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心被传染:送给企业家的9句话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FMBA)
2022-04-26 22:33 浏览量: 1641

· 秦朔|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

今年的春天异常艰难。经济压力,疫情压力,封控压力,以及人心的压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要看清楚病毒的特征,要重视它但不要畏惧它,因为它并不凶,扩散快,但快来快走。它并无什么害人能耐,只是在让我们疲于奔命、内卷甚至内斗方面很有能耐,我们不要上当,要带着一份内在的从容去应对和斗争,尽快结束自己的卷、烦、乱。

这种卷、烦、乱的情况,并未平缓,甚至还在加剧。

我一直说不要畏惧奥密克戎,现在各种求救之声,没有谁说是奥密克戎造成了什么可怕症状。反而有人因为太害怕,吓出了大毛病。

来看一下数据。今年2月26日0时至4月23日24时,上海累计本土确诊38809例,目前在院治疗的有24130例(其中重型160例,危重型19例),累计死亡87例。这87例的平均年龄81岁多,打过疫苗的5例。另据公开数据推算,到23日24时上海累计无症状感染者接近46万。

最近这几天本土死亡人数在增加,如22日新增12例,23日新增39例。这些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多脏器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呼吸功能衰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恶性肿瘤广泛衰竭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基础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所以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该尽可能接种疫苗。但从根本上说,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对此也要有客观认识。

总之想再说一遍,对奥密克戎要重视它但不要畏惧它。让我们把心放平静一些,给自己也给周边减压,赋能,加油,一起度过去。

4月22日晚,应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邀请,我和300多位上海企业家通过腾讯会议做了一次交流,主题是“疫情下的人心与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我讲和答问,但我也从大家那里获益匪浅。“病毒可能传染我们的身体,但我们的心不要被传染”,就是一位企业家所说。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现在的确很难,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我相信企业都在遭受冲击。我听一个做新消费、主要门店都在上海的朋友说,他们3月的收入几乎为零。

供应链、支付链、生产经营链的停滞问题,失去现金流、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问题,无法履行订单面临违约赔偿的问题,无法还贷、交不起房租的问题,签合同、开发票极不方便的问题,等等,确实是难。经济就是社会,企业和员工的问题都会转化为社会的问题。

但大家毕竟是企业家,虽然难,比疫情中的受难者、求救者,日子还是好很多。比如大家居住的地方人口密度应该不高,居委会、物业、志愿者的压力会小一些,大家通过团购也能基本保持过去的生活水准,买东西时也不会对价格怎么敏感。所以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这是我经常想到的一句话。我们是要通过这场疫情,让自己有更多思考的收获,而不是每天东转转西转转各种信息,时间就过去了。

你释放一点光,总能温暖一些人

作为企业家,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社会尽快恢复正常,复工复产复商,从资金到物流到减税降费,方方面面都有“政策及时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不能倒下去,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在线)让组织保持正常化、活性化。

很多工作确实做不了,那没办法,但还是有很多可为的地方。我记得2020年初的疫情中,不少企业迅速切入直播带货,要求员工在家也要穿正装、化妆,为的是保持一种精神状态。精气神真的不能倒。

去年我到深圳的顺丰调研,他们的首席信息官说,疫情中顺丰创始人王卫在香港,但每天都通过APP对几十万员工发言。虽然被封在家中,但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让自己的声音每天在企业里响起。

在小区里,企业家也可以从身边做起,力所能及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我们小区有企业家为小区居民联系和捐赠消杀用品,给物业人员捐助保障物资,上海有不少企业都在定点捐赠,如给老人院提供食品。总之,你释放一点光,总能温暖一些人。

企业家也要搞好家的建设

企业家长期以企业为家,爱厂如家,对自己的家人的沟通照顾是不够的,不是说经济实力不够养家,而是时间不够,用心不够。现在封闭在家也是一种“校正”。

大家首先要把自己和家庭的健康、卫生、锻炼做好,多参与一些家务劳动。

对民企来说,传承是一个重要问题,比起给子女传财富、传企业,最重要的是传精神、传家风。古话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十代以上,“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都是讲精神、作风传承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企业家可以和子女多一些交流,增强互知,传递能量。

