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教师该多些好奇心 | 清华经管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09-06 19:15 浏览量: 2140

创新与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的好奇心。我们总感叹从0到1的原创是怎样的宝贵,可若是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就找不出原点、看不到空白。事实上,好奇心早在0之前就开始生长了。好奇心的不可或缺不只是对创造力而言的,也和人世间丰富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人都有好奇之心,但浓厚程度在个体间的差别却很大,年龄和经验在相关性上有时会起副作用。

“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这一句,笔者琢磨了很久。这“富”字指的不是财务意义上的富有,而是内心丰富、精神富足。比如,少年好奇心之“富”,则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好奇心之“富”。反观当下少年,突出的一个问题也许是好胜心过强、好奇心不足。

少年的好奇心,受到一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就是教师,不妨把父母也看作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教师的好奇心,跟其他人比,对社会和未来的影响会更大。有很多研究者关注教师如何创造引导和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环境,包括创设具有新奇性、变化性与神秘性的物质环境,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积极情感支持,用宽容、接纳与鼓励,让学生们感受到安全,充满信心与勇气,这样,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好奇的小火苗就会更加旺盛。这都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关键的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教师自身的好奇心。我们不能只是把教师看作帮助学生葆有好奇心的工具,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对于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的好奇,会诱发和鼓励学生们的好奇,会让学习过程中的试错与探索更自然而然。让人遗憾的是,实践中教师的好奇心却很不够。

教师比学生年长,更见多识广,也训练有素,掌握着远比学生多的确定性知识。而这些“应该”的优势,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就均值而言,教师的好奇心水平低于学生。学生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的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与学生知识上的位差而觉得“没啥好奇怪的”。于是,向学生们讲述这些好奇背后的情形时,也往往更偏向于以“过来人”的身份、以不惊不喜、不动声色的方式直叙平铺。

单以好奇而论,师生之间的节奏是不合拍的,落在学生的心上,会有一种对于好奇和探索的抑制,甚至还会促其脑补形成某种自我审查机制,尽管这并非有意为之。于是,学生们有时会避免好奇心外显,而追求某种社交安全上的“若无其事”。

有人说,大学教师的工作既有研究又有教学,而中小学教师只是专注于教学而已。此言差矣。恰恰是中小学阶段,即使是循序渐进地讲授基本内容,好奇心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是知识传授,教师的好奇心会让书本内容与当下现实产生观照,“常教常新”。在批改和讲评作业时,不是判对错,而是多问“为什么”,发问源自于教师真正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好奇。这不是程式化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想了解。在教学中,教师的好奇与追问,也许会让课堂呈现出一定的“失控”与“混乱”,但这些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好奇、对已有经验的再审视、对意料之外的欣喜,却是让教学更生动、更有机的关键。

在我们所推崇的庄重文雅、沉稳大方的教师形象中,不妨再添些好奇心的色彩。教师好奇心的自然流露,一点儿也不折损师道尊严,反而更加彰显出:他们不只传授,也常常探索,从不重复,而总在创造。

据说好奇心能让人长寿,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鼓励教师们多些好奇心,是不是也会让这个职业更有吸引力呢?

教授简介

杨斌

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商业伦理、非市场策略、高等教育管理等。

杨斌于1987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开发并主讲清华大学精品课《领导与团队》、《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讲授《管理思维》、《思维、决断与领导力》、《文化、伦理与领导》、《危机管理》、《管理学概论》等MBA/EMBA课程,多次获颁教学奖励。作为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杨斌教授现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

相关阅读

来源:《教育家》8月刊第4期

编辑:符怡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