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刘业青 | 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改革初探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2-07-12 15:27 浏览量: 2939

摘要:

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又相辅相成。跨学科研究为跨学科教育提供知识基础,跨学科研究也需要跨学科教育提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重视跨学科学习,跨学科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0—2021年相继成立两所跨学科本科生学院,以便提供更方便、灵活、系统的本科生跨学科教育。这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了本科生教育目标,促进了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的联结,推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教育

作者简介

林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刘业青,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跨学科教育,是将跨学科的视野、理论、方法全面贯彻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不同于传统学科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教育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21世纪以来,跨学科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高等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实施跨学科教育。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广泛开设各类跨学科课程;麻省理工学院通过跨学科辅修、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学位,全面铺开跨学科教育。其特点都是在保持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开展跨学科教育。尤其是在本科阶段,专业教育是跨学科教育的基础。2020—202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以下简称新国大)相继成立两所跨学科本科生学院:人文与理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设计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新国大的改革不仅在本科教育阶段给跨学科以名分,将跨学科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重点还体现在组织管理上独立建院,进一步整合所有改革要素,实现教育成效增值。新国大这一组织变革刚刚施行,许多具体举措尚未落地,但是它对于本科教育目标的重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联结、通识教育的改革,都有探究的重要价值。

一、跨学科教育改革的动因: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

新国大成立于1905年,前身是一所规模很小的英国殖民地医学院,直至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教学型大学。2002 年,校长施春风首次提出学校重建的四个“无墙原则”,即思维不设墙、人才不设墙、知识不设墙、观念不设墙。在“无墙原则”的指导下,新国大迅速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声誉卓著。新国大的愿景是“成为一所立足亚洲、影响未来的世界级领先大学”,其使命是“通过教育、研究及服务改变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新国大创建新学院的直接起因是在2020年12月推出本科生增强型学习体验项目。通过这个项目,人文学院、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获得700多个双专业配对、1700个专业与辅修专业配对,并在追求跨学科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鉴于项目的申请者越来越多,加之工程学院以及设计与环境学院灵活的跨学科学习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新国大决定建立两个新学院来进一步扩大跨学科学习的规模。2021年的新生中,超过4000人接受跨学科教育。新国大希望到2022年8月,这一数字增加到6000以上。新学院的学生学习具有前瞻性的共同课程(Common Curriculum),并在学习生涯规划时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广泛性和灵活性。

创建新学院的深层原因是新国大作为一流大学,必须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世界,培养具有高度灵活性与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立足亚洲,着眼未来,是新国大立校之本。但未来的世界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一门学科是无法解决的,如新冠疫情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即使有正确的医学知识,许多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及其传播方面仍存在重重困难。“因此,未来的毕业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驾驭新形势,从多个方面解决复杂问题。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相互合作,而且是相互配合。”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促使新国大加紧努力,重塑其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使其毕业生做好应对这一动态现实的准备。如新国大现任校长陈永财所言:“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必须迅速发展,为学生准备好迎接一个更加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世界。新国大毕业生要成为高度好奇的问题探索者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灵活并善于将不同学科联系起来,以便在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的未来取得成功。”新成立的设计与工程学院,目标是解决新加坡日益多样化的设计和工程专业问题,培养新一代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建筑环境专家,他们将擅长从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汲取营养并使之融合,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新国大跨学科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毕业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使他们在解决世界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激情、好奇心和创新精神。虽然大学过去是让毕业生为一份工作做好准备,但这种做法正迅速过时。如今,毕业生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换数次工作,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新国大的教育须具有前瞻性,为学生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中成长,因为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是那么简单,他们需要去寻找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例如,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条件的问题,不仅有科学原因,还有人们使用塑料袋等行为,这涉及一系列学科。新学院通过创新的共同课程,提供严格的、广泛的知识基础,提高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灵活的途径深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双专业、辅修专业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体验式学习得到强化。

