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伽伦:致敬读博岁月的迭宕和绚烂 | 2021毕业季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06-22 15:12 浏览量: 2071

杨伽伦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现场

写下这些文字前,我站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图书馆门外的栏杆旁,恰好能看到学院庭院里的绿植。下午的阳光正好,重重叠叠在庭院投下斑斓。它们安静地热闹着,正如博士这五年。

博士是“读”的吗?

我长得有些显小,经常被人们问是不是本科生。当我回答:“我在读博”,难免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读博累不累,苦不苦?”、“如何在读博同时守住发际线?”负责任地说,读博会遇到许许多多充满挑战的压力时刻。只是,博士是“读”的吗?

刚入学时,我确实抱着一种读书的心态,认真学好每门课,课后做足了深究——推导模型求解,变着法证明看似晦涩的数学。半夜三点,突然想到一种绝妙解法,一咕噜就从床上爬起来,赶紧找张纸记下;在紫荆操场上跑步,抬头看日落云翳,却具象化脑补着天空中布满随机过程。体验和本科时学数学分析课程、中学时考数学竞赛类似,对我来说很容易就能感到 “大功告成”的快感。我以为“读”博就是读书,读题,读论文,读懂更难的知识。

“脖子考”(注: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谐音)通过的那晚,我望着伟伦大厅墙壁上朱镕基院长的题词,突然能够充满信心地在心里说一句:“我确定属于这里,以Ph.D candidate的角色”。第二天,我见了一位刚刚做教职的师姐,她说:“现在才是你挑战开始的时候。”当时我挺不解。但很快我就明白她的意思了:接下来的日子,完全靠我们主动、自发去摸索——没有课后题,没有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读博”更多的不是“读”,而是“创造”——在未知的广袤空间反复探索,创造新的知识;“读博”成了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学生时代的结尾;“读博”甚至很像创业,它并不是风险厌恶者的安全港,博士生要积极寻求契机和idea,建立合作关系。打个比方,这中间十次尝试,可能只有两次能成,剩余的八次“折腾”并不会在短期带来任何实际产出。但如果不折腾,可能就很难突破这道阶段性屏障;“读博”和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长周期和不确定性:一个足够美妙的科研idea,可能在下一秒喝咖啡时蹦到脑中,也可能在数年后的某个午夜里闪现。做出吸引自己的作品是一回事,做出被人们广泛认可、对社会有实际贡献影响的成果又是一回事。对于勇攀科研高峰的人们来说,在发现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点之前,可能经历过无数次的“跑龙套”,也可能写过许许多多“打油诗”,这都非常正常。努力和敏锐度,机遇和变化,纵横交错,欢迎来到科研的世界。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the end."

2020年1月,我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AFA金融学年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鱼贯而入,翻开每一个论文主题都引人入胜的厚厚的会议手册,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有潜力的论文作品了。数月前,我看到一篇顶刊论文从投稿到发表历时20年的超长待机故事风靡朋友圈,我意识到所谓“大器晚成”可能是多晚。博士生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科研新手,无论是自身学术路的起伏,还是环境带来的额外压力,都难免或多或少体会过迷茫。从出国交流到论文打磨,从会议汇报到求职应聘,每一个环节都不那么容易。这个过程里,一个好的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得益于经管的平台,我有幸先后2次赴美合作。美国东北部的冬天从10月中旬开始漫天大雪。白天和美国导师当面切磋,晚上和清华导师朱玉杰老师、黄张凯老师语音开会,这给我以绝佳的科研状态,学习曲线位于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当时,我一度以为我的论文进展条已经拉到50%了,有一天却发现大量工作要推倒重来。那天我完全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失魂落魄地冒着大雪从办公室走回家的。远在中国的沈涛老师听闻情况,他只说了一句话:“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the end”。正是这句话,在当时和之后数年里的很多时刻,给我以巨大的力量,让我坚持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导师朱玉杰老师、黄张凯老师、美国导师都给我以重要严谨的技术指导,让我受益于这宝贵的高质量的学术训练。2年后,美国国家研究局收录了我的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清华经管学院的大量seminars、workshops和国际交流机会都是博士生涯里非常珍贵的历练。我也建议学弟学妹们把握住学院的各种好资源。刚读博时,学院每周的seminar论文汇报我都听不太懂,更别说提出问题了。但我还是坐在屋子里继续听,时不时问几个让speaker感到诧异的问题,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后来论文初有轮廓,我便积极参加各类高质量国际会议。在这个过程里,我不仅提高了学术表达的能力,也收获了各国学者的重要建议反馈,还很好锻炼培养了思辨能力、逻辑思维,结交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术圈朋友。从博四春天开始,我惊喜地发现,在听学术报告时,我开始能切中核心、提出具有较高价值的问题,独立研究能力也明显加强。这一刻的快乐是很难用文字描述的。

我们还能做什么?

在我前往波兰参加研讨会时,一位后来持续关心我的华盛顿大学教授问我:“你学过科斯定理吗?”我回答说:“当然学过。”教授又问我:“那你知道科斯去领诺贝尔奖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我愕然。他对我说:“他想更多和当地企业的人聊天。他正是深入企业,才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发现”。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依然各自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我们交换后各自都有了两种想法。知识在众多看似不经意的small talks中不断溢出、变化。信息时代沟通成本大幅降低,知识的边界也被不断拓展。去聊天,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碰撞、新收获。

除了积极与人交流,如果还有什么是我建议学弟学妹去做的,大概就是运动了。在意大利开会时,一位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教授对我说,他经历过博资考挂科的沮丧,也经历过惶恐审稿意见的夜不能寐。读博需要好的心态,而这和健康、运动密不可分。他选择了彻底放空去冲浪。科研生活节奏密强度大,培养和保持一项运动的好习惯、或者发展其他健康的爱好,会让我们更健康快乐面对各种考验。我选择了慢跑、摄影、读书和写作,这些小小的快乐陪伴我更好走过学术路的风景。

在清华读博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读博的历练,提高了我的感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赋予我更纯粹、更坦然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让我能更自信、更从容的生活。终于找到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热情与事业,自由与责任,竟是同一件事。

谨以在南加州大学开会时写的一段随笔,致敬读博这五年里的迭宕和绚烂:

夜色渐沉,我蹲下身,想离海水更近些。却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把时空铺开在一个平面里,我向前一步,就意外闯入云端。在这安静无声的巨大沉默里,天与海和解,时间与空间和解,我和自己和解。这是一首交响乐,落日余晖的尽头便是这以天为庐的演奏厅。不需听众,没有指挥。乐器自顾自的起舞,由轻柔始,你不曾了解它的惊艳,又在温暖的洋流里高歌狂欢,图案,线条,阴影,优美的流动和任性的震荡,不受束缚,毫无保留的打开,溢满你的所有感官,完全的接纳——这不是为人类安排的演出,而是全部生命共享的盛宴——直到最后一抹在黑夜里谢幕。

这时安静。

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2019年12月于洛杉矶

供稿:研究生工作组

撰稿:杨伽伦

统筹:张晓雪

编辑:张晓雪、任仲希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2021毕业季故事系列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