建议企业家今后要把家庭、健康和安全放在更重要的地位,长期重视,多一些时间花在有助于身心健康、家和万事兴、自然生命和企业生命都活得更久的那些因素上。

疫情即课堂

谁都不愿意疫情来,既来之,企业家可以视之为课堂,为体检,从中可以学到、悟到很多东西。

我们的企业规模基本都是几百人、几千人,上万的已经很少,但上海是惊人的两千五六百万人。设想你来经营这么大一家超级公司,该怎么办?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基本道理,但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体系的治理有很大不同,规模越过一定限度后,治理压力不是百分之几十地上升,可能是百分之几百上升,因为关联性、连带性太多,一旦哪里有跑冒滴漏,连带起来的后果往往超出预想。

所以我们很需要专业主义的治理。30年前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出过一本书,叫《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总结了公共部门运用企业管理经验来提高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效益的试验,克林顿曾说“美国每一位当选官员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是10条原则。例如“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化的需要”“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等等。

治理不是口号,是特别具体、复杂、动态的系统。企业家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企业就是一座城,在治理中要特别关注哪些问题?

我个人认为是五个方面:

第一是提高预防思维和预防体系的建设问题,“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第二是闭环顺畅的问题。方方面面的治理要真正跑得通,能闭环,而不是嘴上说闭环实际却闭不了,很多闭环都闭不了,纠缠在一起,就一定会出问题;

第三是统筹和协调的问题。不能假设服务对象只生一种毛病,其他没毛病;只需要干一件事,别的都可以放下。人不是机械零件,人会活动,会思考,且从概率说一定会有各种应急问题,和零件有本质不同;

第四是信息有效传递、对称的问题;

第五是沟通、承诺、信任的问题。

在我们的企业中,这些问题有何表现?如何更好处理?多想想,对经营好企业会有帮助。

提振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学术上看主要有三个流派的观点,一是创新,二是敏于把握机会,三是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我自己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以企业为家、经营企业的专家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家”。

这次疫情让我想到,企业家精神中一定要增添生于忧患、九死一生、犯其至难、不畏苦难这样的东西,甚至要有一种以苦为乐、苦中寻乐的精神。

很多朋友都知道,好的葡萄酒往往是由贫瘠土壤里长的葡萄酿出来的。土壤贫瘠,葡萄藤的根会尽量往下伸,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汲取养分和矿物质,同时葡萄也不会“喝太多水”,太多水分酿出的葡萄酒通常口感都很平淡。

国外也有学者指出,人要多吃那些在恶劣环境中长出的“不快乐”的植物,因为它们含有的抗自由基、抗氧化的活性营养素最强。

如果艰苦环境常态化,我们该怎么办?世界上那么多百年企业,长寿企业,都经历过战争、灾害、萧条等等,它们是怎么度过的?即使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企业也不都是顺风顺水的,仔细看也是起起伏伏、生生死死。我们虽然一直说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毕竟过去整个经济处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黄金周期,确定性还是很高的。未来真的不是这样了。企业家要多看看那些穿越周期、经历过重大磨难和挫折的企业的案例,获得借鉴和力量。

对环境要有更深认知

过去我们总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因为方方面面都很稳定,可以预期,都很“好”,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形势也是明朗的。

未来会不会还是这样?会不会“挑战大于机遇”?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但都有必要思考这些问题。

人类这几百年的历史,有大繁荣也有大萧条,天灾人祸各种问题都出现过。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各种问题都在发酵,我在思考世界会不会出现“大倒退”?

这个“倒退”不是说有人要故意搞坏世界,而是说,各种问题没有很好的解,没有办法建设性地、共同地面对和解决,那就会撕裂和纷争。我把“倒退”看成是中性概念,是指我们过去习惯了的很多条件、规则突然改变,急剧变化甚至反转,原来是顺流而行,现在是逆流而行,不小心就会翻掉。

具体到我们做企业,过去习惯的都是增量,年年有增量。现在要考虑,还是不是增量市场?也就是说,市场总量仍然在扩张吗?如果出现了“倒退”、存量化主导(也就是“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还要看到,市场往往是结构性调整,企业不会都好,也不会都差,只会越来越分化。那么你如何成为K形分化中向上的部分?我的基本看法是,你只有变得更强,效率更高,才能向上。

我还是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市场规模带来的机遇、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的向往带来的新需求,我也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竞争力,但对于很多变化的确要更深的认知和预案的安排。我建议企业家可以做一个正面的必做清单,从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到提升核心能力,探求新的发展机遇,建立更好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同时也要做一个负面清单,把未来可能影响自己的安全、企业的稳定与发展的因素都加以充分考虑,尽量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