跨学科课程还将帮助学生“更能容忍分歧”。学生会知道,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他们会更加宽容,因为有多种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跨学科教育创新为学生选择课程创造了更大的灵活性,他们将不再需要立即对一个学科做出承诺。相反,他们有时间通过共同课程来决定未来的学术使命。这些努力对于新国大作为知识的创造者、集成者和传播者的旗舰角色至关重要。

二、跨学科教育的基础: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不是一个学科简单借用另一个学科,而是领域或方法之间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更丰富的知识范畴。跨学科活动包括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是两个范畴,分别指向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跨学科研究指引跨学科教育发展方向并为其提供知识储备,不断充实教育教学内容,不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而跨学科教育则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人才储备,使跨学科研究永葆生机活力。而且跨学科教育也在探讨跨学科研究问题,不断地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新的课题。总之,没有跨学科研究也就谈不上跨学科教育。21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知识创新最为重要的方向。因此,跨学科研究迫切需要跨学科人才。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从若即若离的关系变为相互依赖的关系:跨学科研究不仅为跨学科教育提供知识,也提供制度与文化。

世界不少研究型大学探索了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美国与日本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构建,都强调研究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日本一流大学典型的跨学科组织形式有:东京大学的研究生院模式和早稻田大学的集成模式。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主要是培养跨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主要专业都是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如纳米、物质材料、能源、信息、复杂系统、生命、医疗、环境等。早稻田大学从2007年开始对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进行了重组,形成了典型的跨学科集成模式:学科的分类与集成、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集成、研究和教育的集成。相较之下,中国跨学科研究很少与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新国大能在短期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与学科的交叉创新关系极大。新加坡高校的研究与教学非常符合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特点:知识生产是应用导向,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最终通过跨学科合作完成;而知识成果的传播不是通过学科知识传递的,而是在社会经济的应用语境中进行的。跨学科研究成就斐然,是新国大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要诀与秘籍,也是新国大建立跨学科本科生学院的底气与基础。

两个新学院之一的设计与工程学院由新国大两个世界一流学院——工程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合并而成。设计与工程学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在工程与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为此,新国大专门成立一个由副校长兼教务长主持的特别小组进行规划设计,该小组成员包括六位行业领袖、工程学院院长、设计与环境学院院长以及来自两个学院的八位学者。设计与工程学院是一个以未来为重点的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机构,旨在推进工程、建筑和设计的应用和专业化。工程和设计的融合,需要专业人员能够发现、构思、构建并实现他们的想法,使之成为实用、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体现出适应性、同理心和创造性。工程与设计以及环境学科之间的互补既有利于知识转移,也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新国大还在科学、艺术、人文、商业、金融、医学、法律和其他重要领域拥有广泛的研究和学术基础。这使得新国大能够在相当广泛的主题范围内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并达到卓越的顶峰。新国大的广博学科能够有效地解决需要多学科方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如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医疗卫生保健、金融风险和亚洲侨民问题。作为一所以亚洲为中心,以英语为母语的全球领先大学,新国大既提供较高国际水平的教育和研究,又具有独特的亚洲专业知识和视角。例如,当研究亚洲较为常见的疾病、亚洲法律和金融以及亚洲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时,这一优势尤为明显。

新国大一向对开辟新领域和建立新范式的研究深感兴趣。除了科学、工程和医学,新国大还大力鼓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法律和商业领域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这类研究本身就很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汇聚不同方法的力量应对新加坡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国大经过严格的外部评审,建立了三个新加坡卓越研究中心(RCEs),包括量子技术、癌症科学和机械生物学。另外还有20多个校级研究机构与中心,从事广泛的跨学科研究,从环境可持续性、生物医学、转化医学、金融研究到纳米材料。例如,新国大环境研究所汇集了该校在水、空气、环境健康和能源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支持下建立的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依托新国大在新材料、硅薄膜技术、太阳热能系统和纳米科学等领域的优势,开发创新高效的太阳能应用。土木工程学院领导了海洋研究与工程中心的建立,为了解决新加坡的土地紧缺问题,该中心带头研发大型浮动结构物。又如,新国大的灾害研究中心是在2007年新加坡发生地震的背景下建立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09年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地震进一步凸显了为不可预见的灾害做好准备的重要性。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地区高密度城市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地震对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潜在损害已经大幅扩大。该中心与新加坡住房和发展委员会合作,研究地震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影响,开发地震传感器和分析方法,用于监测和评估组屋建筑的震动和性能。

