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答德国权威媒体:如何理解中俄关系“上不封顶”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FMBA)
2022-03-31 21:31 浏览量: 3648

导读· 2022.03.30

德国《时代周报》是德国目前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之一,该报创刊于1946年,其印刷版每周发行一次,每周四在德国全境出版,发行量为60万份。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对中国著名政治学家郑永年教授进行专访,专访文章题目为《中俄关系“上不封顶”?》,副题为《与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郑永年的对话》。本文内容为该专访的译文,对中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

德国《时代周报》原文截图

现年60岁的郑永年是中国最著名的政治学家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中国知识分子。三十年来,郑永年一直从内部和外部角度评论中国政治。

——德国《时代周报》

“中国的立场并不孤单”

问:世界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

郑永年:我认为,态度很明确——中国走自己的路,既不追随西方,也不简单地跟随俄罗斯。

(中国)领导层对战争真的感到担忧,但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利益。顺便说一句,中国并不孤单,印度总理莫迪或多或少采取了相同的立场。与联盟不同,中俄“友好”很难定义。现在有些人认为,俄罗斯将成为中国的附庸国。那不会发生。俄罗斯是俄罗斯,中国是中国。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图源:网络)

问:俄罗斯和中国各自如何看待这种“友好”?

郑永年:我认为,就这种“友好”而言,我们正处于试验阶段。我们在中国这样说:“摸着石头过河。”

问:中国国家宣传的措辞非常明确:美国是罪魁祸首,北约东扩的危险是事实而非想象中的情景。

郑永年:我们知道,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它是作为对抗苏联的堡垒而创建的。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但北约继续存在。美对苏“遏制”战略之父乔治·凯南和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经常指出这种局面带来的问题:如果北约问题得不到解决,俄罗斯将继续把北约视为安全威胁。

问:但北约自2004年以来就没有东扩。唯一的集体防御案例是在“9·11”事件后宣布反对伊斯兰恐怖主义。

郑永年:您说得很对。然而,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让中国质疑美国是否计划在亚洲建立一个迷你北约。看看华盛顿的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澳英美联盟、“五眼联盟”。

在中国,这种包围被视为一种威胁。所有这些导致了许多中国人对北约的负面看法。

五眼联盟(图源:网络)

问:中国希望与俄罗斯成为伙伴,但经济上又依靠西方。中国打算如何协调这一切?

郑永年: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如果中方公开支持普京,那么中俄事实上就形成了联盟,但中国也不能站在美国一边。总体来说,中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结盟。中国曾经是联盟的受害者,可以回想一下1900年的“八国联军”。

“美在话语体系中处于攻势”

问:乌克兰战争对中国的超级大国追求有什么影响?

郑永年:我们的国家在历史上就有专注内部的传统。现在,中国参与了世界大国的游戏,但我不认为中国将一直有精力同时插手多条国际战线。为了中国的进一步现代化,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问:中国领导人警告称可能出现新冷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以“东升西降”为格言宣扬一场激烈的制度竞争。

郑永年:我认为,美国在这种话语体系中依旧处于攻势。当拜登把中美关系描述为民主与专制的竞争时,中国人的反应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问:许多美国人认为是中国掏空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许多中国人则认为美国想要阻止中国崛起。是否双方都将自己视为受害者?

郑永年:我写过很多文章来讨论这种互相的妖魔化以及它为何有害。只要美国是自信的,就可以灵活地与中国打交道;只要中国是自信的,也可以灵活地与美国打交道。

图源:网络

“修昔底德陷阱”可以避免

问:根据“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与美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战争。您也这样认为吗?

郑永年:我完全不这样认为。举个例子:日本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是亚洲第一强国,中国则是它的挑战者。当时每个人都认为,中日之间将爆发战争,尤其鉴于两国还有沉重的历史关系。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两国围绕钓鱼岛和其他争议事项也存在冲突,但并没有走向战争,双边关系总体上来看也处于几十年来最和平的阶段。中日两国并未踏入“修昔底德陷阱”。

问:东升西降是必然的吗?

郑永年:美国的重要性相对来说有所下降,因为中国正迅速崛起。但这种“下降”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美国依旧是最重要的市场,拥有最具创造力的人民,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比中国高。

中国的经济学家或科学家们对此一清二楚。我经常警告我的同胞:就算中国成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也不重要。

问:为什么不重要?

郑永年:中国1820年就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西欧各强国加起来才占7%。然而20年后,大英帝国却迫使它屈服。

(本文内容原载于德国《时代周报》,中文译稿摘编自《参考消息》)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F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