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竞赛结硕果 赛教融合育人才

安徽大学
2022-06-13 15:43 浏览量: 2799

日前,2022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获得41项大奖,我校本科生荣获国际特等奖提名奖3项、国际一等奖 10项、国际二等奖28项。同时,在“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16支队获奖,其中1支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6支队伍获得全国二等奖,9支队伍获得全国三等奖,获奖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学建模竞赛是我校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三者有机融合的有力载体,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多年来,我校遴选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以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内大奖,成果丰硕。

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汇聚了社会、经济和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营造大学生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并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此次荣获“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数学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自成,从研一开始便坚持参加导师陈华友教授组织的数学建模培训,他表示:“建模水平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迅速提升的,建模的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陈老师带领的团队里,学习建模、参与建模的氛围非常浓厚”。学校数学建模竞赛总教练、纽约石溪学院副院长陈华友注重平时的教学,坚持抓实培训的日常工作,在平时的精讲、多练中提升学生的建模实战能力。

王自成同学的研究方向是统计预测与决策、运筹与管理,因而他们选择竞赛题目“空气质量预报二次建模”。经过四天零四个小时紧张地建模、运算与写作,王自成所在的参赛队完成了60多页的论文,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基于已有物理化学模型,利用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多元数据视角下基于时间模拟和空间融合的区域协同预报模型,达到了对空气质量进行二次预报的效果。

2022年国家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特等奖提名奖获奖团队文典学院2019级本科生石凯说,“在建模竞赛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困难和挑战,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技能、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数学建模的魅力。同时也希望在未来,我们的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新的历史。”

一直以来,我校数学建模团队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建模基础。陈华友老师介绍道:“本科生参与建模,可以掌握基本的模型、编程、论文写作能力,在模型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与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研究生,则可以通过参赛不断强化学科交叉能力,找到与自己研究兴趣方向的多学科契合点。

在参加建模比赛的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一次参赛,终生受益”。在陈华友看来,参加建模竞赛,“获奖不是唯一的目标,没有获奖的同学因为参加了建模竞赛的完整的培训过程,他们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我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学到更多‘活’的东西,在竞赛中学数学,用数学,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总结,参加数学竞赛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一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软件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三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四是增强克服困难和顽强攻关的意志,五是提高研究生查阅文献和撰写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在竞赛集训、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从技术支持、资金投入、政策帮扶、后勤保障等全方位全过程支持数学建模竞赛。此次取得的成绩是学校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协同指导、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体现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显著成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安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负责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得者周礼刚介绍说,“学校注重‘赛教融合育人’,数学建模竞赛教练组以此作为‘风向标’,力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动力,成为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

近年来,我校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屡创佳绩,数学建模竞赛工作机制也日渐成熟,竞赛氛围愈发浓厚,逐渐形成文、理、工科全覆盖,老、中、青“传、帮、带”教练梯队建设。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教练组由数学科学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互联网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文、理、工科学院40余名老师组成,其中有指导竞赛20年以上的“老”教练,也有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般在春节前后,在疫情之前,每到比赛时期,指导老师们都会留下来陪着这些学生,不仅为学生提供竞赛指导,而且给学生们以生活关怀。在寒假留校指导学生们参赛时,周礼刚会自己下厨,“给大家加加餐,补充补充能量”。疫情以来,培训改为线上进行,由于培训人数多、时间长、任务重,加之线上沟通交流不及线下方便,培训比以往更加艰难。面对各种困难,线上培训采取了分组、分主题、分环节、分层、分类的方式,教练组老师常常牺牲休息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互联网学院青年教师朱家明曾在陈华友的指导下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2015、2016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一等奖。留校任教后,他也成为安徽大学数学建模教练组的一员,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赛一等奖、二等奖、国际特等奖提名奖、国际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

“数学建模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朱家明说,“在比赛中,我们不仅提高了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论文的写作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参赛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一次参赛,终身受益’的实际内涵”。

作为学校建模竞赛总教练,陈华友表示,未来将按照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培训规范化,继续完善学校现有比较成熟的培训机制和课程设置,充实指导教师队伍,让更多导师参与到建模竞赛的指导过程中,“希望将建模竞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能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数学建模的魅力”。

周礼刚在采访中也表示:“积土成山,积水为海,不负韶华,笃行不怠,希望安大学子能在数学建模竞赛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安徽大学跑出最好成绩,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拼搏,勇绘个人发展的美好蓝图!”

图文 | 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赵玉婷

编辑 | 赵玉婷

编校 | 孙晓晴

责编 | 徐红

编辑:田薇

(本文转载自安徽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