新国大凭借自身学科优势和创新能力,抓住亚洲崛起带来的机遇,将新国大打造成亚洲卓越的知识中心。当今亚洲和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是多方面的、相互交织的。为充分应对这些挑战,新国大建立了五个综合研究集群:金融与风险管理、生物医学科学与转化研究、老龄化、综合可持续发展和亚洲研究。集群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能够协同他们的研究,从而解决复杂的、多学科的问题。正如愿景申明的那样,立足亚洲,着眼未来,新国大致力于为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和更全面的理解。

三、跨学科教育的学段:从研究生到本科生

在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上,美国大学得风气之先,如哈佛大学1903 年就开设了“历史与文学”专业。哈佛大学跨学科本科专业还有:心灵、大脑与行为,历史与科学,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以及更灵活的个人专业等。自20世纪下半叶起,美国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敏锐地把握住了知识生产方式转移所凸显的跨学科特征,设立专门组织机构推进跨学科教育。例如,普林斯顿大学为协调和强化跨学科教育与研究,设立了多个委员会和研究机构等跨学科组织,如人文科学委员会、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国际与地区研究所等,由这些跨学科委员会或研究机构为本科生设立各种跨学科学习项目。为鼓励本科生跨学科学习,普林斯顿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跨学科证书项目,如非洲人研究、美国人研究、应用计算数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生物物理学、当代欧洲政治和社会、创造性写作、东亚研究、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生物学、工程物理学、环境研究、欧洲文化研究等。

然而,从学段来看,美国跨学科教育主要是放在研究生阶段,本科生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加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也有跨学科的属性)。在日本,东京大学设立研究生院专事跨学科研究,也同时进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在日本文部省的支持下,东京大学至今已成立了15个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主导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格局。在这15 个研究生院中,规模最大、学科综合性最强的是于1998 年成立的“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生院”,由跨学科科学部、生物科学部、环境科学部和计算机生物学系“三部一系”组成,属于传统学科、跨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三极构造”。在中国,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开展得也较早,如浙江大学从1999年起就鼓励博士生导师跨学科招收培养博士生,并建设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体制平台和学术平台。

因此,就跨学科教育的学段问题,学界有所争议:跨学科教育是在本科生阶段跨(即早跨),还是在研究生阶段跨(即晚跨),更适应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支持早跨的一方认为: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之后,本科生教育的趋势一直是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倾向于通识教育。如阎光才所论,本科教育历来处在不上不下、不伦不类的尴尬层次:与职业和技术类院校相比,它的理论性强实践性弱,而相较研究生层次,它的专业化程度又明显不足。本科教育仅3~4年,不可能为个体一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所有准备,更不可能为每个人的成功提供秘籍。本科毕业实际上仅是多数人进入社会和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探索个体社会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开端。既然实证研究证明,本科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关联度低,那么本科教育应淡化就业导向,采用相对宽泛的教育模式。

支持晚跨的一方则认为:本科生阶段通过专业教育打下基础,先掌握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到研究生阶段再跨学科,否则没有学科归属。本科生阶段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课程,但主要是满足通识教育与学生个体兴趣的需求。如陈洪捷认为,跨学科,得先有“学科”,后有“跨”。没有“学科”,则“跨学科”无从谈起。跨学科教育不仅是知识层面,还是制度与文化层面。跨学科难就难在须跨越不同学科的范式与文化。而形成一个学科的范式与文化,要经过数年艰苦的学习与训练。因此,不赞成本科阶段设立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过早跨学科,而是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先熟悉掌握一个学科,其后才有能力与资格去跨学科。

在新加坡,跨学科教育的学段重点不一。新加坡另外一所一流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主要是放在博士生阶段。南洋理工大学提出的“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的愿景和使命发挥了引领作用,其在跨学科博士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多年全面而又系统的实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南洋理工大学在分析了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的基础条件之后,遴选了五大跨学科发展战略方向,即可持续地球、安全社区、健康社会、创新亚洲、新丝绸之路。南洋理工大学成立跨学科研究生院,从研究方向、导师遴选、质量保障、项目经费、跨学科课程等着手实施。

