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85)|初心向党献青春,铁道英才传佳话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06-25 15:22 浏览量: 2525

百年征程 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新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

在我们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之际

我们开展了百校研究生颂百年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

我们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今天

百所高校研究生接力讲述“四史”活动

走进北京交通大学

我们接过@中央财经大学的接力棒

为大家讲述

北京交大人的红色故事与记忆

01

历史悠悠北交大,桃李芬芳结硕果。

北京交通大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前身为1909年9月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交大师生用行动谱写了一首首时代的篇章。抗美援朝运动中,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宣传队,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有的学子赴朝参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五十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校学子响应党的号召,参加西北、西南地区修建兰新、成渝铁路,在条件及其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六十、七十年代,西南、中原大三线建设时期,宝成、成昆、内昆等铁路沿线再次留下交大学子的血汗和足迹;七十年代我国援建坦赞铁路,学校弘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克服各方面干扰带来的具体困难,圆满的完成了200名留学生的培训任务和筹建珀赞铁路技术学校的任务;八十年代,我校学子为铁路“北战大秦,南战衡广、中取华东打好两个翻身仗”和力,十年代的五次铁路大提速,重载运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交大师生为铁路信息化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贡献着力量,二百公里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展示了交大学子的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新征程。从府右街到红果园,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两个天地,两种制度,两番景象,两样前途,学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我国最重要铁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始终铭记“知国家所需 行远自迩”,为我国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与实践。“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有着125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02

▲田翠云照片

田翠云,1932年出生于南京浦镇铁路世家,1952年12月入党,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奉命回国,在沈阳志愿军技术学校教学。1954年考入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通信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电信系无线通信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退休,2002年被聘为北京交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

年轻时的田翠云曾多次写决心书,主动请求赴朝参与运输工作,并终于在1952年12月被批准光荣赴朝。“穿上军装,就要对得起这身军装。”“我是一个人民志愿军,革命军人是不怕死的。”这是田翠云对国家一生的承诺。志愿军的火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气温零下40多度,志愿们被棉军衣、棉军裤、大头鞋包得严严实实,“摔倒都站不起来。”就是穿着这样笨重的军装,田翠云在地洞里承担起通讯接线员这份辛苦的工作。

▲田翠云与战友

在朝鲜战场上度过了党员预备考察期,田翠云对曾经转正仪式上的入党宣誓词印象尤为深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句话成为了伴随着田翠云走过枪林弹雨、踏遍人生坎坷的座右铭。

▲田翠云照片

“人要活得有意义,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立下的誓言!”这是田翠云对交大国防生所说的话,“我一直都记得入党誓词,它告诉我,一直都要为党、为人民贡献力量。吃过了抗美援朝的苦,以后再经历什么苦都不叫苦了,枪林弹雨让我一生受益。”

▲田翠云与交大国防生合照

如今,田翠云与交大学子有着浓浓的师生情。从1958年在交大从教到1992年退休的田翠云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座校园。学生们亲切地称呼田翠云为“田奶奶”,而对于这些学生田翠云也真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孙辈疼爱。

▲田翠云与学生们交谈

田翠云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之余,还时常告诫大家无论何时都要多读书充实自己,并对学生党员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要做一个好党员,永远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第二,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并且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三,永远跟党走,任何时刻都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03

▲1923年金士宣毕业照

金士宣,字子和,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泉府村人,是著名铁路运输专家,铁路运输教育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他构建了我国运输管理学科的完整体系。金士宣192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曾任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

在1923年大学毕业时,未满二十三岁的金士宣撰写了二十四万字著作《铁路运输学》。这部出自大学生之手的专业著作不仅得到了高评,还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

