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中心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述职大会——郑富芝副部长出席大会并讲话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01-28 16:29 浏览量: 3039

图:富芝副部长视察学位中心

图:富芝副部长参观各处室

图:富芝副部长与各处合影留念被新华网、旗帜网刊载,被共产党员网、党建网等刊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疫情之危、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主题举办2期青年论坛,同期开展“学党史、铸信仰”青年诵读会,被人民网、新华网、共产党员网、党建网、旗帜网、“支部工作”APP等媒体刊发;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15次集中学习,学习活动及成果汇编形成《“读写编讲行”学习手记》,报送至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学位中心团支部荣获“教育部直属机关五四红旗团组织”称号;工会荣获“教育部直属机关工会‘合格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党总支组织员工自愿捐款,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佐依戈达乡中心小学681名学生捐赠毛毯,并对该校3名优秀教师励800元,捐款额5万余元。

图:黄宝印主持大会并代表学位中心领导班子作工作述职与党建述职报告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一是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案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被收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指导部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党建创新案例选——支部工作法100例》,是教育系统唯一一家;二是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被列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读写编讲行”首批13个试点活动之一,是教育系统唯一一家;三是学科评估被列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是《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正式启动;五是《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获部党组审议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并委托学位中心全面开展;六是《大学与学科》杂志首刊发行,宝生部长寄语——“创办《大学与学科》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七是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担任主任委员,富芝副部长出席成立会并讲话;八是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学位中心主办;九是顺利完成2020年全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统考工作。

图:富芝副部长听取述职报告着力点主要体现在十三个方面:一是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岗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各种通讯及网络手段,将“错峰复工”和“远程复工”相结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正式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导向性、系统性、过程性、成长性、多元性“五性”评价,坚决破除“五唯”顽疾,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直播间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正面报道;

三是全面开展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立德树人、聚焦培养质量、聚焦行业需求,中国教育报刊发“专业学位评估设计理念彰显大智慧”专题报道;

四是圆满完成政府委托有关项目,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学位授权审核、中外学历学位互认、研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公示与数据报送等;

五是顺利完成首批研究生党建双创活动进展报告,正式启动第二批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进一步突出党建特点、时代担当、创建特色、成效评估、宣传推广;

六是《大学与学科》杂志首刊发行,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顾问、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咨询委员会召集人,宝生部长发表首刊寄语指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大学联合创办《大学与学科》,展现出他们的眼光与胸怀、责任与担当。希望双方从推动“双一流”建设、总结中国模式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把杂志办成扎根中国大地、蕴含实践智慧、充满理性思考、具有全球视野的高质量学术期刊;

七是《中国研究生》杂志聚焦防控疫情策划“抗击疫情同舟共济”“战疫情·毕业季”专栏,聚焦脱贫攻坚开展“我是中国研究生,我为脱贫攻坚做贡献”主题宣传,聚焦研究生教育年度大事要事发布“202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十大热点”;

八是学位认证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对标教育部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努力提高服务满意度,主动评价好评率达100%;

九是学科大数据服务平台作为学位中心“新基建工程”,列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按照“高位引领、架构精准、技术领先、支撑有效”定位要求,数据资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已开始运行;

十是信息系统与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全新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面向社会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专家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是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工作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研究有序推进、“国家资历框架研究”顺利结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良好、推进CBQAN秘书处及国际交流工作;

十二是内部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落实“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年”计划,完善规章制度应建尽建、应全尽全、应修尽修,全年发布17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执行进度;

十三是重视并不断加强员工权益保障,通过挂职、借调、外派学习等方式,注重干部成长锻炼;切实解决员工切身利益,扩大知悉权;优化办公环境,提升工作体验;践行“送健康就是最大福利”“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光荣”“常态性全员性竞技性娱乐性”的运动健康理念,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黄宝印表示,学位中心每个人都很了不起!领军人才、核心团队、青年骨干快*长!学位中心精神深入人心!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全体员工努力拼搏的组织文化日渐形成!

学位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大突破,一是得益于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宝生部长、富芝副部长的大力支持,有关司局的积极指导;二是得益于学位中心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服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得益于广大干部员工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实干付出;四是得益于坚持讲规矩守底线,建立有效防范机制;五是得益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为浓厚氛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党总支的统领作用和领导力量,在不断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和模范机关建设方面有较大差距;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机制,完善制度,特别是在重点工作中提高站位、把握大局、强化担当方面要持续加大努力;如何保证人员合理规模、事业合理发展与合理借调人员之间的平衡,还有欠缺;更好发挥处级干部和各位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过程管理,激励有效、督促到位、奖先策后,尚需认真研究;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事业单位新定位,处理好主业与不同业务之间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应有价值和作用,需深入研究、长远考虑。

图:黄宝印主持大会并代表学位中心领导班子作工作述职与党建述职报告2021年,学位中心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迎接建党百年为契机,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二是深入思考和把握好事业单位新定位,谋求长远发展;三是全力做好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等重点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学位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着力增强供给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职能、找准定位、奋斗进取、创新发展、追求卓越,助力构建有利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新生态,助力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发有为谱新篇,齐心协力加油干,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专业机构努力奋斗!

图:任增林作述职报告

图:亓彦伟作述职报告

图:富芝副部长讲话非常重要;二是学位中心的工作与“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非常有影响力;三是学科评估、论文抽检等工作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很大,非常有成效。富芝副部长表示,学位中心队伍年轻有朝气、士气高,工作流程严谨、管理规范、专业化程度高,他用“新的进展、新的起色、新的突破”点评了学位中心2020年的工作,并着重点评了几项突出工作。

一是第五轮学科评估起步很好。方案好,宣传、解读及时、权威、细致;

二是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现新的突破。调研深入,设计系统,论证严密,操作安排有序,宣传解读答疑及时,专家评价很高;三是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取得新的提升。成立高水平、专业化和权威性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研究形成五年工作规划,有序建设、持续推进;四是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党建工作获得新进展。学位中心党建工作注重交流与融合,真学习,学得深,相关制度办法建设全面,防范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关于2021年工作,富芝副部长强调,一要围绕目标,聚焦一流。

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助力、推动、服务双一流建设。健全强化学位中心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二要把准方向,聚焦育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工作指导思想上树立把方向的责任和义务,在评估认证监测等指标体系上体现出来,在专家选用上突出政治意识强、专业能力高;三要强化导向,聚焦重点。工作中确立导向,找准软肋,破除五唯,不搞唯一,解决“高精尖”即质量和水平的问题;四要培育形象,聚焦能力。学位中心要高标准、高水平、高能力要求自身。注重培养组织动员能力,有序推进工作。注重培养专业化能力,与高层次专家有效对话。注重培养执纪能力,包括政治能力、廉洁自律能力和管理专家的能力。富芝副部长对学位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构建一流平台,凝练一流品牌,树立一流形象”的努力方向,并向学位中心提出了打造一流事业单位的殷切希望。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学位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