而新国大的跨学科教育改革是倾向早跨:通用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沟通、对话、联系、合作等能力与素质越早培养越好。跨学科人才培养下移到本科生阶段,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研究生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联系紧密,而本科生跨学科教育的就业与学科导向则要相对淡化。因此,本科生阶段需要设置什么样的跨学科专业,取决于个人兴趣、知识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共同合力。新国大目前设置的两所跨学科本科生学院也体现了两种教育价值取向:人文与理学院侧重通识教育和通专融合;设计与工程学院突出问题导向和应用情境。

四、跨学科教育的建制:跨学科本科生学院

跨学科教育的形式多样,一般采取双学位、联合学位、跨学科辅修、联合课程、寄宿制等方式,有条件的一流大学则直接设置跨学科专业。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共设58个本科生辅修项目,跨学科辅修项目是辅修项目中的一部分,有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大气化学、生物医学工程、能源研究、企业家与精神创新、公共政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共17个。麻省理工学院还设有6个本科跨学科学位,有些跨学科学位是由某个学院内部的不同研究领域联合授予,有些则是由不同学院下设的两个系或项目共同授予。但是像新国大这样,单独建立跨学科本科生学院,将跨学科教育全面铺开的举措,堪称“壮举”。建立跨学科本科生学院之前,新国大在过去20年里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项目,并不断进行改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来源于知识结构的创新和复合,新国大注重从现实问题入手,将不同的学科相互联结、交叉融合,实施跨学科的教学。其举措有:

1.开发跨学科的学习项目

新国大科学学院于1996 年设立了面向本科生综合性科学教育的特殊科学项目。实施严格的招生选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遴选委员会,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待科学的态度等;将遴选出来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四年的专业教育;聘请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实践中接受创新思维的训练,形成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2.设计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新国大开设了针对本科生的综合性科学课程。该课程主要分成两大模块,研究型课程模块和专题集成模块。在研究型课程模块,学生将从事综合性质的研究项目,所涉猎的学科范围广泛,通过参加一系列讲座、小组讨论合作、文献检索综述等工作来进行探究。专题集成模块由四个特别设计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将使用数学和统计学作为探究的工具,集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三个学科。学生形成一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同时也了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交叉融合的内容,如在全球科学项目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应用建模、仿真、数值分析、编程等技能,以小组形式完成写作。

3.实施跨学科的朋辈导师计划

朋辈导师计划邀请同一跨学科项目中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导师,旨在建立“传帮带”机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激发其创新潜力。高年级学生需要指导低年级学生如何思考和开展科研活动,带领他们参加讨论,指导他们学会决策和决定项目的研究方向。通过导师制的朋辈学习,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解释和讲述相关知识,并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榜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跨学科的知识,逐渐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看待和解决问题。

另外,新国大将扩大寄宿制学院学习模式作为培养人才的轴心工作。每所寄宿制学院都有来自不同院系与背景的学生一起住宿,并在学院内开办单元课程和项目活动,以多元化的概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在课内外进行试验性相互学习的环境,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受挫力。

在这些跨学科教育举措的基础上,新国大于2018年开始了真正的跨学科教育改革运动,旨在让学生接触到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不同学科及其相互作用。2021年新国大宣布组建两所新学院:文学暨社会科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和理学院(Faculty of Science)合并为人文与理学院,工程学院和设计与环境学院合并为设计与工程学院,以提供更方便的、更大范围的、更为灵活的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对大学传统知识结构和学科组织形态都提出了挑战。美国跨学科研究的知名倡导者拉斯藤·罗伊(Rustum Roy)早在1979年就预言:到21世纪所有的主要大学将有既适应学科又适应“以使命为中心的实体”的组织结构。他还设想建立永久性的教学与研究跨学科单位来专门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如食品、能源、健康、住房、环境等。罗伊相信这个结构会更便于许多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跨学科教育存在多种组织形态,虚实结合。其中,建立跨学科学院的实体组织,幅度最大。跨学科人才培养独立建制,成为新国大跨学科教育改革最为显著的标志。

