水平调整为相对水平,用于综合反映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估。这样,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所建立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激励每一所高校,既激励我国顶尖、一流、高水平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还能激励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后30%的高校加大力度进行学科建设工作,真正落实学科建设是每一个高校发展的主题,实现在学科建设中一个高校也不能少,让每一个高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3.打造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提高学术国际影响力。无疑,学术国际影响力取决于一流的学术成果,但与发表一流学术成果的学术期刊也不无关系。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成果与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堪比孪生兄弟,而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能够称得上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却是凤毛麟角,以致我们不得不追求把最新、最高水平的成果写出英文,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正如2014年9月施一公教授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关于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演讲中提到的那样,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科研工作实际上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而且还是付费在西方发表文章,这些西方杂志订阅费用十分昂贵,国内也鲜有企业订阅,况且大部分工程师很难看懂这些英文文章。一方面,为了发表SCI论文我们支付了包括论文翻译、润色、发表,以及期刊订阅等巨额费用,另一方面还滋长了学术不端行为,如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决定撤回我国学者107篇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正如饶毅教授在科学网博客上尖锐地指出的那样,SCI在中国科学和教育界长成了一个“畸胎瘤”。为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真正提高我国学术水平,以及在国际学术上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我们认为,应尽快启动在国内顶尖学术期刊中选拔一些,可能10%的,有可能成为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候选期刊,大力度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相关优质资源,如把发表SCI论文所花费的巨额资金用于支持这些候选期刊建设,如候选期刊定位为发表世界一流水平成果水准的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中英文版、组建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建立严密的匿名评审制度和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评审程序,并通过实施高审稿费、高编辑费、高稿酬措施吸引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投稿论文,经过持续支持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到那时,将会极大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4.大力度加强文献阅读,提高论文学术水平。在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前面提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既包括学生培养,还包括教师培养,即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提高他们的论文学术水平是关键。因此,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尤其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代表着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是人才培养最高层次,有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无论导师还是学生,他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决定学校的学术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我们认为,目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其论文水平主要受制于有限的低水平文献阅读,只了解文献冰山一角或一知半解就以为站在巨人肩上创新,显然是不可靠的。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为此,我们建议,无论教师还是研究生要提高学术水平,必须提高阅读量、阅读能力与水平。
这里,我们以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博士生在学术研究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文献阅读,提高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每年参加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总体感觉到,博士论文体现出“文献阅读”不足以支撑论文创新点。还有少数论文存在低级硬伤,质量与水平改进提高空间还是很大。我们认为,对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既要考量创新水平,还要考量在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应用所学过的理论、专业与技术知识的能力与效果。通俗的讲,创新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认为,为此需要清晰以下方面:(1)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存在什么难点,以致到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被解决;(3)解决难点要研究哪些主要内容与解决难点的关键点是什么;(4)结合实际,用什么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并实现创新,以攻克关键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唯有阅读文献。通过对大量文献高质量阅读,真正了解要研究问题的现状、过去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势,以及所应用理论、方法与技术发展过程与前沿发展。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有可能、才有说服力、才能立得住。特别地,由于博士生为了尽早毕业急于发表论文,在文献阅读上花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够多,文献阅读量少且深度不够,就着手创新发文章与撰写论文。发表的论文和撰写的博士论文,由于阅读有限而制约着应用与创新能力,多少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博士论文水平,还需要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应合理调整培养过程环节时间安排,加大文献阅读量,保证文献阅读质量与水平。因此,需要改变思路,从过去的“为创新撰写博士论文”转变为“为撰写博士论文创新”。为此,我们建议不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作为授予学位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全心力投入学位论文工作中。二是在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中,应完善规则,建立严格标准。答辩过程应该是很严肃、神圣的过程,是学术探讨、碰撞的过程,也是学术素养文化传承过程。固然论文通过了匿名评审,答辩是一个再检查,更重要的是一个提高。为此,应该克服走过场的现象。应明确规定博士生答辩时应面向答辩委员会站着,且不能照着PPT念,同时PPT应该就只有标题,以及图表、公式、推导过程、引用资料等,其他都不应该有。既然论文及创新点是自己做的,应如数家珍,一气呵成。在答辩成绩中,还应考虑答辩人的综合概括、提炼核心的能力,如10万字凝练3万字、1万字、3000字,甚至800字的能力。三是近几年,一些高校效仿美国大学,博士生把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的学术论文组合成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并申请答辩。