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中心联手马院和研究生院推进“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中国民航大学
2021-12-24 20:04 浏览量: 2433

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联合学校在读博士研究生,一起走进机务维修立体化教学中心,开展博士生思政翻转教学与集体备课活动,推出富含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教育套餐。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融合互动,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出专业能力扎实、品德修养好的复合型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移动思政课堂

民航专业课上的思政味道

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博士研究生张晓敏着眼于专业领域,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为思政课教师带来一场精彩的课堂,他依次介绍民用航空器发展历程、飞行原理体验区、航空材料体验区、微型机场体验区等九大展区,在讲解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硬核”思政元素,畅叙当代民航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博士研究生肖国松、张晓敏讲解飞机发动机

博士研究生张晓敏讲解机场运行

体验飞行

沉浸式体验现实增强技术,带上炫酷的AR眼镜,识别实物跑道,以指定动作“介入”显示画面,操控虚拟飞机完成5边飞行;进行多种飞行模拟体验,执行“起飞-巡航-降落任务”……交互者通过直观的虚拟现实画面,把很多不易理解的场景变成了现实,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环节,引导教师们自由探索,深化其专业储备和行业认知。

思政课程上的专业底料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盖青以说课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中国民航精神,引导大家了解民航历史,传承民航精神。讲解当代民航精神之“源”——孕育于民族精神,当代民航精神之“根”——传承于革命精神,当代民航精神之“脉”——磨砺于建设精神,当代民航精神之“向”——弘扬于时代精神。整个过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结合诸多历史事件,如两航起义、永暑礁新建机场校验试飞成功事件、MF8008航班执行撤侨任务等,将思政教育与行业教育融合在一起,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盖青开展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金梦做“以川航3U8633备降事件看当代民航精神”的主题汇报,以西南地区空管局的交流经历展开探讨,用真实可感的细节诠释“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她关注到管制员罗天宇抢在川航3U8633进入中低空域前,争分夺秒在五分钟内就完成了空域内的调配避让,高度赞扬了这种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她指出,纠为与纠偏是民航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反省的问题,他们每天都在为极低概率事件做着万全的准备。中国民航大学秉承的“严实向上”校风,与民航业要求的“严谨科学”工作精神是共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增添行业背景和行业文化特色,以此增强学生们的行业认同感,做新时代民航业的担当者和奋斗者。

思政课程如盐在汤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同向性,“课程+思政”两者协同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要“如盐在汤”一般有机融合。博士生思政课教师郭枝设计了本次活动,让思政课教师和有民航专业背景的博士生联合上课、集体备课,增强双方的交流和联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在思政课程中引入专业的案例和背景,打造富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思政教育。构建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形成课程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重效果,是联合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田蕊说:“今天的活动形式非常新颖,实践教学的形式不仅是带学生去参观红色基地,还可以把课堂教学放进实践场馆,组织从事专业学习的博士生为思政课老师讲课。其中有关飞行、维修、材料等非常专业的讲解,让作为思政课老师的我大开眼界,并且发掘了不少课程思政元素。盖老师和金老师的讲座,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民航精神,具有历史深度和国家高度,深化了大家对中国民航精神的理解。”

安全科学工程博士王双表示:“在刚才的讲座中,我被管制员说的一句话深深打动,‘我们这个岗位最大的成功就是平平淡淡,我们不希望成为英雄’。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呢?日复一日地上课,传授真理与知识。但是教师是伟大的,如果没有我们把当代民航精神、‘三个敬畏’精神传授给学生的话,学生在民航业从事相关工作的时候,又怎能默默践行自己的使命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耐人寻味。”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兼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指出,民航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专业教育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展现民航力量,唱响民航价值,高扬当代民航精神。师生近距离观察飞机结构,观看飞机起落,听博士生挖掘专业背后的价值理念,不由对旅客安全、规章制度和自身职责产生深深的敬畏,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为、实现全面发展的自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指出,中国民航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有着特别内涵,我们非常注重研究生的政治成长,大力支持思政课根据研究生思想状况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今年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以移动和实践为主题,多举并进,引导博士生深度参与教学,这次又发挥博士生专业特点,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融媒体中心

文字 | 孙彤彤 马凯 江芙蓉

图片 | 王双 贾琼琼

排版 | 刘睿玮

校发 | 王昊晨

素材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