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刘超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22-09-26 12:00 浏览量: 4507

近日,西安建筑大学理学院刘超教授团队在材料界面力学与智能建造3D打印混凝土交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1.958)发表题为《Hardened properties of 3D printed concrete with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的最新研究成果。《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期刊作为建造与建筑技术领域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在水泥基材料与结构领域国际影响力排名第一。这是该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该校在该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成果的突破。刘化威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刘超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近年来,3D打印混凝土技术因其建造大曲面跨度、空间异型、无模高效施工、数字化精度管控等优势成为建筑产业智能建造转型的关键环节。刘超教授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缺陷分布特征的3D打印混凝土“多重分区-界面模型”与“界面粘结多尺度体系”,揭示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机理。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宗固废胶凝材料在3D打印建筑中的应用技术”负责人,刘超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建造与固废资源化应用领域研究,参编我国首部《3D打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嘉翼数字化增材技术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内3D打印混凝土领军高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成果先后在广州白云区、西安高新区等地示范应用。

立足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研究领域,该团队首先突破高掺量粗骨料的3D打印混凝土制备技术难题,进而实现建筑固废再生粗骨料在3D打印混凝土中的应用,解决了困扰行业的高成本、流触/变性难以控制的瓶颈难题,实现了绿色建材与智能建造的协同发展。创新成果率先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国际影响力排名第一,IF:11.632)和《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水泥基材料与结构领域国际影响力排名第二,IF:9.93)上发表,全面阐释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结构硬化性能受力机理。

作者简介:

刘化威,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指导教师为刘超教授和白国良教授,研究方向为3D打印混凝土材料/结构性能及建筑固废资源化领域,以本人第一(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CCR,AM,CCC以及国内权威期刊《土木工程学报》等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国际/全国性权威学术会议进行学术成果汇报6次,连续3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读期间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资助。

刘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建造与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领域。兼任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专业委员、国际结构混凝土联合会(FIB)专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混凝土3D打印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绿色建筑工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大专项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刊物、中文权威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89篇、出版英文/中文专著2部;主编国家行业标准1部,CECS及地方标准等5部;荣获陕西省“杰青”、宝钢优秀教师奖,入选“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8项;荣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共计11项;近三年担任国际顶级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ASCE-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和国内一级学会期刊《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20本期刊的审稿人。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西安建筑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