对于这种情况,从表面来看,有的博士论文就是3篇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难以让答辩委员相信达到了博士学术水平。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可以说,能达到的是少数,而达不到的是多数。因为,在国内博士生受毕业时间要求,急于发表论文。为了赶时间,就在满足毕业要求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若干篇论文组合成毕业学位论文,这样的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可想而知。因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的周期长,学生即使写出来了,也等不及,而一般的论文在一般期刊上发表的周期短,结果学生为了赶时间只能选择把论文,即使偶尔是好的文章发表在一般期刊上。另外,这种由发表的相关论文组合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往往不能满足对学位论文相关的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应用所学过的理论、专业与技术知识的能力的考量,这种考量还是学位授予条例与细则中的相关要求。为此,学习国外的做法,关键是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修改相应的制度与管理办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5.强化学术贡献评价,大力鼓励合作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随着大科学的发展,合作研究成为必然。正如最好听的音乐是交响乐。随着科学融合,研究者按照兴趣相同、志愿原则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一流学术成果,提高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这种合作包括不同单位教师、同行,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评价合作成果及其合作者的贡献。“只认第一”的规则极不利于合作创新。当然合作成果的前提是交流,因此学校以及社会应为教师提供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与渠道,教师主动志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相互交流、思想碰撞,激发彼此的思维与灵感,产生共鸣,发现突破口与合作机会,从而产生高水平的个人成果和合作成果。
如何评价合作成果,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不管什么样的合作成果评价制度,总会有人钻空子。客观上讲,钻空子的人是极少数,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需要通过营造好的学术道德文化解决钻空子的问题,对合作者的合作成果不能简单按署名排序评价,而应事实求是地按其所做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不管作者署名第几,只要有具体的学术贡献,就给予第一的认定。这样做,有利于合作,有利于做出一流合作成果。
6.加强学术基础研究,大力支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中最重要的考量内容。目前应用对策研究相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薄弱。结果,一方面应用对策研究的学理支撑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理论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是双向的要求,不能偏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是学科建设的顶天度量,我国现在已经成为SCI的大国,占全世界SCI的七分之一,这是学科建设的学术贡献。但学科建设的成果还应体现在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立地服务(解决问题)上。相比较而言,立地服务的贡献差距比较大,当然立地需要顶天的理论作为学理支撑,有了学理,能否起到支撑作用,还需要我们创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但这里的理论包括普遍的应用已有的理论,也包括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的理论,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把已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或为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的理论、认识、观点过程中应用已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这种结合本身就是创新,是立地的关键。正如大飞机项目工程中的创新,关键是安全地飞得起来、安全地落得下来。
7.构筑良好文化,成就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需要营造文化及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全过程都需要良好的“态度、自信、合作、创新、服务”文化环境。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态度决定一切,了解自己,准确定位或寻找夹缝,追求特色是最好的选择。自信决定动力,并建立在积累的基础、明确的定位、清晰的目标之上,持续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就值得期待!合作决定成功。合作有政产学研用,以及教师、师生之间的合作,都需要建立在诚信、兴趣与志愿基础之上,往往通过团队实现。一个人或单位能力有限,合作团队无限。在珍视每一团队成员基础上正确处理团队利益、矛盾,形成包容共享的团队精神十分关键。值得一提的是,在团队建设中按照合作规则确实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但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博弈过程,应用文化的力量建立补偿机制,团队的合作才可能持续。创新决定成败。尊重学术,敬畏学术,营造学术环境,鼓励学术创新,提高学术地位与影响;鼓励教学学术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鼓励发扬工匠敬业精神,踏踏实实工作,成就学术大师,也成就众多学术工匠。服务决定后劲。注重成果转化。学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服务于政府部门、企业决策咨询,并以优质服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资源。我们知道,在优化问题中,只要最优解存在,寻优的路径正确,获得最优解与初始值无关,即只要不断寻求,获得最优解是早晚的事。这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只要建立了良好的“态度、自信、合作、创新、服务”文化环境,在学科建设中就有机会、资源,就有发展空间,就能实现特色学科发展。
学术是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的灵魂,建立良好的“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民主决策”学府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们一起滋润与根植于师生之心,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光大,并通过师生的一言一行传播于社会,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引领社会文化。
(本文转载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010-53572272)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2/01 报名|交大MTT专场笔试经验分享会,奖学金学长学姐一手经验大放送!
- 12/06 活动预告 | 金融EMBA项目主任见面会暨课程说明会(广州站)
- 12/06 活动报名丨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公开课暨招生说明会【北京站】
- 12/07 广州公开课 | AI时代的博弈论探秘
- 12/07 最后召集| 广州站在职MBA(大湾区模式)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2/08 @港澳台青年:MBA教授主题讲座暨招生说明会香港站报名中!
- 12/10 直播预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MBM2025级申请倒计时!
- 12/14 活动报名 | 香港大学 EMBA环球班香港公开课
- 12/14 下週六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年度最後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2/21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