但跨学科研究成功,是否就意味着可以独立建制,将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合而为一?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以欧美大学里著名的跨学科领域——女性研究为例,其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后,一直处于要不要独立建制的争议中。建制,可以摆脱边缘地位,但会牺牲多元性与批判性;不建制,就会成为竞争稀有资源与体制地位的不利者。近些年,虽然西方大学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女性研究还是迫切需要建制化,以获得安全保障。因此,女性研究进入学院体制,实行系科化和制度化已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策略得到普遍认同。但吊诡的是,女性研究本来反对19世纪以来的西方学科建制,却被学科体制同化。建制之后,女性研究的人才培养可以学科化,但学术研究仍需要跨学科,不断反思、改革、创新,与诸多学科建立同盟关系。

长期以来,大学组织结构倾向于专业化、系科化,学术组织的显性结构基本上是被学科所主宰,跨学科只是处于一种隐性结构状态。20世纪后半叶,随着异质性、杂糅性、复合性、跨学科等成为知识的显著特征,这种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学科组织与跨学科组织并存。跨学科独立建制有利于跨学科教育,跨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制度化、系统化,但不一定有利于跨学科研究。因为,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独立建制后的跨学科有可能也像传统学科那样,产生僵化、固化、分化、窄化等问题。也有学者对跨学科建制持乐观态度:院系组织只是用来传播知识、组织教师、分配资源的组织结构,系科化不一定等于孤立或狭隘的学科性。从组织蜕变理论视角看,传统学科组织发展到一定时期,也会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寻求突破。新型跨学科组织也会影响传统学科组织的变革。新国大跨学科学院创建伊始,能否实现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融合,能否规避建制后的种种弊端,能否成为“模范学院”,还有待实践检验。

五、跨学科课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专业”就其实质而言仅仅是一组课程,课程组合代表着一组特定的知识。任何教育模式的创新,最终都要落到课程上,跨学科教育也不例外。跨学科专业的重点在于建设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一般按照学科门类划分,如美国大学设置的本科跨学科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集合了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知识的跨学科课程;二是横跨工程、健康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的跨学科课程;三是连接人文社会科学、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类跨学科课程。最后一类课程跨度最大,新国大跨学科学院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主要指向这类。新学院所有学生的课程比例为:1/3是共同课程,1/3是跨学科课程,1/3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负担由原先的1/2下降为1/3。第二主修和辅修课程的学习负担也将降低。新的课程结构便于学生在自主选择大跨度课程时更加灵活。

新国大跨学科教育主要通过共同课程加以实施。共同课程主要功能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获得跨学科的视野、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共同课程一方面是新国大通识教育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也融会了耶鲁新国大学院的博雅教育。由于历史原因, 新国大受英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但是通识教育却没有仿照英国,即没有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 而是借鉴了美国大学的模式,通过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来达到本科生教育目标。新国大通识教育分为“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模块,课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化与当代社会、历史、人类行为、生命科学、文学与艺术、道德判断、自然法则、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实践与思考、社会与经济分析、写作与批判性思维。通识教育也具有跨学科的属性,它使得学生能够把不同学科之间那些表面上不同的概念相互联系起来,并理解知识在各个学科是如何被获取和证实的,这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并预见新的问题,并为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法。

