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院简介 IMBA特色 校友故事·感言
校友感言·故事

周舟

国际MBA2009届校友
MBA前:英特尔中国
MBA后:上海细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7年,中国的经济各项指标正处于上升态势,我毅然放弃了500强外企的工作,就读了复旦国际MBA项目课程。加入MBA前,我曾在普华永道、英特尔公 司就职,在这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任职经历,使我培养了严谨的流程管理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经理人素养。考虑到更长期的职业规划,我选择了全日 制工商管理硕士,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能力能力和学识,借力复旦国际化的氛围和平台拓展视野。

选择上海,选择百年名校
在选择国内MBA项目时,首先我考虑的是商学院所处的城市和宏观环境。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中国最有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同 时,这个城市又拥有深厚的海派文化,毋庸置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其次,我也考虑了学校的历史沉淀和品牌文化。复旦大学创立于清朝光绪31年,首任校 董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历史悠久,厚积薄发。复旦大学立足本土文化,面向世界舞台,打造的国际MBA项目吸引了我。在就读的两年期间,我们和麻省理工 商学院紧密合作,教师同学双向沟通,学员们的足迹踏遍欧美,深入到国内外企业实际项目合作,而各类社交Party也让求学生涯非常有活力。那是我生中 最快乐最有收获的时光之一。

复旦MBA学习收益良多
就读复旦MBA时,由于入学成绩优异,MBA各门功课成绩全A,我获得了一家投行(Allard Partners)的全额奖学金,并获得了在香港实习的机会。 MBA第二学期,我参加了复旦和麻省理工的商业咨询实践项目(China Lab),和MIT的同学一起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做整体战略咨询。项目中,我们的MIT的同学,尽管已经非常优秀,但他们在项目上努力和投入的程度比我本人要多30%。至此我告诉自己,永远都不要懈怠,永远向更优秀的人学习。项目后期,我参加了在MIT一次普通的讲座中,包括我在内只有3位同学在听讲座,但是老师的整场演讲,似乎在对着亿万观众那么富有激情。我被深深打动,至此之后的职业生涯,无论我面对的对象有多单薄,只要我开口,我都尽力做到全心的付出和诚意。 在复旦我选择的都是不需要任何考试的实践类课程,包括“创业学”,“社交网络”,“领导力”。通过那时的学习,对科技互联网行业作了深入的理解。

国际交换打开思维窗口
第三学期,我参加了复旦的国际交换项目,在美国Emory大学交换学习一个学期,刚去美国时,课堂上整整一周不敢发言。最后给了自己一个期限,一周之内无论说什么,都要有勇气举手,无论说什么,都要有勇气举一次手。我做到了,之后便再也不再畏惧,课堂上自如沟通。最后在期末测评时,我的英文演讲获得了全班最高的分数,比美国本土同学还要高。我有一点小小的自豪。也更明白,没有什么办不到,只要有勇气。 美国商学院注重学生社交,各类party, 高尔夫,赌博游戏,全都免费提供给学生体验。这让我们打开了思维的另一扇窗。

MBA毕业后转投民企,继而创业
2008我从美国交换归来,那时,奥巴马刚被竞选为总统,上台之后不久,奥巴马就提出绿色能源一揽子刺激计划,我当时看到了新能源即将井喷的趋势,结合我的金融、战略背景,以及对欧美文化的熟悉,最终决定加盟一家民营新能源企业,帮助它在战略及管理上实现国际化,并成功地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经历过中国式创业,体会过其中的热情、曲折和艰辛,目前,我自己开始了在教育互联网创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背负着战略投资者们的信任,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王国。我公司的运营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研发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拥有400多项发明专利,营销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省市。我们成为一支“教育信息化”强大而专业的本土创新力量。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云平台搭建、实现云课堂技术及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无论人生做出怎样的选择,我都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和方向。

陈启明

国际MBA2009届校友
MBA前:上海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高级咨询师
MBA后:Bosch (China) Investment Ltd.,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大多数读MBA的同学可能都会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在原有的职业发展基础上期待的更大的挑战,无论是行业的转型,或是职能的切换。这些转换的实现需要有新的知识、工具和能力,而这些需求可能在现有的工作中无法完全获取的,复旦的学习帮助我们获得了这些能力,实现了职业发展的切换。复旦在对本地,也就是中国商业世界的深厚理解和洞察方面有很好的积累,在这里,我们可以遇到很多不同的MBA、EMBA项目的同学、校友,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在和他们共同交流的过程中,会对中国的商业现状有更深的理解。其次,MBA项目给同学很多增加国际阅历的机会,我们有很多的国际交换,双方互换学生,中国的同学可以出国,国外的同学也坐在我们的课堂里,同时学校也鼓励我们出国参加一些国际大赛。既有本地的商业洞察,也有全球视野,这是我选择复旦的原因。