▲金士宣捐赠给校图书馆的藏书

1912年至1928年,金士宣在沪宁铁路上海站开始担任第一个职务——站务稽查。经过北伐战争后,被调任北宁铁路局。

1937年5月,金士宣回到铁道部业务司。当时国家抗日形势危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家总动员委员会,下设交通组,金士宣代表铁道部参加交通组工作。抗日期间,金士宣始终坚守在铁路运输的最前线,完成了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为延阻日军侵略的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七事变后,金士宣被调往浙赣路任副局长,组织加速进行建桥换轨工程,以应付军事运输需要。抗日战争胜利后,金士宣回到交通部出任首席参事,参与筹措复原及路网规划事宜。除此之外,青年时代金士宣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抗美援朝期间,他更是捐献了积蓄多年的美元和黄金,并发表文章怒斥美帝的罪行,用实际行动为国付出。1951年起,金士宣曾被推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四、五届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五届代表,可以说他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人民政权建设,并关心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金士宣参加运输分组会

1949年7月初,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在上海邀见金士宣,请他北上,为新中国铁道运输建设事业服务,他欣然邀约。秋季开学前金士宣便回到母校,任运输工程系教授,主讲铁路运输学课程。同时就任中国交通大学(1950年9月改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协助茅以升校长主持校务,多方奔走,请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并自购图书、仪器,充实教学设备。

▲毛泽东主席给金士宣的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任命书

金士宣一贯热心从事铁路运输高等教育工作,在沪宁杭江铁路任职期间,曾先后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杭州之江大学,主讲铁路运输管理课程。抗战期间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先后迁至湖南湘潭、贵州平远,成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金士宣曾兼职教授为学生讲述铁路运输学和铁路运输业务方面的课程,为铁道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金士宣进行铁路运输教学工作

为纪念金士宣先生,北京交通大学从 2001 年开始举办“金士宣”杯创新能力竞赛。在母校交大,他培养了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开创了中国铁路发展史研究的新纪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铁路运输管理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

04

▲纪念塔上关于李廉桢烈士的文字

李廉桢,生于1904年,汉族,河北宛平人,系北京交通大学1923年毕业生。李廉桢于“三一八”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

1919年12月23至25日,年仅15岁的李廉桢参加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英文高等科的入学考试,并于1920年1月6日被录取。

▲高等科戊班全体摄影

1923年初,李廉桢所在的经济部铁路管理科戊班毕业,此时的校名已由铁路管理学校改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毕业后,李廉桢离开位于府右街李阁老胡同的校园,被分配到京汉铁路局工作。

1925年12月,李廉桢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18号上午10时,北京高校的五千多名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参加了大会。在天安门游行示威之后,游行请愿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照预定路线,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于下午1时半进入铁狮子胡同,在段祺瑞政府大门前的空场上请愿。段政府竟然下令军警用棍棒殴打、挥刀砍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甚至向他们开枪射击。在这场遭同胞的血腥大屠杀中,有近200人受伤,47人牺牲,指挥集会的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会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会组织学生参加游行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在京汉路任职的李廉桢临时得到组织通知后,专程赶到母校(这时学校已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加入到学生的游行队伍中的。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守府士兵突然向请愿的人群开枪,被射杀致死的多为北京各大、中学的在校学生,如刘和珍等;也有少数工人、商人和职员,如李廉桢等。受伤的百余人中包括李大钊、陈乔年,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4位学生。李廉桢遇难后,家中仅有老母,贫困异常。

▲北京交通大学校史馆内有关李廉桢烈士的介绍

3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全体教职员、学生会以及京绥各路校友会等团体派代表前往各交通机关筹募款项,以作为李廉桢家属的抚恤金。3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为李廉桢校友举行追悼大会,时任校长朱我农主祭,学校大门扎起白色牌楼,礼堂正中悬挂着烈士遗像,两旁是校内师生及校外各界敬送的挽联。学生会的挽联是:“民国十五年,尽多乱世奸雄俱逃显戮,春光二三月,翻见当涂豺虎再演坑儒。” 教职员的挽联是:“白发慈亲空涕泪,青年志士已牺牲。”朱我农校长的挽联是:“请愿遭围屠,千载史书留污点,牺牲乏代价,一堂师友吊英年。”

温柔坚定遵守党的誓言的田翠云,义不容辞扎根铁路的金士宣,英勇无畏献身革命的李廉桢,是那个时代无数交大学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奋斗的微小缩影。了解他们的故事,仿佛也了解了一个个曾经的交大学子为了铁路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

“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是爱国烈士们的心声,我们应该铭记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承办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平台

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平台编辑 |马亚男责编 |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