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上热搜!创始人姚忠良:内心强大的人,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 | 校友故事
作者 |樊登读书 · 张女子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封面来源 |央视2017年姚忠良采访资料
编者按
最近,一家“国货”企业火了!
面对315晚会对土坑酸菜的曝光,它霸气回应“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面对日资高额收购,它毫无犹豫、干脆拒绝,是方便面四大巨头中唯一拒绝日资的企业;投入千万公益资金,超额招收残疾员工……它,就是被网友们“野性消费”的良心国货品牌——白象!
曾说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事”的白象创始人姚忠良,也是长江商学院EMBA12期的学员。这次的意外走红背后,其实是白象和姚忠良二十年如一日对于“企业良心”的坚持。
正如姚忠良自己所总结的,人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记住三件事: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
姚忠良
白象创始人
长江商学院EMBA12期校友
白象方便面,火了!
这几天,因残奥会“白象”火了!
“吃面就吃白象方便面!”这个大量招聘残障人士的方便面企业,被善良的网友送上了热搜。
销量暴涨后,直播间被挤爆,工厂大量缺货。
“白象”不得不发布发货延迟公告,同时提醒大家理性消费。
25年来,“白象”这一民族品牌,一直是低调的存在。
不过除为残障人士提供岗位外,他们还在去年河南水灾中,第一时间捐出了500万和60000箱方便面。
它还获得了“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荣誉称号,是中国方便面企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作为民族企业,能够挺起脊梁,这与创始人姚忠良的格局与干事精神休戚相关:
为盘活亏损的加工厂,他蹬三轮去市场宣传。
多年来,发展虽步履维艰,日资意欲注资或收购兼并,但他都从未动摇过。
恰如左宗棠所言:“人这一生,要经历无数的大事小事,难事急事。”
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记住三件事: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
为了做好面,姚忠良一直坚持这三件事。
遇事能抗事,打破困局有担当
1962年,姚忠良出生在河南平舆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在乡粮管所和粮店工作,姚忠良从小就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1983年转业后,他到当地粮食局工作。一路勤勤恳恳,官至河南省粮食厅处级岗位。
而彼时的“白象”作为下属企业,只有4亩地、亏损1000多万元,产品滞销、债务缠身。
5年间,这个小厂更是换了5任领导。看了这“烂摊子”,每任都焦头烂额、唉声叹气,不知从何做起,所以来一个走一个。
姚忠良接任时,这个粮食加工厂只有负资产和一个虚幻美丽的典故:
大象是河南的吉祥物,传说远古时期,黄河滩上曾经走来一头洁白的大象。
因此建厂之初,取名“白象”寓意吉祥美好。
图源:白象官网
记着这一典故,34岁的姚忠良面对眼前困难,没有灰心丧气。
他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打破僵局。
经过行业分析,身为销售副经理的姚忠良坚信此行业有巨大增长空间,同时也看到自身短处:市场化程度太低。
因此,“白象”要求得发展,首先要赢得市场,找到问题后就要对症下药。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厂子里养着一群闲人,几乎没人愿意和姚忠良出去跑业务。
军人出身的他,无法忍受这一局面,他大胆改革,解聘一大批不干事的老员工。
同时,为补充新鲜“血液”,姚忠良想方设法“淘”来30多名大专生。
这些人,成为“白象”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
曾国藩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天下没有简单容易的事。
而做人,遇事要能扛事,打破困局有担当。
就像姚忠良一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绝境时临危受命,不放弃希望,落入低谷仍有信心和力量。
把遇到的事,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使其成为迈向成功的阶梯。
没事少惹事,低调谦逊有肚量
经过培训,他蹬着三轮车、带着员工们开始到城中的各大菜市场、家属院宣传。
没汽车也没传单,年轻人脸皮薄,就这样在大街上吆喝宣传,他们根本喊不出来。
为了给员工打样儿,姚忠良自己上前扯着嗓子喊道:“来来!都来买都来尝,白象牌方便面真营养!”
看着领导能放下身段,大家也不害羞了。纷纷叫卖,努力推销方便面。
在姚忠良的带领下,他们瞄准广大中低价市场,搭建了细密的商品销售网络。
就这样,整个厂子“活”起来了。
很快,“白象”取得了空前成功。
接手第二年,“白象”销售额就高达一个亿。
2000年,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系统制造企业。
翻身成功的“白象”火了,吸引了众多投资方,企业的发展方向也不再由他主导。
既然融入不了,那就主动退出,姚忠良果断辞职。
他深知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人一马,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2001年,39岁的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继续读书进行深造。
毕业后,看到国内市场被其他企业瓜分殆尽,“白象”只落得在小城市中苟延残喘,这让姚忠良痛心不已!
