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当赴美上市失去优势后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2022-01-06 15:28 浏览量: 3075

近日,中国网约车软件公司滴滴出行宣布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这对其他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无异于当头一击。

这也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的辉煌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其他上市企业如同受惊的鸟儿一般,迫切地想要寻找出路。

作者简介

徐乐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讲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数理经济学博士

教研领域:宏观及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经济与策略、博弈论、演化金融等

进退两难

如今,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陷在中国和美国的监管机构之间,进退两难。

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一直不愿让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审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国的法律规定,未经允许,金融机构不得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任何与证券有关的文件或信息。

然而,美国监管机构认为缺乏相关信息很有可能让投资者面临风险。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再次重申: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披露股权结构和审计信息,如不遵守这一规定,200多家中国企业(股票价值1.3万亿美元)可能面临摘牌。

此外,中国的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对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罚。再加上中美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这些企业着实难以继续留在美国交易所。

毫无疑问,留给这些企业的选择不多,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无法继续在美国上市。

在这种情况下,在香港交易所(HKEX)上市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香港是否能够接受所有这些来自美国的公司呢?这取决于香港的法规和要求。

转战香港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计划让香港成为企业在国际上市的首选,这样不仅便于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和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还有助于让资本流向中国市场,维持香港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1年12月,行人路过香港交易所正门(路透图片)

在2018年初,中国政府便开始筹措这一计划,同年,港交所也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新增了加权投票权(WVR),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并建立二次上市机制,旨在吸引更多新经济创新公司和投资者,提高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港交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有大量的新经济创新企业,有了加权投票权,这些公司就不必担心在首次公开募股(IPOs)中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根据近日《南华早报》的报道,港交所此次的改革不但可以让那些暂未盈利的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在香港筹集资金,还能让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科技筹资中心,即仅次于美国两大交易所的全球第三大IPO市场。

此外,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可能会免去在香港上市公司的首次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审查,只有准备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上市的公司才需要经过正式审查。这意味着在香港申请上市的审批程序要比在美国简单得多。

明年香港将展开更多改革。改革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简称SPACs)——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能够帮助小型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2021年10月,香港中环一处天桥(AFP图片)

此外,香港完善了二次上市的制度,不久后便生效。根据新规,没有加权投票权的中国企业和非创新公司能够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对于寻求双重上市的企业来说,它们能在保留加权投票权结构的同时获得更大灵活性。

这些宽松的上市规则为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目前已经有200家企业在香港申请上市,将来很可能会更多。不过,这是否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不存在最优解

转战香港上市并不适合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或管理不善的企业,这些企业也许无法满足香港二次上市在收入或市值方面的要求。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上市的253家中国公司中,约有81%的企业没有达到要求。

那么,对这些小型公司来说,选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或上海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怎么样?恐怕也不行。这里的要求更严格,与从美交所筹集到的资金相比,在这两家交易所筹集到的资金更加有限,因此,几乎没有公司考虑在这两座交易所重新上市。

▲2021年11月,香港中环行人路过显示港股实时价格的电子标牌(AFP图片)

最近,中美两国的监管机构对上市企业需要进行的审查进行了商谈,但进展相当缓慢。美国监管机构表示“无法对中国企业展开全面调查”。

这意味着有15家中国公司可能因多年来未能遵守审计要求而退市。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如果他们能各退一步,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将会松一口气。

企业仍要面临的问题

即使这些中国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仍然要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上市后这些公司可能表现不佳。

例如,中国短视频分享公司快手科技自2021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以来,市值已缩水逾50%。

其次,港交所很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影响。如果中国股票在美交所的表现越来越差,或持续面临退市的风险,在港交所上市的其他中国公司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市场通常由大型的科技公司主导,因此在此上市中小型企业将会变得更加艰难。财新网的一篇评论也指出:“股票市场成交量前20%的股票贡献了90%以上的流动性”,这说明投资者可能会忽视那些小型公司。

总的来说,在美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最好能继续留在美国,但这是否可行还要取决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谈判,以及其他的政治因素。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联合早报旗下ThinkChina

原文标题为HKEX a refuge for Chinese companies fleeing US stock exchanges?

作者:徐乐,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讲师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