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届)人大商学院金融科技与产业金融创新论坛成功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1-11-24 17:24 浏览量: 2172

关注金融科技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1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主办的2021(第五届)人大商学院金融科技与产业金融创新论坛举行。本届论坛以“碳金融”和“区块链与金融创新”为主题,热议了高效率碳体系、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票据区块链等话题。受疫情影响,本届论坛全程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但仍然吸引了300余人次的在校师生、校友以及相关行业人员积极参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主持论坛。他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强调,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的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以“碳金融”和“区块链与金融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和产业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思路,助力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在“两降一提”中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总经理兼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副主任葛巍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作为国家电网旗下唯一的专业碳资产公司,充分融合英大集团的股东金融背景,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及文件要求,在国网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下,通过“碳”这个链条,聚集更多的金融元素,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以碳聚融、以碳促产”。

前期国网公司已建成了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业务数字化的转型,这也为供应链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英大碳资产公司,积极参与国网公司物资专业有关绿色供应链工作的顶层设计,会同相关单位正在开展试点建设,旨在推动绿色评价标准更好落地执行;同时依托绿色评级结果,碳资产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尝试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融资利率降低、授信期限延长等多种形式的碳e融系列产品。葛巍还提到,国网公司提出要在服务“双碳”工作中,当好“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致力于发挥好电工装备供应链“链主”的角色,在供应链的智慧转型上进一步增添绿色元素,引导供应商树立双碳意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带动电工装备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降碳首先要科学有序推动,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金融先行,利用绿色金融工具,先给供应商降本,再推动产业链降碳,最终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升级”。

目前,碳资产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围绕企业基本情况、社会信用、环境保护、双碳管理等多个维度,联合提出了绿色评价的团体标准,旨在客观科学的对供应链企业的绿色程度进行评价,希望为主动走向绿色以及愿意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大研发投入的合作伙伴,努力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以高效率碳体系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系主任宋枫教授从宏观视角介绍了双碳在国内的现状,在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和挑战,清晰诠释了高效率碳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宋枫教授指出,从年度增量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既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研究显示,我国高碳的能源禀赋、能源供给结构以及高投入的终端需求结构是我们面临的现实约束,短期内会面临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型与减排目标的多目标统筹的挑战。在具体举措上,建立高效率的碳体系是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短期内抓住关键部门,推动能源低碳化,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建立高效率的碳体系,应遵循“发展优先、系统统筹、有效激励和国际协调”原则,寻找适合国情与制度基础的政策工具组合集,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各有侧重,打出组合拳;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顶层的设计和体系化的政策工具。

供应链金融破局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平台价值

雪松金服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辉利用雪松控股通过智慧化破局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实例,展示了大宗商品在金融市场中破局的发展路径和体系。刘辉谈到,在传统商业运行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存在诸多痛点。“雪松智链”通过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业务痛点,发展供应链金融,打通产业链资金“堵点”,并将供应链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区块链为数据提供隐私保护技术与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统一,“雪松大宗”以供应链管理业务为契机,以区块链为基础,搭建信用管理平台,构建一个真正由多方参与、多方构建的“区块链+产业链”分布式生态,打造以贸易关系为枢纽的价值生态。

刘辉还指出,目前大宗商品发展遇到诸多的挑战。首先是制度环境,也就是不确权导致的问题,而“雪松大宗”通过更多供应链服务,实现了事实上的业务确权,从而破解制度环境中企业不确权的难题;第二个挑战是经营流程,也就是大宗商品交易最关键的核心问题,“雪松大宗”则通过线上线下双擎驱动,实现经营流程的清晰化,线上流程透明化、可视化;第三个挑战是管理要素,也就是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确保单据、仓储、配送等的真实性,“雪松大宗”通过区块链实现整个产业过程实时、透明、全周期可溯,并将各方面多维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交互上链,保证所有管理要素的真实性;最后一个挑战是风险管控,“雪松大宗”通过区块链对资金和风险进行管控,构建信用体系,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圆桌对话

上午场的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MBA金融科技(Fin-tech)项目主任伊志宏教授主持,上午场三位主讲嘉宾共同参与,并以问答形式对上午场主题演讲的话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葛巍首先就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的落地执行情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在“双碳”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中,存在供应商碳意识薄弱、碳计量困难、碳管理复杂等问题。通过对绿色供应商打分倾斜,以及从金融角度对绿色供应商提供支持等,激励更多传统供应商走向绿色转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而绿色金融要以可信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实现可计量、可操作、可验证、可追溯,最终达到资金从高碳企业流向低碳企业。