为了不辜负领导期盼,姚忠良再次回到“白象”。开启了长达5年的改制,不断优化创新产品。
为研发新品,姚忠良尝过自家的面、吃过对手的面,很多时候,他会品到恶心。
废寝忘食的他,经常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很多时候,整个公司都熄灯了,他的办公室还亮着。
不懈努力终于换来回报。2007年,姚忠良经营下的“白象”,年产量达到74.3亿包,年销售额冲破52亿元。
快速的发展并没有让姚忠良放松警惕,他开始涉足高端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范围,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
《孙子兵法》中有言: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懂得明哲保身、不过度消耗自我的姚忠良,总是能集中精力做好眼前事、想好长远事。
本分踏实,方能平安顺遂。
有事不怕事,底气充足有气魄
一直以来,业内流行一句话:要想快速发展,就做方便面;要想快速消亡,也做方便面。
快速发展,因为项目上马的门槛不高;
快速消亡,暗喻市场竞争的残酷惨烈。
遇到这样的难事,弱者知难而退,强者会迎难而上。
所以,“在竞争中成长,在合作中双赢”是姚忠良一直坚持的企业发展观。
“白象”穷且益坚,只做纯粹的民族企业。曾为军人的姚忠良对于国家历史一直铭记在心,也不想方便面市场成为日资一家独大的天下。
所以哪怕一度陷入危机,他也拒绝日企抛来的橄榄枝,始终自我突破求生。
姚忠良还总结出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家万户“四千四万”的白象精神,就是秉持这种执着,企业在夹缝中发展、一路奋斗至今。
此外,“白象”一直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自食其力。
在公司,这一群体叫做“自强员工”,他们大多由残障人士组成。
生产车间里,他们从事着简单的工作。如有差错,自动报警系统就会关闭机器,以此确保他们的安全。
厂里还划分了专门的安全通道,供他们出行。食堂设有特殊的窗口,专门为矮个子的员工放置了台阶,方便他们打饭。
在这里,只有温暖关爱、没有996压榨与职场PUA。
姚忠良绝不允许日资进场,也是为了这些员工,他说一旦有外资进入,谁来善待这些老弱病残的人?
在姚忠良的倡导下,“白象”还一直积极参与推动社会公益活动:
“春蕾计划”中,帮助近600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与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签署成立白象大学生成长公益基金,资助13个项目、帮助1600多名大学生实现梦想;
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先后在新郑市具茨山、信阳市息县等地开展相关工作……
无论玉树地震、武汉疫情,其实都有“白象”的身影,不过正如姚忠良每次要求的那样:
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帮助受灾群众,不得为了宣传去救灾,救助了也不一定要宣传。
而在要求中,还特别注明:凡是涉及到姚忠良本人捐赠及到一线救灾的文字、照片均不得对外宣传。
山河辽阔,人间烟火,月光所照,皆是中国。品质如山永在,美味生生不息。是姚忠良和“白象”一直的品质保证!
所以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写在最后
如今,60岁的姚忠良依旧低调,但做的事还是轰轰烈烈。
他提出了二次创业计划,预计到明年,企业将实现达到300亿元规模的目标。
他曾说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事。”
他告诫员工:
“
年轻人不要想马上就赚大钱,首先学习如何做人、树立信仰、提升境界……
”
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承担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是啊,人生这趟旅程,我们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事。
但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这才是内心强大之人的真本事!
作者简介:作者|张女子,传播学硕士,前都市报情感倾诉记者,现以女儿小名写作的中年少女。
来源:文章来源于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读书点亮生活。
◆拓展阅读◆
修炼未来格局,欢迎报考长江商学院
•end•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1/04 限时抢位 | 深度洞察:宏观经济热点新视角
- 01/11 新年首场公开课 |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中国企业出海启示
- 01/11 香港公开课抢位|用新与用心:出海的故事与启示
- 01/11 【活动报名】香港城大MBA上海大师课暨招生宣讲会
- 01/12 2025年入学同济MF复试说明会,邀您来参加!
- 01/12 最后召集|北京站在职MBA(大湾区模式)招生宣讲暨学生分享会
- 01/19 活动报名 | 中欧Global EMBA大师课堂: 特朗普2.0时代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 01/21 “跨越国界 打破边界”2025中外合作办学免联考官方招生宣讲会即将开讲!
- 01/22 对话港中大 |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 (FMBA) & MBA 2025级招生宣讲会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