人文与理学院的前身——2011年创立的耶鲁新国大学院,在将美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由耶鲁大学与新国大联合创办的耶鲁新国大学院的办学使命是“重新定义博雅教育”,将西方的博雅教育传统与亚洲的文化传统相结合。耶鲁新国大学院的课程体系由共同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特色项目与资源四个部分构成。共同课程占比38%,专业课程占比31%,选修课程与特色项目占比31%,这个比例与新学院共同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各占1/3的结构相近。其中,耶鲁新国大学院的共同课程也继承了耶鲁大学的传统,强调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共同课程贯穿本科四年,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共同课程与专业课程截然二分的局面,保证了学生可以持续地接受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耶鲁-新国大学院的共同课程——涵盖文学和历史、现代社会思想、哲学、定量推理和科学探索,是扩大跨学科教育和设计整个新国大共同课程的灵感来源。新学院的共同课程包括共同核心模块、集成模块和跨学科模块。共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同理心。此外,还训练学生思考、综合和整合跨学科的知识与见解,以解决复杂的问题,让他们为数字世界和一个复杂多变的未来做好准备。共同核心模块包括:(1)人工智能;(2)社区和参与;(3)数字素养;(4)设计思维;(5)数据素养;(6)文体写作。集成模块包括:(1)亚洲研究;(2)人文学;(3)科学探究I;(4)科学探究Ⅱ;(5)社会科学。学生还将选修两个更高层次的跨学科模块。这些课程旨在整合跨学科的知识。这些模块将专注于知识的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的联系。

新学院的跨学科课程汲取了“国大博学计划”的菁华。国大博学计划始于2001年,是一个针对新国大本科生的跨学科学术项目,提供各种学习模块,尤其能锻炼学生大批量阅读和写作能力。模块分初级与高级两类课程。高级课程需要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难度较高。新学院保留了国大博学计划的重要特征,即学生能够选择整个新国大提供的全部专业、第二专业、副专业方向,并达到他们想要的学科深度。国大博学计划的课程同样使学生能够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系,从基础技能开始,逐步深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和议题。

新学院允许学生灵活建立学习组合,并在不同领域实现他们所期望的广度和深度,新学院将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专业领域的组合。学生将体验到以灵活的课程、住宿生活和小组教学为特点的沉浸式和跨学科学习模式。为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有更大的灵活性,人文与理学院将于2022年起开设三个新的跨学科学位,分别是:数据科学和经济学,环境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跨学科教育的出现动摇了传统以专业与学科划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也消除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二元对立。跨学科教育可同时兼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内容,体现出通专融合的趋势。

六、 质疑与结语

哈伯·路德维格(Huber Ludwig)认为:“指出一些科学、实践与理论问题只能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并不需要太多勇气。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跨学科难就难在制度创新上。”新国大通过合并创建两所新学院,建立起“独特的跨学科本科教育模式”,实属跨学科教育在制度上的重大创新。新学院打破学科之间的樊篱,整合了跨学科专业与课程,解决了教师跨学科的组织归属,其推行跨学科教育的广度与规模是以往的跨学科本科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新国大跨学科教育模式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在教学方面,跨学科教学必须依赖教师参与到新课程中,才能发挥作用。学生学习跨学科,教师教学也要相应跨学科。但是,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学科归属,要他们实践跨学科,转变教学方法,恐怕知易行难。在学习方面,跨学科导致学生构成的多元化,学生要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一项挑战。也有学者质疑这种“泛教育”是否实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谭教授(Jason Tan)认为,大学是学生专业化并为未来工作做准备的地方,学生不可能热衷于在多个学科“游荡”。跨学科教育未必适用于医学、法律、护理等专业性强的专业与课程。这些专业的教育更重视实习与实操。新的跨学科教育模式要直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之间取得平衡。

新国大的跨学科教育改革,目前是将偏向通识教育的人文与理学院和偏向应用教育的设计与工程学院拿出来进行试验。在未来,并非所有学科都将合并、融合成跨学科,并获得建制。但无疑的是,学科与跨学科将成为新国大未来并行的双重结构。美国社会学家杰瑞·雅各布斯(Jerry A. Jacobs)撰写的《捍卫学科》一书,认为传统的学科并非就像画地为牢的孤岛。相反,学科的创新与交叉一直很活跃。把传统学科与跨学科相对比,就好像比较哪块草地更绿一样,实无必要。完全取消学科与学系并不可行。因为如果没有专业,学生就业就没有稳定性,教师的学术职业也缺少安全性。没有本科的专业背景,那么研究生阶段的跨学科也成了无本之木。跨学科研究能够成功,也是建立在有组织的学科基础之上的。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学位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