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机会在哪里?10余位专家学者这么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
2022-02-28 18:45 浏览量: 2904

2月2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承办的“知行合一 碳望未来”学术论坛在光华管理学院3号楼举办。论坛邀请了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与研究者,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

在本次论坛上,光华管理学院发布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碳足迹测算报告(2021)》,该报告也是北大光华智库平台“光华思想力”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俏:“碳中和”的认知,普遍存在五个方面的误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二三十年,围绕“碳中和”上下游涌现出来的新行业,会构成中国未来新的生产网络图,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节点行业。

刘俏指出,当下对于“碳中和”的认知存在五大误区:第一、碳中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第二、“碳中和”研究,不能只关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高的行业”,还应该关注其关联产业。第三、“碳中和”不仅涉及生产型产业,还与消费主导型行业息息相关。第四、“碳中和”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而是推动社会和推动文明形态更替的根本力量。第五、全国形成“统一碳价格”并不合理,因为“统一碳价”没有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那么,中国践行“碳中和”,要把握哪些关键点?刘俏给出了三个建议:找出碳排放的关键节点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变革会带来减排的倍数效应;探索更好的做法和出台公共政策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建立有效的碳价形成机制,包括碳交易价格,碳资产的证券化等。

刘俏介绍,基于上述关键点,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将主要从五个层面来推进:研究碳中和的具体行动方案,划分生产网络,寻找节点行业,发力生产端以及探索碳价格的形成机制。他表示,“学院正在寻求碳中和的研究突破,一方面为碳中和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培养真正了解碳中和的人才。”

杜祥琬:对“双碳目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战略目标,是我们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我们做,一定要做好,我们必须对“双碳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双碳目标”能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同时也能推动很多体制机制的创新。

杜祥琬院士指出,这些年我国的快速发展,比较依赖低端产业的扩张,现在需要的是发力高端制造业,“双碳目标”补的就是我们的发展短板。碳达峰是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脱钩的拐点,是走向现代化途中一个进步的拐点。

实现“双碳目标”,从哪里着手?杜祥琬院士提出“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他指出,对我国能源“富煤缺油少气”的传统认识,要有进一步提升。实际上,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等,其中,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可开发资源量的1/10。因此,完全可以做好多能互补,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工作,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

“碳达峰以后,更有力度的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过程必然困难,但也是新型发展机会。”杜祥琬院士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依赖高碳惯性大”的发展路径,具体来看,就是补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科技、体制机制、管理和金融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双碳目标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要把握好节奏,积极而又稳妥,把好事做好。

金涌: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最大的推动力

“碳中和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最大的推动力,无论是研究、开发、投资、生产,所有的决策要以‘碳中和’为依据,要理性、智慧、平衡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在主题演讲中如此表示。

金涌院士指出,中国实现碳中和,主要面临三大困难:第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偏大;第二、燃料主要是煤、油和天然气,达峰时间快;第三、作为制造业大国,减排相对困难。

那么,中国未来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之路怎么走?金涌院士建议从五个方面发力: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技术降低能耗,从工业化时代转变为信息化时代;第二、化石能源逐渐退出,发挥再生能源主导的作用;第三、变“化石燃料”为“化石材料”;第四、迈入核聚变能源的时代;第五、全民参与节能,进入资源循环利用的时代。因此,碳中和不是旁人要我们作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体现了中央领导的大智大勇。

徐锭明:双碳是一场硬仗,干部考核应该考核双碳

“从长远来看,未来能源的发展不取决于对资源的占有,而是取决于能源高科技的突破;此外,中国的能源禀赋也需要重新定义,重新认知。”国务院原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在主题演讲中谈及双碳目标时,首先明确了这两个关键点。

徐锭明还认为,未来的经济是数字化的绿色经济、绿色化的数字经济,绿色化为数字经济导航、数字化为绿色经济赋能;未来的经济也是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实体数字化的经济。因此,要把“双碳知识”和“数字经济知识”结合起来,既要研究双碳,又要研究数字经济。

实现“双碳目标”怎么做?徐锭明建议: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能效;创立方法论,建好模型;利用好大数据的同时,树立起新思维,包括数学思维、生态思维、市场思维和熵论思维。

徐锭明还指出,双碳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大考,双碳工作要党政同责,干部考核要考核双碳。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经济学家思维,要有生态学家思维,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姚志祥:煤炭央企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背景下,央企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经济师姚志祥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探索经验。

