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11-11 14:47 浏览量: 3906

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做法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中国研究生》杂志,面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广大研究生群体宣传“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今天,“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专栏推出第二篇——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

今天,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带你走近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实践》课程课程简介课程团队教师团队由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组成。

课程负责人祖莉教授有丰富的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经验,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南京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祖莉教授采用“动心、动脑、动手”,简称“三动”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实践,使得学生学有成效和学有创新。

范元勋教授为江苏省教学名师,获得多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实施“有思想、有内容、有活力、有挑战”的“四有”特色教学方法,开展以综合和创造为特色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吴志林教授率先实施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带领团队进行新军事变革下兵器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在国防高校有深刻影响,具有典型示范和标杆作用。

梁医副教授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宋梅利副教授采用智慧教学技术,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性和学习主动性。成畅老师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王禹林教授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采用“工程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目标课程立足“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面向国防现代化和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在机械工程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开展“学习与创造互为交融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综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机械类高层次人才,实现军民融合,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总体设计

课程以机械设计的知识传授为主线,围绕创新进行价值塑造,在实践出真知中实现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将思政德育融入创新教育和实践培育中,创新意识为基础,创新思维是保障,创新精神做指引,创新实践来驱动,以此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机械设计创新能力。

三位一体的课程设计课程与思政融入点创新意识有深度、创新思维有高度、创新精神有温度、创新实践有广度”四方面引入思政元素。

1)从古代发明到现代需求——内生创新意识

思政点1:①三国“木牛流马”运输军备粮草;②宋代发明机械计算机——算盘;③明代发明世界首颗水底雷和地雷。

思政点2:①南理工创新设计基于新齿形的谐波齿轮传动装置,成功配套在军用飞行器上;②中国四代战机的矢量发动机尾喷管需要通过创新设计实现高效的收敛和扩张;②我国关键零部件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成为“卡脖子”之痛。

思政目标: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将开拓创新内化为职业品格,面向机械领域问题和需求内生创新意识。

2)基于TRIZ创新设计理论——锻炼创新思维

思政点1:创新设计的变模式发动机确保未来作战飞机向着多用途、宽包线方向发展——利用科技新思维打造国之重器。

思政点2:对雷达屏蔽罩创新设计,有效提高导弹制导精度——机械工程师全面领导技术革新,需具备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思政点3:南理工创新设计的割草机在天安门前草坪演示割草——工程创新技术转化为优秀产品需要探索求真的工作方式。

思政目标:锻炼创新思维,聚焦机械设计的创新成果和技术领先力量,培养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做事方式和社会责任。

3)学习创新设计方法——发扬创新精神

思政点1:南理工自主研发的155毫米车载加榴炮,以创新的结构设计成为我军火力打击武器的主战装备。

思政点2:南理工挑战制造装备中功能部件“卡脖子”问题。

思政点3:中冶京诚公司完成炼铁环保系统的创新设计,实现98亿元/年的经济效益。

思政目标:针对新形势新挑战,学习创新设计方法,培养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发扬科技强国的创新精神。

4)上机实践结合综合实践——实践出真知

思政点1:在科研实践基地,开展定义需求、测量性能、分析技术、机械设计和试验验证的综合实践和社会服务。

思政点2:在兵器博物馆参观和学习,追溯车载加榴炮的研发历程,每一件藏品都是研究的对象和创新的起点。

思政目标: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思政教学实践

1)主动学习,生生互动:采取小组互动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分组搜集核心产品性能数据,通过课堂分组讨论,更多了解技术发展和工程需求。

小组主动学习与互动

2)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组织学生头脑风暴寻求创新方案,在思维火花碰撞中善思明辨,锻炼创新思维。

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

3)精选案例,聚焦榜样:精选与课程知识契合的案例,将思政点聚焦在母校科研团队、校友人物,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和亲和力。

教学案例:南京理工大学创新设计的割草机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设制造工厂和销售,并破例在北京天安门前草坪演示割草效果——工程创新技术转化为优秀产品需要探索求真的工作态度。本团队祖莉教授寻求老照片背后的科研经历和榜样故事,引导学生将专业技能发挥到实际工程需求中去,将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厚植在日复一日的工作态度中。

榜样案例

4)工程连线,助力教学与工程领域行业始终保持教育连线状态,通过线下密接和线上衔接的教学方式,实际“走进企业”和“走进实验室”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利用网络在线连线企业现场和行业技术骨干,由他们讲解工程创新设计与实际应用,向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体验科技创新力量。

在线走进中国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集成地

5)上机设计,综合实践使用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进行上机实践;在科研基地和兵器博物馆进行专业实践和思政德育,践行实践出真知。课程特色传授设计知识,围绕价值塑造“创新设计与火炮”知识点的讲授为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第一动力是创新,进行价值塑造。课程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开始,通过参观和学习的实践活动,追溯中国火炮装备的发展和研发历程。讲解牵引式火炮和自行火炮的特点,为火炮创新设计打下基础。创新意识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开始启发萌生。

实践内生创新意识通过在兵器博物馆参观和学习的实践活动,认识到火炮藏品既是研究的对象,更是创新的起点。南理工火炮人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秉承科学发展观,通过锻炼发明创造思维,用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去迎接新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车炮一体化综合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案,自主研发的新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成为我军火力打击武器的主战装备。

发扬创新精神

拿出模型,再由炮到枪,进一步进行价值引领,彰显机械创新设计的科技强军力量。国庆阅兵的步兵方队中,战士们手握的新型枪支,全部经由军中“女枪王”、南理工杰出校友黄雪鹰亲手检验。黄雪鹰校友传承矢志创新、献身国防的宝贵精神,牢记强国、强军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将为国铸利器作为自己的主责主业,更是将开拓创新,内化为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拓展思政点抓住实践,知行合一课程抓住3个实践环节:(1)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参观和学习,将每件藏品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创新的起点。(2)上机使用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CAI完成机械创新设计实践项目。(3)在科研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和思政德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实践基地

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产业和社会需求,用实践成果服务社会;通过与企业对接和反馈,向企业提供优化创新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问题面对面,与生产企业面对面,学生有机会多方面了解行业规划和产业布局;通过创新基地的平台效应,接触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家和机械设计工程师,创新创业的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得到有效强化,并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实现有效赋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践行实践出真知。

践行实践出真知

在创新实践中,由于安装精度不高多次导致产品工作失效,邀请企业国家高级钳工师傅前来安装和调试,一点点装,一步步测,一段段调试,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充分领略和学习到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

学习大国工匠精神课程评价与成效

课程每年线下授课研究生150人左右,2021年7月课程微课示范视频在新华网新华思政栏目发布,目前累计学习人数超万人。

学习该课程后,研究生参与武器装备型号研制15项,重大军工项目10项,申请专利200项左右,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硕士生自主创业,研制出旋转动密封创新装置,解决我国水下工业机械臂密封问题。2019年12月,张家港日报以“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赋能”为题,对研究生多项创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进行配图报道。团队成员指导创新创业机械设计类比赛项目20余项。

其他

2021年6月27日,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课分享交流会,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会堂举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祖莉教授代表南京理工大学进行现场授课。

图文|南京理工大学

编辑|王斯后

责编|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