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丨知识改变命运,从89所博雅图书室开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
2021-04-23 15:12 浏览量: 346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拉美文学巨擘博尔赫斯有句广为人知的诗:“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12年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师生、校友联合各界爱心人士,为偏远地区孩子捐建了89座知识殿堂——博雅图书室。孩子们从博雅图书室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汲取智慧力量,砥砺奋进前行,从而走出深山连接更广阔的世界,并反哺家乡脱贫事业。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兴,则乡村兴。关注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汇聚校友爱心,践行社会责任,“一本好书,一个未来”,光华在行动!

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翻开一本书,就意味着翻过一座大山,越过了无数沟壑;或许走进一所博雅图书馆,就意味着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开启心灵的旅行!知识改变命运,从这里开始!

89所博雅图书室遍布偏远地区

兴建“博雅图书室”的初心发端于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位于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处。曾长期是我国贫困的“三极地区”,即所谓自然条件极差、贫困程度极深、脱贫难度极大。1988年,国务院批复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一场前所未有、目光深远的反贫困试验在这里开启。响应国务院号召,从2009年起,年近80岁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亲自担任毕节扶贫项目专家顾问组组长,带领数批光华师生前后数次奔赴毕节进行实地调研,助力脱贫攻坚事业。

除了助力当地兴修公路、水利工程、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干部培训等,从2009年起,北大光华发起了“北大-毕节博雅图书室行动”,博雅图书室设立的初衷是,让山区的孩子们接受到更完整的教育,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改变贫困的生活和家乡落后的面貌。厉以宁教授也亲自为“博雅图书室”题名。

厉以宁老师题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对于很多山里的孩子来说,书是一种奢侈品。孩子们想获得一本好书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要少吃几顿饭才能省下买书钱,甚至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书就等同于教科书,因为他们再也没有见过其他类别的书。然而,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

为了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光华在毕节试验区对20所小学进行了博雅图书室项目的资助,资助范围涵盖了毕节试验区所有区县。如今,这些学校均拥有可供孩子们阅读的阅览室以及桌椅,每一所学校获得的图书均有数千册。例如板地小学获赠博雅图书3200余册,千溪小学获赠4400余册,陇公小学获赠4400余册,水依小学获赠4000余册,桂果小学获赠4000余册,保河小学获赠5000余册,德苴完全小学获赠4621册……仅自光华管理学院对口帮扶毕节市德苴乡以来,5年间就援建了14所博雅图书室,捐赠图书近四万册,总价值102万元,惠及2847名学生。

正是由于目睹了“博雅图书室”在毕节当地师生所受到的热烈欢迎,“博雅图书室”项目组抱定了建立更多图书馆,覆盖中国更多的偏远地区,惠及更多的孩子们的目标,走访了大量中西部省份,足迹遍布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和西藏等地,深入教育落后地区调研,了解当地学校的实际需求,先后在广大偏远地区捐建了89所博雅图书室。

科学管理让书真正用起来

图书有了,但如何让书真正用起来却是一个更艰巨的挑战。“博雅图书室”项目在规划之初,就意识到只有管理规范、运营得当,才能让这些书默默地但是持久地发挥作用下去,真正地造福一批又一批的小读者和老师们。

项目组的老师们在做前期调研的时候发现,有些学校此前也收到过爱心人士、机关和企业的捐书,但细细察看会发现很多书不适合孩子看,很多书孩子根本不感兴趣,或乏人问津落满灰尘,或散乱地堆放在角落,反而成为了学校“待处理的负担”。

因此,博雅图书室项目并没有发动校友大规模捐书,而是精选适合受捐学校学生年龄和特点的书籍,可谓是“定制化”地精选图书。比如给西藏的小学生们购买了汉藏、藏英双语的书籍,给低年级的孩子购买了看图识字的画册,给每个学校采购励志类的书籍、配备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目、给校长们准备一些管理类的书籍等;在购书前,跟受捐学校的老师充分沟通书目,帮助受捐学校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要求学校允许学生把书带回家阅读,以提高使用阅读率;对书分门别类整理,比如请图书管理专业的老师教他们给图书编制目录索引等。尽可能在对书籍的筛选、使用管理以及图书服务上都做到“最用心”。实际证明,这些努力也让博雅图书室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博雅图书室还建立了回访机制。光华师生会回访已建成的博雅图书室,与当地师生互动,倾听学生和老师的新需求。回访不仅能切实了解博雅图书室是否起到了“精神食粮”的效用,还有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光华师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可以激励当地少年儿童勤奋向学,另一方面也让光华师生对于国情社情更为熟稔,有利于将来做出扎根中国大地的学问。

同心协力推动社会进步

十余年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光华”校友们的鼎力支持下,“博雅图书室”得以遍地开花,而每次看到偏远地区师生们的笑脸和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又给了所有关注和参与“博雅图书室”项目的人士以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兴建“博雅图书室”离不开光华校友们的支持和参与。每次去外地参加落成典礼或者回访博雅图书室运营情况时,都有校友志愿一起前往。很多受捐小学都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但即便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甚至遇到雨雪风沙等恶劣天气,前行的校友们也义无反顾。有一次前往贵州,一位校友早晨8点从市里出发开了200多公里的山路,走访了两所小学,天黑时又开3个多小时山路赶回市里开第二天的会。师生一行人沿着崎岖山路行车,校友的新车底盘都被刮坏了,却依旧毫无怨言,满怀使命感地一路颠簸前行。

博雅图书室给孩子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激发了光华师生和校友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觉得图书室就是书的海洋,我感觉翻书时候就犹如被海风吹过,这种感觉沁人心脾,摸书的时候让我觉得像是在海边弹奏钢琴,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云南省南涧县新民小学五(2)班 李加芳

《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皇帝的新装》……我看的书一天比一天多,我也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自从我的世界有了书,我的知识就变得更丰富了,我觉得我的成长永远离不开书。

——贵州省毕节市太平乡中心完小四(2)班 李旭

“当地的一些孩子甚至没有到过四十公里外的拉萨市区,更别说远在千里的首都北京。北京大学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而博雅图书室激发了孩子们想要摘星星的梦想。”

——西藏达孜县教育局 田本通老师

博雅图书室的slogan 叫做“一本好书,一个未来”,就是期待通过博雅图书室把希望和未来送给最需要的儿童。让他们可以先在书里到达尚且无法用脚走到的世界,在心中种下一颗憧憬未来的种子。

光华管理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3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光华师生用行动践行使命,推动着“中国向着好的,向上的道路上走”,而有着十余年光荣历史的“博雅图书室”项目就是光华管理学院“推动社会进步”的见证之一。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博雅图书室”项目也顺应国家大政方针,聚焦乡村振兴,主要帮助中国偏远地区的学校建立图书室,希望用实际行动唤起社会对偏远地区教育的关注。在未来,光华还会持续推动“博雅图书室”在全国各地开花,持续关注“博雅图书室”在各地的管理运营情况,让孩子们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增长智慧,充实人生。我们相信,一本好书,一个未来。

相关链接:

小河淌水,清悠悠 | 北大光华助云南弥渡德苴乡脱贫攻坚记

扶贫扶智 教育先行 | 光华助弥渡德苴乡脱贫攻坚记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