当危机发生时也要理性对待

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发生,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好,都不少。我们不希望危机发生,但危机真的来临,也不要让焦虑和恐惧主导,而要特别冷静。

我举一个例子。当年美国无论如何想不到“9.11”恐怖袭击,所以遇袭后做出了特别剧烈的反应。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去年在《外交政策》网站有一篇文章,他认为“9.11”事件或被视为加速美国衰落的重大事件,原因是美国领导人选择了灾难性的应对方式。

文章指出,布朗大学的“战争成本核算”项目显示,全球反恐战争最终花费了美国约8万亿美元,即便分摊到许多年也是一笔巨款,原本可以用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或者国家实力的其他任何要素上。全球反恐战争也大大分散了人们对一系列更广泛战略担忧的注意力。在短暂爆发爱国主义情绪后,这场战争还加剧了国内分裂、仇外心理和对有色人种的更广泛恐惧,没有在文化日益多元的社会内部恢复团结,而是沦为一个充满仇恨的国家,“美国人不再共同努力为所有人做大蛋糕,而是最终围绕各自的份额争吵不休。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加上外交政策上的更多失误,对手就很容易在快车道上像一阵风一样超越美国”。

这一分析当然只是一种角度,但启示我们,当不确定性和危机爆发后,一定要快速有效回应,但也要高度理性,要从一个更大的视框和更长远的视角看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把应对危机的短期措施长期化,不断强化加码,就会损害大局。

我们作为企业,要居安思危,临危不惧,也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基本的信心,大家打拼了这么多年,是有安身立命之本的,不要自乱阵脚,还是要坚持做对的事。

不要急于投资,先要投智

虽然中国经济处在调整期,但机会还是有的。过去这些年,涌现出很多优秀企业、高成长企业、新兴企业。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段的种种合成的问题,丧失信心和斗志。

不少企业总是问,下一步我应该往哪里投资?好像哪里都有风险,看不清楚。

我建议大家先“投智”再“投资”。核心问题并不是急着把钱投到哪里,关键是要投对。

这就要更深度的思考,更专注的学习,需要调查研究,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哪些方面自己能创造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价值,解决了用户的哪些必须解决的痛点。想清楚之后,再考虑把钱投到哪里。

所以还是要气定神闲抓学习。企业家的学习应该有四个层面:

第一,要向真正优秀的、行业一流的企业学习,向标杆看齐;

第二,要横向学习,互相为师,相互赋能;

第三,要内部学习,放下身段,与内部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交流学习;

第四,要自我学习,用对知识的热爱丰富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抵抗外在的各种压力。

不要让心被传染

有一个理论大家都听说过,就是“自证预言”,意思是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使预言发生。这个理论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当年他和助手到一所小学做实验,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复试,结果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有较大的进步,且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用中国的话,这就是境由心生,你渴望什么事情发生,就会倾向于寻找符合该期望的正面信息,进而诱发再去寻找更多正面信息,让自己越来越乐观自信,这就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反之也是如此,越担心坏事发生,越留意不利信息,不利信息越多,心里也焦虑消极,最后更容易诱发坏事的发生。

所以,从被动到主动,从恐惧焦虑到平静积极,人是可以调动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自己的状态的。我们的心用什么去充实?至关紧要。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企业家作为最具能动性的建设力量,希望大家不要让心被传染,我们要既乐观又理性,在切问、慎思、明辨之后,依然笃行,依然创造,点燃希望的火炬,引领自己身边的人和企业组织,往前走。路一定会走出来,不走才没有路。

百万读者都在读

何佳:A 股为什么是另类投资产品?

邱晓华内部演讲:我们正迎来用资本市场代替房地产市场的时代

梁建章: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过度补课的难题

黄奇帆最新讲话:能把猪吹起来的,往往不是正常的风

【悦享新年】FMBA奇妙书单(附链接)

2021,每个人都了不起

吴晓波: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中国宏观展望:2021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

人间真实!北京,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秦朔:创新何太急

这场病毒放大器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谱

财政到底有多紧?

负利率时代的泡沫、掠夺和危机!

全球货币再宽松:一次无法降落的飞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 哈佛教授TED演讲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