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知 | 王凤彬:纵向案例研究与过程研究范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2-07-07 10:45 浏览量: 3240

王凤彬 教授

· 企业管理系 ·

纵向案例研究与过程研究范式

科技创新推动全球互联和世界高速运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管理创新、变革、演化的过程持续加速,使管理学者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就可观察到有趣、新奇的过程现象。不断涌现且又亟待解释的新实践、新现象和新模式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为研究者开展过程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案例。案例研究论文更多定位于回答“如何”(how)型问题,目标是构建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而不是因素理论(variance theory)。

近年来国内过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升,“演化”“共演”“过程机制”“演化机理”等关键词越来越多出现在中文核心期刊中。虽然国内对过程研究的学术热情上涨,但是有些过程研究论文由于没有坚持过程本体论而只是“形似”地构建了过程模型;有些研究由于缺乏体系化方法论的指导,机械地从Eisenhardt多案例研究范式和Gioia扎根理论范式下借用一些策略或方法,导致研究问题、分析策略、理论化模式之间的错配。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在推进纵向案例研究更多开展的同时,有必要对过程研究范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形成高质量的过程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 2022 年 4 月 25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对学术研究扎根中国大地、更贴近实践的期待和呼吁,以及学术生态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都需要管理学界以更多元化、更有效的研究范式来讲好中国故事,而过程研究范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王凤彬和其指导的博士生张雪在《管理世界》2022年第6期发表的《用纵向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理论化与中西对话前景》一文系统梳理了过程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范式内核、发展历程和动力,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过程数据特征、过程数据分析策略和过程理论化的不同模式。然后,从本体论、时间嵌入性、理论化模式等维度对2006至2021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141篇纵向案例研究样本论文进行了深度述评。文献述评发现,虽然过程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强过程研究所占比例较低,数据分析策略和理论化模式的多样化程度有限,研究方法论与过程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适配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所构建模型中“箭头”所示的关系缺乏深度阐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深化。然后,论文总结了过程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具体应对之策,并且阐明了在过程研究方面的中西对话前景。

过程研究范式的发展壮大需要鼓励管理研究者对实践中重要的过程性问题加以关注,在认知高度上超越实体本体论,拥抱过程本体论;在方法上积极尝试新型数据分析策略和更具挑战性的理论化模式,尤其是复现和连接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增加理论化深度与厚度,凝练出兼具动态性和学理性的过程模型,提升研究的理论贡献度和研究发现的可转移性。研究者要在“通古今之变化”和“融通中外文化”中开展学术对话,在融合中西方过程哲学思维中研究企业现实管理问题,在提升时间关切性和实践相关性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过程研究范式的更大范围采用与更高质量发展。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