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李世雄奖”获得者鲍炎红:数学世界里的孜孜追求者

安徽大学
2021-11-05 21:01 浏览量: 4328

作为一名教师,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耕数学课堂十九载;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在数学的世界里十余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作为一名“安大人”,他对安徽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将自身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他就是第十四届“李世雄奖”获得者鲍炎红教授,在数学的世界里默默耕耘,久久追求。

为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责无旁贷

鲍炎红教授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学生,为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责无旁贷。只有看轻名利和得失,守住育人初心,才能把学生教好、教饱,这也是我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

鲍炎红教授的课堂让学生深深着迷。他有时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有时运用“独创秘方”,各种教学方法切换自如。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程筱茜说,鲍老师对书本知识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上课几乎不需要翻阅课本和教案,而且板书清晰、有力,熔重点与美感于一炉,让学生在领略知识奥秘的同时,又欣赏到数学世界的艺术美。哪怕习题课,鲍老师也能化枯燥为神奇和乐趣,磁铁般吸引着同学们,更多时候,还吸引了其它班级好学同学的跟进旁听。

在每一章学习结束后,鲍炎红教授会抽出周末时间组织本科生进行课外探讨,学生讲课,老师点评。每次他都亲临现场,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如果某同学没有讲清楚,他会亲自示范一遍,分享自己的“经验锦囊”。程筱茜说:“我觉得零距离的研讨会,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提升了自学能力、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能感受成功的愉悦。”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鲍炎红教授还积极担任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计划书,为学生联系考察调研单位,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到高水平大学深造。他不仅是学生学业的引路人,生活上更为学生排忧解难。他的口头禅是“有问题,问我哦”。“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鲍老师经常询问我的经济状况,总是很暖心地说,有啥困难就找他。疫情在家期间,我崴脚疼痛又旧伤复发,爸爸身体不好。鲍老师自始至终对我保持极大的耐心,远程带我上课、指导论文、询问我病情状况,还提醒我要定期带父亲检查身体,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博士生傅东兴感动地说。

深挖数学课程里的思政元素

工作以来,鲍炎红教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始终把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他带领课程组持续进行高等代数课程建设,该课程已获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双基”建设教学示范课程;他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作为第二主编,出版了《线性代数》教材(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参编教材《高等代数》于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主要撰写人,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数学(上、下)》编写了教辅用书,深受教师和同学好评。

鲍炎红教授深挖梳理所授课程中思政元素,积极拓展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并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补强基础、补齐内容;精心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编排,化解每个教学难点;注重学情分析,做好单元测验,为学生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积累;利用课外时间为本科生组织讨论班;积极建设课程线上资源,充分利用安徽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鲍炎红教授对数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鲍炎红教授注重因材施教,就理论推导证明,他要求本科生能完成“验证性证明”,强调逻辑严密,叙述清楚;要求硕士生能完成“模仿性证明”,强调过程,注重细节;要求博士生能完成“创造性证明”,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他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科学规划他们的学术生涯,合理做好人生设计,切实提升了科研育人的实效性。

“高等代数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鲍炎红教授说。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学生眼高手低,理解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除了数学方法的传授,他更注重背后包含的哲学思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数学素养。鲍炎红教授还将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他希望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和榜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说,“润物细无声,育人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在潜心探索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鲍炎红教授主要从事当前代数学领域核心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Poisson结构与Operad理论、三角范畴与导出范畴,以及代数表示论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Adv. Math., Trans. Amer. Math. Soc., J Noncommut. Geom., J. Algebra,Sci. China Math.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二十篇,真正做到了把冷板凳坐热。

十余年如一日,鲍炎红教授在数学的世界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索。他和合作者曾经花了五年的时间,研究结合代数Operad的理想结构,最终在业内公认的数学类顶级综合性期刊《Advances in Mathematics》正式发表。他说,之所以一直坚守在基础科学研究的领域,最重要的是兴趣爱好。不管是学生时代成功地解答出一道难题,还是后来独立写论文,证明定理、发现定理,甚至引入某一个课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一种快感。“这个快感就好比小孩子把某个游戏打赢了一样,很兴奋”。他告诉学生,要静下心来,花时间从最根本的问题去探究,从最原始的文献去研读,对经典文献的细节要做到了然于胸,把文献从薄看厚,再从厚看薄,把问题背后的“自然性”想通。要把基础科学的研究当做一场闯关游戏,从易到难,不断突破,不断感受数学的魅力。

对数学研究的着迷,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是源自责任。“宇宙之大,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因此,鲍炎红教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结合实例和同学们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

从安大出发又回归安大

自1998年起,鲍炎红教授就一直在安徽大学学习、工作,转眼间23个春秋已悄然掠过。他对安徽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已将自身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

鲍炎红教授积极参与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数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主动高质量完成学校和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多次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数学科普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如中科院席南华院士、长江学者惠昌常教授、国家杰青章璞教授等;在文典学院成立初期,他利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博后的机会,主动了解科大少年班和华罗庚班的培养方案,积极为文典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出谋划策。提起此事,鲍炎红教授说:“安大的发展跟我们每个‘安大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安大人’,当然要发挥自己一切的能量,在不同层面给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今年六月底,鲍炎红教授承担了教务处副处长的工作,同时他还是九三学社安徽大学基层委主委。为了尽量合理安排时间,他总是将日程排得满满的,白天进行日常教学和管理,晚上则进行数学研究,批改学生的作业。谈及这些工作,鲍炎红说:“什么活都是需要有人做的,教学有教学的规律,科研有科研的规律,行政也有自身的规律,我还在学习过程中。”他表示,自从做了行政工作以后,最大的感觉是一定要把团队给建设好,感谢学校在这方面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

十九年的光阴,鲍炎红教授始终奔赴在教学和科研的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育人为本的责任。从安大出发,又回归安大,他的数学故事仍在继续。

图文 | 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排版 | 王炳贺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