姚志祥指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总局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作为煤炭、化工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队,要担当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新使命新任务,要加强“双碳目标”的资源保障,研发关键技术、争取重大突破和应用推广。

姚志祥指出,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及绿色开发很重要,比如煤炭可以由燃料向原料和材料转化,可以开发地热能、利用煤层气资源,要加强煤系矿产资源的绿色勘查及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煤炭中的稀土和稀有金属等。

姚志祥还介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注重加强政企合作,与院所合作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互补;同时也在持续提升生态修复和治理技术,努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此外,制定绿色标准,加强政策推动也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滕飞:光华管理学院每年都将发布自身碳足迹报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滕飞在做主题演讲时发布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碳足迹测算报告(2021)》。报告显示,学院2021年度的碳排放总额约为5107吨二氧化碳当量,排前三位的是电力、市政热力和差旅等间接碳排放。

滕飞介绍,学院将启动北大光华“碳中和”行动,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推动更广层面的碳中和。包括基于碳中和经管原创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及行为实验室的建设;低碳领域的人才培养;低碳生活方式转变的倡议;组织运营模式的变革、建筑空间的低碳改造以及节能设备的推广。

滕飞表示,光华已把双碳目标纳入学院的发展布局,接下来每年都会发布学院碳足迹报告,力争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顶层设计上的探讨,也离不开企业的践行与参与。在上述嘉宾的主题分享结束后,专家们围绕行业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路径进行了圆桌探讨。本次论坛主题演讲部分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任菲主持,以下圆桌对话部分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卢瑞昌主持。

新望:实现双碳目标,制造业提前布局大有可为

制造业的绿色转型,痛点在哪?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坦言,“制造业企业普遍认为减碳离他们比较远,对双碳的认识有些滞后,紧迫感不够。”

新望指出,制造业企业如果能提前布局,其实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他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等等可以向工业化、材料化发展;第二、非化石能源未来更多可能要进入制造业,如光伏、制氢、储能等等;第三、传统制造业积极回应新的消费需求,尤其绿色消费,可以催生制造业的新兴行业;第四、制造业与低碳目标相结合,进行自身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寻找新蓝海。当然,这种改造还可以向建筑、交通等领域延申,推广绿色制造技术。

曾少军:实现双碳目标,多能互补是关键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对能源进行大的革命,不是变革,也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以实现根本性的变化。

曾少军认为,当前的能源革命,需要做减法,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把污染能源减下来;也需要做加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但是,仅靠节能和提效,空间并不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替代,才是能源革命的根本。

但是,不少新能源在清洁和安全之间存在矛盾,又该怎么办呢?曾少军给出建议:既要能源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可持续,必须建立起以储能为中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体系。

马军: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数字化赋能

如何遏制两高产业的盲目发展?如何防范运动式减碳?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马军认为,双碳战略是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有必要借鉴中国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充分监测发布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共识,强化政府监管,调动市场力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马军指出,数字化赋能对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非常关键。第一、要建设完善的双碳数据基础设施,并据此开展区域、行业和企业绩效评估;第二、形成基于数字科技的创新解决方案,开展数字化碳核算和减排目标设定,有效服务转型金融,建设绿色供应链,助力生活方式绿色化。

李振华:降低碳排放,金融业的空间还很大

为什么金融行业中,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占比相对较小?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认为,企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缺乏认定标准、排放行为数据和识别系统,信息也很分散,而缺乏有效的连接和共享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李振华建议,要建立起银行和金融机构可用的绿色金融SaaS产品,并且开发相关产品的系统工具,同时,还必须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因此,绿色信贷关键是要市场化和商业驱动,完全靠政策驱动也不行,要实现商业可持续,才能形成完整的循环。

王广宇:实现碳中和,应该重视脱碳并发展转型金融

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在推动“碳中和”上如何定位?华软集团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王广宇认为,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是科技进步,这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创新,还需要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鼎力支持,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投资机构还没有把促进低碳零碳作为主要筛选指标。

在王广宇看来,除了关注碳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之外,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的空间很大;主流金融机构也应该制定脱碳战略、研究减碳措施,致力于促进高碳高排放企业的减碳发展。整个金融市场应该进行相应的业务调整,积极发展转型金融。

本次论坛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新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今日头条、巨量视频等媒体参会报道。来自企业、行业、研究领域等近万名观众在线聆听了嘉宾们的分享。

相关链接:

“双碳”行动!北大光华发布首期碳足迹测算报告

Guanghua PKU 2021 Carbon Footprint Report

刘俏:“碳中和”给经济学提出哪些新问题丨光明理论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