宋枫教授概述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主要历史沿革以及角色的转变。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责任共同却又有区别,共同是指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需要全球一起承担,减排需要全球协调;区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有区别,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有限,治理能力相对较弱,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存量更高,责任更大,需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发展技术和资金支持。到去年“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已经从气候变化国际治理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转变为引领者。从长期来看,统筹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和碳减排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技术创新,构建良好的碳市场,以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行为。宋枫教授还表示目前碳核算面临的挑战很大,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很难准确的计量,但是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现在还在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推进中。

刘辉从商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四个方面阐述了区块链相比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区块链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结合线下业务,运用金融科技、数字化监管,实现四流合一。他还对电商、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传统产业背景驱动型平台、金融机构主导的供应链平台进行了特点和问题分析。谈及雪松的未来发展战略,他表示,希望通过雪松的全球化布局,帮助国内进口一些可再生资源;在供应链金融方面,通过结构化融资等方式,雪松也将继续着眼帮助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使其专注于工艺升级、新技术研发等,促进其自身向绿色环保的产能转化。

区块链赋能产业链金融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张明裕指出,目前高度产融融合下,产业链普遍存在“三跨”问题,即跨地域、跨机构、跨系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产业链内信任与协作偏低的现状。而基于加密技术,分布存储且多方共同维护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增信”的难题。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删除,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该技术可以实现贸易场景和融资场景的高度整合,实现全产业链主体信用,物的信用和数据的信用的整合。

张明裕接着以“递弱代偿”理论介绍了区块链在产业链金融中扮演的重要积极作用。他指出,区块链不仅可以用于债权融资,还可以用于物权融资。他还以众多真实场景为例,如凭证的登记、拆分和流转,以及可信仓单的拆转融,甚至乡村振兴,论证了区块链技术的广泛有效实际应用。

双链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

链平方科技首席执行官周淼指出,随着4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商用,企业积累了海量的行为数据,这促使金融风控的方法实现了代际跃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现在基于行为数据的高维变量决策过程。周淼还以“区块链+供应链”的双链创新业务模式,阐述了打破“数据孤岛”,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路。她以供应链金融下游的小微企业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双链打破数据孤岛的模式下,链平方搭建的金融平台是如何帮助大量小微企业,获得信贷,并最终实现多方受益的。

周淼表示,区块链并非是一种表象的技术,而更应该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她还指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必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真正精通数字技术的领导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DO;全员具备相应的数字化能力;以及构建新模式畅通沟通机制。

数字化票据区块链平台助力智慧城市普惠金融实践

百望云研究院副院长朱利明在主题演讲中,从电子发票数据切入供应链金融。朱利明认为,金融的核心是真实性,但区块链无法解决全部真实性,而且不同数据的信任度也不相同,基于“以票控税”的中国特色,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以数治税,并将其切入到普惠金融与区块链中。

传统纸质票据的流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家要大力降低企业的成本,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就不能再延续原来的模式。加之新冠疫情已持续两年,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问题。朱利明谈到,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发票的数字化进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数字化票据中心区块链平台共享数据,用区块链解决票据流转问题,为企业融资提供可信任的数据来源,以此为企业增信,使银行与企业建立信任,实现普惠金融。数字化票据还能与绿色金融相结合,数字化本身就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将每一个数字化票单证累积成碳积分,进而传导到普惠金融。“百望云聚焦应用,期待与其他拥有行业领先技术的公司进行合作,共同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论坛总结

论坛尾声,宋华副院长做了精彩总结。他提出,区块链与金融科技结合过程中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可信数据上链的第一公里问题,这是未来金融创新不断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重要的挑战;第二个问题是海量多样数据的高效接入与管理,这是未来区块链能否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个问题是海量链上数据的高效处理,这对于促进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金融的创新,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是链上数据的传输、入档与分享,这涉及到金融的基础设施或者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打造;第五个问题是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的网络安全,包括监管协同的问题,这是一个更大的数据治理的话题。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就很难真正达到对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很难达到思维的变革。他还提出,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三角时代”,生态、模式运营创新、技术变革三者只有高度融合,相互作用,才能共同推动金融持续稳定的发展。

最后,宋华副院长表达了对本届论坛所有分享嘉宾和到会嘉宾、师生、校友的衷心感谢。对于论坛的发展目标,宋华副院长提出了三点。第一是要做经验与知识的路由器,把最新的发展经验和理论相结合,让所有的嘉宾更好地研讨和分享;第二是要做经验和知识的传输器凝练各种有效知识,引导大家共同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理论的进步;第三是要做经验和知识的镇流器,把分散的不同维度、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经验总结成可以推广的规律和理论。人大商学院、人大商学院MBA项目也将在未来,为实现以上这些目标而不懈努力。

文字:2021级IMBA班

赵丹 栾孟 王敏 阳超

编辑:MBA项目中心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