在复旦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同学友情,在复旦学习工作中碰到的同学都有非常深厚的行业经验,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同时大家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处在相接近的阶段,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挑战,互相之间探讨职场发展的经验,很有启发。同时每个人在职业发展中都需要一些提携和帮助,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切换轨道的过程中。我刚毕业时从事的咨询工作和目前工作的这份工作都是由同学推荐介绍的。

在管理学院的系统的学习,帮我梳理了以往可能没有好好整理过的一些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 梳理完了之后帮助我系统地整合了在管理、投资方面的思考和视角,我在MBA之后的工作与MBA之前的偏Operation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我现在从事的工作需要我用企业战略发展和投资的视角来看待产业的周期循环,而这些都是在管院的系统的学习中获得的。

在复旦的独特的收获之一是复旦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知微行远论坛是一个很有复旦人文特色的论坛,它超越了商学院都有的管理、金融、财务方向的基本课程更提供了一系列人文,社科,历史,宗教,国际关系方面的讲座,启发了我对自己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探索,让我在人生的这场长跑中能看到更远的目标,这个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帮助,也是我选择了复旦并且没有后悔的原因之一,我觉得在这方面得到了教益和很大的触动。

第二课堂中我们还遇到了很多企业家,他们的指导和分享让我们真正了解了真实的商业世界。我曾经参加过在UCLA举办的一个国际竞赛,指导老师苑老师原来就是一家全球500强的高管,他在我们整个参赛的过程中都给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他还邀请了一些知名的VC、创投人员,给我们非常好的分享。我非常珍惜在复旦第二课堂的这些收获。

虽然毕业三年了,但复旦学习和生活的场景还一幕幕印象深刻,这么多的老师、同学真情实感的交流和一次次的碰撞使得这整个两年成为我人生非常珍贵的经历,非常感谢复旦为我们这样一群希望改变,渴求挑战的人提供这么好的平台。

我非常骄傲地看到复旦能参加FT这样一个全球排名。排名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或将来要选取一个学校就读MBA的同学都会有很多的影响。套用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的话:"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复旦管院正是一所能点燃你内心火焰的学校,而不仅仅是教授课程和理论。在这里,你能把对未来人生和职业发展的规划融入到每天的课程中。我很希望那些期望被点燃内心火焰的同学能有机会来这所学校学习。

杨延能

国际MBA2009届校友
MBA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精算分析师
MBA后:国内知名投资银行,高级投资经理

我向往复旦的人文底蕴,复旦MBA的教学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增加了我选择国际MBA项目的信心。在复旦,知识上的收获非常丰厚,我学习了非常多的课程,聆听了很多学者的讲座。在两年的全日制学习生活中,和同学共同完成了无数案例研究和小组作业,也参与了一些实践项目,跟同学、老师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这些人脉资源的非常可贵。

选择全日制MBA>
学历和学识提高的需要,希望实现行业和职能的转变。虽然我在MBA之前和之后都在金融行业工作,但之前的精算师工作主要是用概率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现在的工作需要跟企业高层、重要客户的沟通交流,软技能更加重要。

毕业三年的改变>
MBA的学习对我三年来的工作影响巨大。目前我从事的是金融行业的工作,复旦MBA提供了非常多金融、经济方面的课程,如投资学、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务分析等,跟我现在的工作非常匹配,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会用到这些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另外对我影响很深的是,MBA的学习过程是个不断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课堂内外,作业和项目的完成需要非常多的团队协作,管理沟通的课程,目前的工中,跟进各个案子的过程中,我需要跟客户交流,有时也会遇到困难,MBA时学到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就大有用处了。

曹蕾

国际MBA2009届校友
MBA前:上海电信,政企客户经理
MBA后:国内知名融资租赁企业

记得我第一次到复旦的时候,是一个夏天,我骑着自行车,大汗淋漓,可是在看到相辉堂前的一片浓绿时,我整个身心一下子沉静下来,不再感到燥热。我觉得这仿佛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与我心灵相契的地方。于是我选择了复旦。

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短短的两年的时间,认识了非常多的同学,不仅是班级里的同学,还有别的班的、上一级的、下一级的。在学习和工作中,每个关键的时刻,都有人能帮到我。

复旦毕业后的三年里,我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买房,结婚、生子,有一份我喜欢的工作。我的本科是计算机专业,MBA前的工作也没有金融相关的工作经验。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我对金融投资行业非常感兴趣。通过MBA两年的学习,我汲取了许多金融相关的知识,参加了金融相关的活动,在之后的工作中一一得到了应用,毕业后成功实现了职业发展的转变。

我在复旦的收获让我认定了复旦MBA的价值,无论项目是否参加排名,我都会推荐朋友和家人来读这个项目。

分享到:

关于我们-公司简介--联系方法-招聘信息-客户服务-法律声明-政策隐私-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mbachin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BAChina网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主编邮箱- 版权保护法律顾问:慧学律师事务所-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慧学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237号 京ICP备09031954号-14

x